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论述如何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15 07:01:5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本文字数5740,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初中版)》

本书作者:

聂细刚,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知名教育专家。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首批名师,深圳市教师培训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授课专家、客座教授,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足迹踏遍半个中国。参与《生存·发展》等多部著作编写工作,任副主编,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达38篇。

李莹,高级教师,深圳市龙华区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校长。曾任沈阳市实验学校执行校长、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中央电教馆“在线会客室”主讲嘉宾。先后获评南粤优秀教师、辽宁省骨干教师、沈阳市优秀班主任、沈阳市巾帼建功标兵、沈阳市十佳金牌型教师、沈阳市校长教师培训先进个人、区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前几天我们分享了《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小学版,今天我们来聊聊初中版,这两本书的大致结构是一样的。初中版是以积极心理学中的五个维度: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追求、积极成长为框架,而小学版是以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成就、积极意义为框架。

同样都是以《论语》为内容依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孔子在处世中体现出的积极观念与智慧,并以此为出发点,引出心理课程的主题,采取主题心理活动的形式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接下来,我们就着重聊聊积极追求和积极成长两个方面的内容。

论述如何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1)

01、积极追求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掌舵者,就像“航海家”一样,要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初中阶段,作为家长其实更重要的是建立孩子的学习、生活目标感,从而永远不会担心孩子得“空心病”。

什么是“空心病”呢?我的理解是没有人生目标,没有方向感,心中不知道应该怎么做,那种空洞的感受。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设定人生目标和道德观;第二,找到人生的意义感;第三,提升自我效能感。

1、设定人生目标

首先,要设定人生目标。人类的多数行动都是有目的的,也就是以某个目标为导向。没有目标的行动毫无意义,目标决定了行动的方向。

正如《论语·子罕》中提到,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什么意思?就是说,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她的主帅;但一个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强迫改变他的志向的。”

拥有志向的人,拥有目标的人,可以增强我们的学习动力和自制力。当然,太大的目标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说要把大的人生目标分成阶段目标,也就是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及日常目标,然后逐一去实现。

日常目标:就是每周、每日、每月的目标;近期目标可以是1~3年的目标;中期是3~5年目标;而远期目标就需要长达10年左右的目标了。

那么拥有人生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书中提到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主题是目标对人生产生的影响。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结果显示:

3%的人有着清晰的长远目标,他们朝着目标前进,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他们都是生活在中上层,是行业内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

60%的人目标模糊,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因此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没有目标的人,他们过得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怨天尤人。

因此,孔子才说,“一个人的志向、目标是绝对不可以被剥夺的。“所以,家长帮助孩子建立长远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家长可能会问,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到孩子呢?

第一,父母要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目标,告诉孩子目标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引导孩子树立一个中等难度的目标,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避免太低失去完成目标的兴趣,而太高又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第三,引导孩子分解目标。也就是分解成够得着的小目标,慢慢完成。

第四,监督孩子实施目标。我们只需要提醒孩子要去实现目标,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第五,支持孩子达成目标。也就是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借助外力,比如老师、同学。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给孩子找一个榜样。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好的地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把握人生的方向感,同时拥有自己的道德感。在通往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要坚持正道。坚定内心的道德观念,不要被外在的因素影响我们的道德底线。

第一,以身边人物为榜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比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或者自己喜欢的运动员、艺术家等等。这些人都可以作为参考,通过了解榜样的先进事迹,从而学习,找到自身的完善品质和美德,并付诸行动。

第二,情景设想。当看到或者遇到不道德事件时,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你在场,你会怎么做?提前进行演练,等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时才容易应对。

2、找到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先生曾说过:“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当我们的灵魂能够变得更纯粹更美好,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已经实现了。

稻盛和夫把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总结了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更美好、更幸福的人生结果,取决于三个元素的相乘。其实,能力和热情,无论什么样的人,分数都在0以上。有能力而缺乏热情的人,人生结果很可能不好。但能力相对不强,但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奋努力,在人生和工作中充满热情,这样的人取得的成果,可能远远领先于前者。

而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也就是人生哲学,它决定着人生结果的上限和下限,因为它有正负,它的分数区间是负100分到正100分。即使能力高、热情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值,结果就是一个负值。

而书中也提到,生命的意义有三个重要途径:成就、爱和苦难。成就是我们从事的某件事情或者事业带来的意义感。爱,是我们生活中的依恋关系。苦难也就是我们遇到的困难和灾难。

