小编搜集整理了购房过程中你必须得注意的那些事儿,怎么确保自己的权益不被侵犯?这份攻略得好好看看。
一般而言,常见的购房陷阱有以下几种:
1. 虚假广告
由于预售制度,我们在购房时尚不能看到实物,样板房是决定购房者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开发商在广告宣传里把楼盘吹的天花乱坠,比如,无锡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商品房预售前打出房地产广告,声称该小区拥有一块近400多平方米的绿地,小区内设有幼儿园。消费者购房后,发现原定绿地处盖上了其他建筑,小区内也没有幼儿园。
此外,开发商还不惜投入巨资装修样板房,利用样板房欺骗消费者,样板房质量、结构与实际所交房不符、装修中利用视觉误差、家具尺寸相对缩小等进行误导。如今,刻意美化样板房已是开发商销售房屋的一种惯用方式,无论开发商如何宣传,只有把宣传内容都写进合同里才能得到保障。
2、特价陷阱
一般在节假日,有些楼盘会打出吸引人注意的“特价房”广告。比如,开发商经常推出“特价房”,大肆宣传“降价10万元出售”“低于市场价10万元出售”等。实际上 “特价房”大多是位置不佳、朝向采光不好、户型结构存在问题的一些房子。购房者要仔细阅读楼盘详情,仔细阅读购房合同,必要时要把广告宣传的内容全部载入正式的合同中,这样才有保证。
3.赠送面积陷阱
买房时经常可以听到开发商承诺买房赠送面积,但需要注意的是,开发商承诺赠送的面积不是所有的房屋都送的,也许只是特定的楼层才有赠送面积的福利。比如一层送地下室、顶层送露台等,其他楼层可能最多只是送半个阳台而已。赠送面积由于在产权证上无法体现出来,也为日后维权、抵押等埋下隐患,一旦赠送面积缩水或出现质量隐患,购房者往往无法维权。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为了赠送面积而冲动购买了不适合自己的楼层和户型。买房前一定要弄清楚赠送面积的确切位置,问清赠送面积是否交物业费、暖气费等。购房时将赠送面积写进合同,或者签补充协议以保障自身权益。
4.小区配套缩水
配套对于买房者来说确实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业主的日常生活的方便程度。不少开发商会在广告中把一些还未确定的配套写入其中,比如,不少小区入住多年,承诺中的配套幼儿园却迟迟不见踪影等。所以,购房者必须自己确认清楚哪些配套将落实、目前有哪些配套,在签预售合同时,一定要把相关的条款明确约定进合同里,同时明确违约责任。
5.内部认购
内部认购是指开发商不公开地预售商品房,一般是在楼盘预售前,主要目的在于造势和摸底。一些人之所以会选择内部认购,是因为内部认购的价格相对较低,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政府对内部认购的行为不认可,也没有纳入管理,因此商品房的内部认购存在很大的隐患,建议谨慎购买。
6.物业管理
部分开发商强迫业主接受其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损害业主的正当权益,或在一段时间后偷偷更换物业管理公司,以次充好。因此,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对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期限超出一年的应提出反对意见,这属于不合理的违反购房者意愿的附加条件。
7.乱收费
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通常表现在下列几方面:超出核准的价格收取管理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赚取收费差价;擅自增加项目建设,而将费用分摊给业主。建议业主积极参与,选出为全体业主服务的业主委员会,来挑选信誉好的物业管理公司,或解除与信誉不好的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合同,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
8.补充条款
购房者与地产销售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会有空白的地方作为合同的补充条款,但如果双方没有补充条款,就应该注意合同的空白处别让开发商做了手脚,预防购房陷阱。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时,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处应填上自己应有权益的内容。如无需填写时,也应画上横线。
9.房产证拖着不办理
有些业主买房时开发商承诺在三个月之内办理房产证,但有时好几年房产证依然没办下来。每次去找开发商,对方都有一套托词,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正在办理”。购房时一定要看商品房是否“五证”齐全,即《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
10.品牌陷阱
购房者在购房前要查清开发商的背景、主管部门、注册资金及建设部门颁发的房地产开发资格证书等情况。因为目前,不少房地产公司虽然挂的是国有或合资的大牌,但实际上是个人所有或个人承包,建设资金完全是靠购房者预付的购房款完成楼宇开发的,逾期交房、烂尾的可能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