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颖)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9 22:24:5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一、故事导入,书写课题

有这样一个儿子,在他21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双腿瘫痪,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依然照料着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那个菊花烂漫的季节,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秋天也就成了这个儿子永生的怀念。(板书)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1969年去延安插队务农,1972年患病回北京住院,后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颖(1)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母亲强忍疼痛,激励安慰因双腿瘫痪而暴怒绝望的儿子。

第二部分(2~5):重病缠身的母亲为宽慰儿子,和儿子约定去北海看花但未能实现,临终的母亲对子女无比牵挂。

第三部分(6):在母亲去世后又一个秋日,作者与他的妹妹一起去北海看了菊花,表达了对母亲的无比怀念。

2.课文写了母亲关心”我”的哪几件事?

①我”发脾气时,母亲安慰“我”

②母亲为了不给儿子增加苦恼而隐瞒病情

③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

④母亲的临终嘱托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颖(2)

3.课文写了几次看菊花?每一次母亲和“我”都有什么样的表现?(表格呈现)

第一次---母亲:“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我---:“不,我不去!”

第二次---母亲:“北海的菊花开了,我雅着你去看看吧。” 我---:“什么时候?”

第三次---母亲:“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4.母亲促使”我”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由开始“我可活什么劲儿”的绝望到最后“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的再生希望,由对生活丧失希望,自暴自弃到渐渐地对生活充满希望,懂得生命的意义。

5.本文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为何要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深层意义是,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与感悟,暗示作者明白了如何坚强面对生活,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颖(3)

四、小结课文,感受母爱

1、课堂小结(略)

2、齐读史铁生的经典语录

①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速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 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②微笑着,去唱生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多事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栏目热文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肖培东)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肖培东)

语文建设杂志 ,作者郑桂华分析不同时空中的生命状态,体悟作者的情思《秋天的怀念》《散步》《老王》阅读教学实录(评课:詹丹...

2024-04-09 21:46:01查看全文 >>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分析(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思路)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分析(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思路)

学习目标:1.在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人物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体会主题的丰富性,学习深...

2024-04-09 21:51:41查看全文 >>

秋天的怀念最新教案(秋天的怀念教学过程教案)

秋天的怀念最新教案(秋天的怀念教学过程教案)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3、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并学习作者用...

2024-04-09 22:06:31查看全文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一、复习导入《秋天的怀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分析语言,探究人物形象(一)母亲的形象1、找出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情...

2024-04-09 21:57:32查看全文 >>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两课时(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思路)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两课时(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思路)

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抓住四件事情中蕴含的浓浓母爱之情。2.品味人物语言,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感受母...

2024-04-09 21:58:04查看全文 >>

童年的发现教学实录(童年的发现课堂教学实录)

童年的发现教学实录(童年的发现课堂教学实录)

当我们回想自己的童年时,会发现似乎3岁之前的记忆非常模糊,甚至什么也想不起来,人在三岁前真的有记忆吗?还是说它被大脑删除...

2024-04-09 22:28:45查看全文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名师(童年的发现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名师(童年的发现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23* 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1.会认“胚、祸、患”等10个生字。2.通过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

2024-04-09 22:26:32查看全文 >>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童年趣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童年趣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聂老师的《童年趣事》作文指导,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朴实无华,不花哨,不作秀,可谓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现评价如下:1、课件制...

2024-04-09 22:29:52查看全文 >>

童年的发现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童年的发现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9岁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

2024-04-09 21:58:12查看全文 >>

童年阅读课教学设计(《童年》阅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童年阅读课教学设计(《童年》阅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苦难中的温暖与希望——初读《童年》,设计阅读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对我们来说,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

2024-04-09 22:22:5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