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铺垫与伏笔最根本区别(伏笔与铺垫最通俗的举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26 23:20:1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作文的铺垫与伏笔

提问导入

1、拿人体结构作比喻,细节描写是文章的 。(肌肤或容颜)

2、环境描写分为哪两种: 。(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

3、细节描写常用于文章中间,开头和结尾也可以用吗?(可以)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段优美动人的文字,就是运用了铺排的方法,集中突出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4、品读另外一段细节描写: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俊青《海滨仲夏夜》。

上述两端描写,其中第一段是(社会环境描写),第二段是(自然环境描写),它们都具有(细腻、独到、生动、准确)的特点。

一、什么是铺垫,与伏笔的根本差别在哪里?

铺垫是指文章中的铺叙、特意准备的衬托,而伏笔是为后文埋下线索以便在后文及时拉响“导火索”。二者需要细致比较,反复体会。

二、铺垫的特点和作用: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又如《明湖居听书》中在王小玉出场前写戏场氛围、琴师的演奏、黑妞说书(次要)都是为王小玉(主要)说书作铺垫。

再如迟子建的《寻石记》,开始写孩子童年的游戏,为后文“寻石”做铺垫。

【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内容)蓄积酝酿的过程。

【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内容)的基石,能突出主要人物、事件,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三、铺垫的种类:

1)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景式铺垫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2)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浓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来,如何对于勒的钱拟定上千种计划,然后笔锋一转,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情节跌宕,意味深长,艺术效果强烈。

4) 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铺排往往是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

5)假设性铺垫,后文不一定出现前文的铺垫所对应的内容,但是这假设的铺垫,则是起到了举虚若实、虚实相生的效果。

、什么是伏笔?

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也就是为后文埋伏的线索。电影、电视剧开头多有此法,比如电影开始出现一把血淋淋的刀子,则预示着后面的情节将于这把刀子息息相关,“刀子”成为了整部电影的线索。

五、伏笔的作用

伏笔既有一条主线,又使这条主线只是隐约可见,具体展开时,预先对读者作些暗示,使情节渐渐隐隐而起,让读者从表面看来无任何直接的联系中发现其中存在着各种“暗示/遥应”,面对一些重大情节的发展,不致感到突然.。

《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在书中都有伏笔。例如,第五回中的判词。第一首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里就为第七十八回晴雯的死埋下了伏笔,她的死因是毁谤,为什么有人毁谤?是因为风流灵巧招人怨。下一首“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又是一个伏笔。这个伏笔和其它的判词不一样:其它都是一词一人,这个是写的两个人,即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的结局都很凄凉.。

伏笔的感觉像是提前隐藏一些与后文相关的信息,但这个信息在后文的哪里出现,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之不会马上出现。例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了伏笔:伏笔①马蒂尔德借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答应的很爽快,甚至没有一句叮嘱的话。伏笔②马蒂尔德还项链时,弗莱思节夫人连盒子都没打开来看一下。伏笔③珠宝的的老板说只卖出过盒子,并未见有项链。

六、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后文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巧。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要有距离。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七、铺垫与伏笔的再比较:

铺垫和伏笔都为下文服务。铺垫、设伏笔,都是解释某句或某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伏笔是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铺垫是“显性”的,伏笔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例如:《背影》一文,文章开头写家境贫穷,“父亲”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父亲”变卖典质,安葬了祖母,家境十分贫寒。接着又写到“父亲”亲自到车站送别,和车夫讲价钱,上车给“我”拈座位,并帮我铺好大衣等四件事。作者写这些要表达的意思有二,一是要告诉读者家里这样穷,可是“父亲”还是让“我”穿好,从后文作者交代的自己的皮大衣证明这一点。同时也告诉读者“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生活压力这么大还是不顾一切来照顾“我”,可见“父亲”对“我”是怎样一种感情。为下文蹒跚过铁道做铺垫。
  《最后一课》,开始写小佛朗士上学路上看到许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么,并且交代最近一些坏消息都是从那儿传出来的,作者还顺便列举几例,如征发啊,打仗啊等等。那么今天是什么消息呢,小佛朗士没有去看,不知道。作者暂不交代,我们读者也不知道。任情节向前发展,待到上课时,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和络林已被普鲁士士兵侵占,韩麦尔,小佛朗士他们就要沦为亡国奴时,小佛朗士恍然大悟为什么布告牌前会有那么多人,今天布告牌上什么消息就不言而喻了。文章设置伏笔,往往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八、自我练习:给《那只猫》或《那条狗》写一个铺垫的开头,并埋下一个伏笔。

【例文赏析】

卖螃蟹

  “卖螃蟹喽,新鲜的螃蟹刚到……”顺着吆喝声看去,果然在街边摆着两筐鲜螃蟹。一个中年汉子正大声招揽顾客,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手提一杆秤,懒懒地站在汉子旁边。【语言开篇生动引人。为何 “懒懒地”,为故事设下伏笔。】

