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刘禹锡平均寿命(刘禹锡一生经历)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9 19:13:5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久为劳生事,不学摄生道。

年少已多病,此身岂堪老。

这是白居易18岁时写的《病中诗》。

在中国诗歌史上,白居易可能是最喜欢写病的诗人。据学者吕国喜《论白居易闲适诗中的“病”》统计,在现存的2916篇诗作中,323首(404处)提到“病”,竟达11.1%。

白居易不仅病得多,而且病得重。29岁出仕前,竟病到“羸坐全非旧日容,扶行半是他人力”,中年时,又自叹: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因常患病,白居易错过了当宰相的机会,晚年更是发出“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的感慨。

从诗中可见,白居易可能患有近视眼、白内障、支气管炎、高血压、痛风等病,却活到75岁,比与他交好的诗人,如韩愈(57岁)、元稹(53岁)、刘禹锡(71岁)等,更长寿,他自己也庆幸道:“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白居易好酒无度,且服丹药,还常吃云母粥。云母含重金属,有毒性,作为药物使用,须遵医嘱,白居易却把它当成保健品。令人好奇:如此折腾,白居易为何还能活这么久?

白居易是胡人之后?

“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白公,其子奔秦,代为名将,乙丙已降是也。裔孙曰起,有大功于秦。”这是白居易自撰《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中的内容,称白家本楚国王族,政争失败,流落至秦,世代为将,后代有名将白起等。

《新唐书》则称白家出自秦名臣百里奚,其二儿子名白乞丙,后代以白为姓。

两说相差甚大,陈寅恪认为是自高身份的伪说,称:“乐天(白居易字乐天)先世本由淄青李氏胡化藩镇之部属归向中朝。”

论据是:其一,宋初孙光宪在《北梦琐言》记:“白中令(即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入拜相,次毕相诚、曹相确、罗相邵权……崔相慎猷曰:‘可以归矣!近日中书尽是蕃人。’”其次,据《唐摭言》记,白敏中曾以“十姓胡中第六胡”自况。其三,白居易的爷爷白鍠娶外甥女为妻,触犯唐法,仍能任官,说明他是胡人,唐法不究胡俗。

今人多从陈寅恪说,但以上论据均不成立:首先,白敏中未曾与毕诚、曹确、罗邵权同时任相;其次,《唐摭言》中误记甚多。其三,1970年,河南省伊川县出土墓志一方,墓主是白敏中的二女儿,志中称,白鍠的夫人非亲外甥女,而是养女,并非胡俗。

2001年5月,白居易所撰《白胜迁神碑》出土。白胜是白家先人,墓在荆山之谷,大和五年(831年),元稹手下发现此墓,元稹立刻告知白居易,遂迁灵到东都洛阳。此碑过大,是否唐碑,尚有争议。但基本可确认,白居易非胡人之后。

中唐诗人多近视

先世虽显赫,但白家非豪门。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县。爷爷白鍠曾任巩县令,父亲白季庚的最高官阶不过襄州别驾,去世时,白居易已22岁,葬父的钱都凑不够。

白居易5岁写诗,“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刚20岁,便“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即老茧)。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成了近视眼。

中唐重科举,读书人多近视。如刘禹锡“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韩愈“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刘长卿“眼暗经难受,身闲剑懒磨”,韦应物“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元稹“病来双眼暗,何计辨雰霏”,张籍“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27岁时,白居易家贫无粮,族兄在浮梁(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当吏,收入微薄,只能让白居易“负米而还乡”,路上“茫茫兮二千五百”。这一年,白居易“方从乡赋”。

乡赋即乡贡,指不经学馆考试,由州县推荐的应试者。29岁,白居易中进士。唐代进士考试难度极大,全唐仅2681人成功,白居易是“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不久,白居易又通过书词拔萃科考试。

唐代科举分三种,即尚书省主持的常科、皇帝亲试的制举、吏部选科,书词拔萃科是吏部选科之一。中唐竞争激烈,进士多年未任官,亦不罕见。所以白居易又考书词拔萃科,该科重辞藻,进士及第者易中,一般情况下,每年仅录8人。

突然失去皇帝信任

在当时,两试皆中者极罕见。32岁时,白居易入仕,虽是九品校书郎,但张说、张九龄、李德裕、元稹等宰相均以此始。

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出任翰林学士。李白也曾任翰林学士,但唐玄宗时非要职。唐德宗后,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私人顾问,常值宿禁中,领班承旨学士被称为“内相”。