这三种途径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无法避免。我们只需要探索生命的高度,就一定能够找到人生的意义。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体验新事物。新事物能够打开一个人的视野,唤醒我们沉睡的感官,重新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二,冥想意义感。就是通过冥想来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第三,设立小目标。结合自身情况设立,比如想要健身,可以设立“每天锻炼30分钟,为期一个月”的短期目标,先达成再进行调整。

第四,保持乐观心态。

3、提升自我效能感

“从心理学意义上,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任务的预期和判断。”那么怎才能培养孩子“我能行”的意识?很多妈妈会和孩子说“宝贝你真棒”“宝贝你真了不起”,但这在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上,效果并不是很好。那么书中提到哪些方法呢?

第一,自我成功经验。你做成了很多小事,把这些小事积累起来,你就可以发现成功。这就是为什么父母给孩子记成长日记是挺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自我情绪调整。多关注自己的情绪,留意是否因为生理而影响心理,尤其是考试前后,要缓解压力,同时关注睡眠情况。

第三,他人成功经验。通过他人的示范,我们会坚信自己一样也能达成,给自己充足的自我效能感。

第四,寻求他人支持。 旁人的鼓励也能给我们带来信心,强化我们的信念。

02、积极成长

当我们有了追求,有了人生目标以后,那么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不断成长。学会用积极的方式与人合作与交流,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的现代君子、淑女,成为价值型人才。

那么在积极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哪些呢?书中提到三点:第一,发展心理韧性;第二,拥有成长型思维;第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要专注。

1、发展心理韧性

诱惑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面对诱惑,我们要保有心理韧性,做到问心无愧,方能不忧不惧;勇于克服不良的外界因素,方能在遭受重创时迅速恢复。而且想要获得成功贵在坚持,坚持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珍贵品质。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箩筐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倒下一箩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像孔子所言,不轻言放弃,扎实朝目标前进。因为想要堆成山,就必须要坚持,如果停下来就功亏一篑了。那么怎么锻炼我们韧性呢?怎么坚持下去呢?

有几个小方法:

第一,给予自己精神与物质奖励。当自己学习(工作)很累时,奖励自己一个最爱的礼物,通过这种额外的奖励让自己坚持下去。

第二,制订意志训练计划。列出自己应做或者不做的事情,并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中。

第三,增加耐力的运动。比如爬山、游泳、长跑等。

第四,找一个伙伴。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彼此监督、相互打气,坚持就不会变得那么漫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小心”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理念,由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说的是,当人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效率、做什么都不能改善现状时,人们会感受到最大的痛苦。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一项动物实验里,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实验人员先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然后立刻电击这只狗,狗在笼子里跑不出去,只能接受电击。多次实验之后,实验人员即使把笼子打开,狗有机会在发出声音和电击之间逃出笼子,但它们没有这么做,反而躺在地上开始*,等着被电击。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是受到了思想上畏惧情绪的阻碍,把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这是一种错误的归因方式。长此以往,我们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陷阱中出不来。因此,我们也要帮助孩子理性、客观地分析,进行正确的归因。

积极的归因有三种:

第一,自己能掌握处。比如取得优异成绩,告诉自己是因为“准备得很充足”“计划性复习”等可控因素,而不是“我比别人聪明”等不可控因素。

第二,自己能够努力处。比如,取得优异的成绩,告诉自己这是因为自己很努力;如果考试没考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第三,根据结果适当调整。成功时可以肯定自己的内在努力,如我很用功、我拼尽全力等,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失败时可以归因于外部可变因素,如题目太难等,有利于为下一阶段努力积蓄能量。

2、拥有成长型思维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呢?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有几个特点:第一,他不服输,认为个人能力能够通过努力获得;第二,不自卑,专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不自满,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这3个特点就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付出努力,见贤思齐,不断超越自我。遇到困难,遇到挑战的时候,他是愿意去接受挑战的。那么我们怎么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呢?那就是在日常沟通中去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考得不是很好,比如说数学考了八十分,你说:"你这次数学只考了八十分,你可能真的是没有什么样的数学思维,你在数学方面就是不太好。"这个时候我们其实给到孩子的一种心理暗示,就是他是没有数学天赋的。这个时候你在强调的其实是孩子的天赋,而不是孩子努力去做这件事情的过程。