  人们听到吆喝声都迫不及待地向卖螃蟹的走去,不一会就将两筐螃蟹结结实实地围了起来。有人拿了一串螃蟹观看,翻弄着。“多少钱一斤?”有人在问价。“五块八。”汉子坚定地回答。“唉呀!这螃蟹还不贵呀?”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小姑娘很不自在地站着,看着人群,还时不时地朝汉子脸上看几眼。【交代螃蟹不贵,又写小姑娘的表情与大家格格不入,为什么?再设伏笔。】

  汉子见这么多人,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便很自然地叫小姑娘道:“赶快帮着称一下!”可小姑娘总不愿动手,眨着小眼睛,小嘴轻轻地向上撅着。“快些,快些给顾客称螃蟹,还站着干什么?”汉子催促道。【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继续刻画小姑娘异常的神态、动作,小姑娘到底为何?】

  “爹,咱别卖了,回家吧!”汉子瞪了他一眼,一把夺过了称。小姑娘委屈地看着汉子。

  小姑娘看见一个人挑好了螃蟹,过了秤,付了钱刚要走,她突然叫道:“不要走!”那人惊异地问道:“小孩,我没付够钱吗?”

  “不,不,不是的……是……是……这螃蟹不能卖给你。”小姑娘结结巴巴地说。“为什么?”那人问。汉子一把捂住小姑娘的嘴说道:“小孩子不懂礼貌,您别生气。”小姑娘用失望的眼神看着汉子,然后使劲掰开汉子的手说道:“这螃蟹注了水,吃了会拉肚子的。”说完小姑娘很轻松地闪到一边,汉子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脸惊愕。【小姑娘的表现更加意外,爸爸的“捂”更见玄机。】【一语既出,真相大白,前后照应,水到渠成。】

小姑娘的话像炸弹一样,使人们惊得嘴巴大张着,接着人群一哄而散。只听“啪”的一声,汉子的大手重重地打在小姑娘的脸上,他气愤地说:“你这个傻蛋,看你*好事!”小姑娘的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原文有改动)【故事结局,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读之令人心痛。】

作业:运用铺垫或者伏笔首发,写一篇有关“成长”话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并把铺垫或伏笔的内容勾画出来。

栏目热文

伏笔和铺垫有什么区别例子(伏笔和铺垫有什么差别)

伏笔和铺垫有什么区别例子(伏笔和铺垫有什么差别)

一、基本概念 【铺垫】 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

2022-10-26 23:31:39查看全文 >>

铺垫和伏笔的区别图解(伏笔手法例子100字)

铺垫和伏笔的区别图解(伏笔手法例子100字)

“初中不用分那么多,铺垫和伏笔能写出一点就能够得分了……” 我相信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有会遇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对那些实在...

2022-10-26 23:48:47查看全文 >>

怎么打开gps设置(设置中怎么打开gps)

怎么打开gps设置(设置中怎么打开gps)

很多人采购了GPS定位器回来以后,却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正确启动GPS定位器的功能,有的人会去看说明书自己研究,有的人则选择...

2022-10-26 23:50:40查看全文 >>

gps信号弱怎么解决(跑网约车老是提示gps信号弱)

gps信号弱怎么解决(跑网约车老是提示gps信号弱)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

2022-10-26 23:37:33查看全文 >>

小米手机gps设置在哪里(小米gps定位设置)

小米手机gps设置在哪里(小米gps定位设置)

手机现在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了,我们用手机打电话,发微信,看视频等等,如果不慎丢失就会很着急。手机丢了虽然...

2022-10-26 23:34:24查看全文 >>

铺垫和伏笔的区别是什么(铺垫和伏笔和照应有什么区别)

铺垫和伏笔的区别是什么(铺垫和伏笔和照应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伏笔和铺垫 ?铺垫与伏笔是文学作品中结构情节的两种表现手法,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伏笔与铺垫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从...

2022-10-26 23:51:11查看全文 >>

伏笔和铺垫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伏笔和铺垫有什么差别)

伏笔和铺垫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伏笔和铺垫有什么差别)

伏笔,铺垫,照应三者的区别是:含义不同、作用不同、位置不同一、含义不同1、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

2022-10-26 23:22:55查看全文 >>

伏笔和铺垫怎么分(伏笔和铺垫有什么差别)

伏笔和铺垫怎么分(伏笔和铺垫有什么差别)

——记叙文阅读专题——表现手法-伏笔与铺垫的区别【知识链接思维导图】沙漠奇遇[俄]伊•罗索霍瓦茨基①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

2022-10-26 23:45:08查看全文 >>

伏笔好还是铺垫好呢(埋伏笔和做铺垫怎么区别)

伏笔好还是铺垫好呢(埋伏笔和做铺垫怎么区别)

关注公众号:语文考试匠,每天分享更多干货!长期提供一对一,一对多,语文辅导,价格最低,服务最优,,名师护航,提分专家。...

2022-10-26 23:42:19查看全文 >>

伏笔和铺垫有什么用(铺垫和伏笔最通俗的理解)

伏笔和铺垫有什么用(铺垫和伏笔最通俗的理解)

【考点】 ①作者为什么在选文开头详写寻帽经过及帽子的特点。(“伏笔”或者“悬念”)(2011年昆明)《失帽记》 ②读完这...

2022-10-27 00:00:2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