与白居易同时任职的,有李程、王涯、李绛、崔群、裴洎,后来都当了宰相,晚年白居易与故人相聚,自嘲说:“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

唐宪宗曾看重白居易,白居易亦存感恩之心。兼任谏官时,认真负责、极言尽谏,令唐宪宗不快,抱怨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在宰相李绛劝谏下,唐宪宗勉强忍耐。

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的母亲李氏落井而死。李氏有精神疾病,曾在家中持刀狂奔。京兆府怀疑白居易谋*,幸邻居证明,平时常听见李氏乱喊。

因母丧,白居易辞官丁忧,不久,年仅3岁的爱女金銮子又去世。在《病中哭》中,白居易写道:“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元和九年(814年)冬,白居易被召回,在太子东宫任职,第二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武主张扫平藩镇,被藩帅的刺客暗*。朝中尽知背景,偏偏白居易上书要求严查,引起风波。有人弹劾称:白居易非谏官,岂能越职言事?且母丧期间,竟写《赏花》《新井篇》两诗,有辱名教。

让白居易愕然的是,唐宪宗竟将他贬为江州司马。

一不小心成了宋人偶像

白居易一直以为唐宪宗信任自己,却忽略了,中唐是“唐宋革命”之交,庶族地主文化与“崇尚礼法的山东士族”文化产生尖锐冲突。

庶族地主阶层重个人奋斗与理性,依靠皇权,以为靠忠诚、才干,即能实现政治抱负。但“山东士族”盘根错节,与皇权联系紧密,彼此利益相同,更得帝王信任。白居易等人急于事功、追求青史留名等,令“山东士族”不屑。皇帝则努力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

被贬江州,白居易风格突变:

一方面,从热心功名转向“中隐”,多关注个人生活,远离公事。

另一方面,更喜口语化的五言,较少再写七言。这些诗近于日记,无所不录,连涨工资都记在诗中,多达40余首,被嘲为“俸禄诗”。朱熹挖苦说:“人多说其(指白居易)清高,其实爱官职。诗中凡及富贵处,皆说得口津津地涎出。”

随着庶族地主文化最终胜出,白居易被视为宋型文化第一人。苏轼便是白居易的忠粉。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并留诗:“朝上东坡步,昔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遂自号东坡。

南宋罗大经曾说:“本朝士大夫多慕乐天,东坡尤甚。”

仕途受挫后,白居易转向追求内心、勤于著述,是唐朝创作量最多的诗人。这些诗非常生活化,美食、养生、种花、交友等无所不包,拓展了唐诗的趣味。晚年时,白居易的名望、创作、官位、财富等均“丰收”,被宋人推为“人生赢家”,成了科举出身的士人们的人格模板。

还是没当上宰相

元和十五年(820年),49岁的白居易回到长安,第二年,任中书舍人,接近拜相,却被外放当杭州刺史。大和二年(828年),好友韦处厚拜相,有他的奥援,白居易拜相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没想到韦处厚同年病逝,白居易再失机会。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非少。

报国竟何如,谋身犹未了。

从中可见失望之情。

白居易介于牛李党争之间。他36岁娶妻杨氏,与贵族弘农杨氏拉上关系,而杨氏堂哥杨汝士、杨虞卿均属牛党,且白居易是牛僧孺、李宗闵的座师,但他又和李党中坚元稹、李绅是好友,甚至在信中戏称李绅为“短李”(相当于“矮子李”)。

刘禹锡多次推荐白居易,将白的文章给李党领袖李德裕看,李不看,被逼急了,才说:“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意思是,我早知他是才子,就是不想用他。

白居易与李德裕的主张近似,牛李党争是私怨,不计公事,但李党更有进取心,政绩亦多。皇帝曾问李德裕,白居易能否任相,李回答说:白居易老请病假,不如用他的堂弟白敏中。

白敏中属牛党,上位后,李德裕被一贬再贬。

白居易后期确实常请病假,从826年到841年的15年间,五次因病假超期被免职,但多为躲避政争,病只是借口。白居易后期只干闲差,还写诗给牛僧孺说:“何须自身得,将相是门生。”意思是,干吗自当宰相,徒弟当就行了。

晚年少食或是长寿秘诀

白居易写了一辈子涉病诗,但三四十岁、仕途顺利时,只写了16首。可见,他的健康状况也许没那么差——在唐代,白居易的眼病、痛风是常见病,且他68岁才患头风(高血压)。