不要这么说,而是要有具体的指导,先肯定孩子的努力,比如可以说,妈妈看到你放学回家后,及时进行努力复习了,但是我发现你的一些练习并没有做到很完整,错题也没有进行整理。如果你可以把这些错题整理好,并学会了,肯定会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也就是说,积极的心理暗示;围绕自己的目标,循序渐进地执行,结果就会大有不同。

3、找到感兴趣的事并专注做下去

我们常说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论语·雍也》提到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给自己带来动力。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后,接下来就是专注下去。凡是有成就的人,都能把精力集中在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上,有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那么如何提升专注力呢?

第一,按时休息。如果睡眠不够,大脑的反应就会迟钝,所有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提升专注力。

第二,保持运动。运动可以让大脑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让我们保持注意力集中。

第三,营造安静。安静、整洁的环境能提高我们对事物的关注度,尝试在安静的环境下,留意声音或者关注自己的呼吸,都有助于提高专注力。

第四,冥想。做连续十次的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冥想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打坐、行进冥想、瑜伽冥想、摊尸冥想、呼吸冥想、颂歌冥想、曼荼罗冥想、心轮冥想、留心冥想、祈祷、想象冥想与可视化等等。

我补充一下冥想的方法:

1.找个地方,舒适地坐下来,腰背挺直。

2.确保在冥想期间,不会受到人或事的打扰(关掉手机)。

3.设好10分钟的闹铃。

提前5~10分钟让心灵慢下来,这样你开始练习冥想的时候心情状态会正好合适。这一步要确保没有人或事打扰你。如果你刚开始无法平静下来,没关系,放松慢慢等待。

接着:

1.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呼气,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

2.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落座时的躯体感觉、脚放在地板上时的躯体感觉上。

3.扫描全身,留意身体哪些部位感到舒适和放松,哪些部位感到不适和紧张。

4.留意自己的情感 —— 比如,你现在处于什么心情。

最后:

1.留意你在哪个部位最强烈地感受到呼吸时的起伏感觉。

2.留意每次呼吸所带来的感受,注意每次呼吸的节奏——无论是长还是短,是深还是浅,是粗重还是顺畅。

3.在将注意力集中到起伏感觉上时,缓缓地数一下呼吸次数,吸一次气数1,呼一次气数2,一直数到10。

4.重复这个过程,循环5~10次,或者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直循环下去。

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十分钟冥想》这本书,里面有具体的方法可以借鉴。当我们学会冥想以后,那么就会进入到心流状态。什么是心流?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论述如何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2)

栏目热文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道德观(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道德观(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六一儿童网导读】学龄前阶段正是孩子进入道德观世界的时期。儿童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是有发展过程的,正如他们要逐步发展阅读...

2023-04-15 07:05:19查看全文 >>

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一直面临着巨大任务与挑战。目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一定程度...

2023-04-15 07:06:22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比知识学习更重要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王营(特约评论员)关于学习和做人的关系,《论语》中孔子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论述,子曰:“弟...

2023-04-15 07:06:45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简述(学生个人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简述(学生个人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

家庭必须要对孩子进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是,当父母的一个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孩子生活的地方,就我们的家庭要有一个...

2023-04-15 07:34:23查看全文 >>

单独恢复个人聊天记录(单独想恢复一个人的聊天记录)

单独恢复个人聊天记录(单独想恢复一个人的聊天记录)

涨知识了,用了这么多年微信现在才知道。聊天记录丢失也可以恢复[呲牙][呲牙][呲牙],看来我有点落后了。如果只是单纯得删...

2023-04-15 07:26:01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阿黛尔·法伯(Adele ...

2023-04-15 07:34:27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良好的品格和优秀的能力。然而,这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亲子教育。那么,亲...

2023-04-15 07:12:41查看全文 >>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通讯员 禹雪新泰市宫里镇南李联办小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23年3月20日,开展了题为“诚信为本,学做真人”的国旗下讲...

2023-04-15 07:28:57查看全文 >>

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案

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案

文|箫紫圜编辑|阿巴阿巴道德榜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开展榜样教育的过程中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影响。在...

2023-04-15 07:14:26查看全文 >>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和人格(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和人格(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幼儿期是一个孩子品德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塑造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视幼儿的品德教育...

2023-04-15 07:33:2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