白居易注意养生,写过很多养生诗。虽好饮酒,但也常饮茶: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喜听琴,且“野性爱栽植”。他颇通医道,比如自制薤白酒(薤白是一种中药),曾坠马伤腰,便“行呷地黄杯”,即在酒中加入地黄汁疗伤。白居易还常服黄芪,既治胃病,又强身。此外,白居易喜食“胡麻粥”,古人认为胡麻有延年益寿之功,是八谷之首。

白居易写诗说:“退之(韩愈)服硫磺,一病讫不痊。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杜元颖)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崔玄亮)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

其实,这些人都过了中年,崔玄亮活到65岁。白居易也服食,曾“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他也炼丹,但未成功。

晚年白居易常斋戒,在仲夏月(旧历五月)会斋戒3旬,平时也持十斋(每月吃素十天)。52岁到75岁期间,提到斋戒的诗多达37首。现代研究证明,小鼠减30%食量,寿命可长3倍,适当少食可能有益长寿。

白居易的爷爷白鍠寿至67岁,父亲白季庚寿至65岁,均超唐人平均水准。白居易后期远离纷争,一心求闲,能活到75岁,不算奇怪。

栏目热文

刘禹锡活了多少岁(刘禹锡的背景资料)

刘禹锡活了多少岁(刘禹锡的背景资料)

对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今人都很熟悉。《乌衣巷》《竹枝词》《陋室铭》等,至今流传。但是,对他的一生经历、平生交游、脾气...

2022-11-19 18:56:15查看全文 >>

刘禹锡的死亡日期(刘禹锡怎么死的)

刘禹锡的死亡日期(刘禹锡怎么死的)

沉舟侧胖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刘禹锡的传世...

2022-11-19 19:11:50查看全文 >>

刘禹锡死在哪里(刘禹锡到底是哪里人)

刘禹锡死在哪里(刘禹锡到底是哪里人)

刘禹锡是中晚唐时代的重要作家,政治上的永贞革新和诗歌界的诗豪美名共同铸就了刘禹锡的雄直形象。研究者多关注他的咏史诗、现实...

2022-11-19 18:49:20查看全文 >>

刘禹锡活了几岁是哪个朝代的(刘禹锡几几年死的)

刘禹锡活了几岁是哪个朝代的(刘禹锡几几年死的)

诗人刘禹锡永远都忘不了公元805年,那一年他被卷入一场波谲云诡的宫廷斗争之中,信任他的皇帝被宦官谋杀,他自己也被赶出朝廷...

2022-11-19 19:37:03查看全文 >>

刘禹锡死因(刘禹锡的结局)

刘禹锡死因(刘禹锡的结局)

唐宫悬案:只当了八个月皇帝的死因,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关于唐顺宗的死因,根据《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是病死的,长...

2022-11-19 19:26:44查看全文 >>

刘禹锡古诗20首(刘禹锡古诗大全300首)

刘禹锡古诗20首(刘禹锡古诗大全300首)

《曲江春望》【唐】刘禹锡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 三春车马客,一代繁华地。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

2022-11-19 19:25:27查看全文 >>

刘禹锡的诗大全(刘禹锡写酒的诗)

刘禹锡的诗大全(刘禹锡写酒的诗)

他是唐代最乐观的诗人。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他是刘禹锡。在唐代诗...

2022-11-19 19:13:33查看全文 >>

刘禹锡生平资料(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三首)

刘禹锡生平资料(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三首)

导语:洛阳自古多才子,这块九朝古都的福地,为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灿若繁星般的文人墨客。诗豪刘禹锡早在二程之前就在洛阳名扬...

2022-11-19 19:21:02查看全文 >>

刘禹锡活了几岁(刘禹锡到底多少岁死)

刘禹锡活了几岁(刘禹锡到底多少岁死)

笑谈历史风云,分享有趣故事。翻开一段传奇,收获人生智慧。大家好,欢迎来观看“文史哲趣味谈”的文章。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

2022-11-19 18:52:01查看全文 >>

刘禹锡距今多少年了(历史上真实的刘禹锡)

刘禹锡距今多少年了(历史上真实的刘禹锡)

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昨天我们走进广东清远连州燕喜园的刘禹锡纪念馆,了解了一位...

2022-11-19 18:54:0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