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16期编者按:
春天的风吹来新绿,青春在盛夏的艳阳和大雨中茁壮。我们度过冬的考验,带着严寒中磨砺出的骨气不断向上,寒来暑往,迎来一个新的收获之秋。
这十年,我们跨越山河,用青春丈量广阔的大地和海洋;这十年,我们跨越时空,用青春画出属于我们的桥梁与星辰。
这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十年,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广大青年深刻把握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从即日起,《中国青年》全媒体推出专栏“这十年•正青春”,记录一批有为青年在共青团团结带领下,坚定不移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坚实足迹,并通过他们奋斗的青春展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
这十年,正青春,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这十年•正青春”系列报道⑫
亨通青年:蛟龙出海,乘风破浪文-本刊记者 郝志舟
大西洋的风猛烈地吹拂着葡萄牙北部沿海城市维亚纳堡,卷起阵阵波涛,扑打在绵长的海岸线上。
距海岸20公里的水面上,白色的“风车”在碧海蓝天中稳稳运行着,巨大的扇叶随着强劲的海风转动,宛若提枪肃立的武士。风机高达190米,旋转的叶片展翼亦有90米长,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浮动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即便“疯狂”如堂吉诃德,恐怕也不敢挑战这么巨大的装置。但在2019年,一群来自中国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年轻人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豪气,在这片深达百米的海洋上,挑战多项难题、攻克各种困难,实现了多项新技术突破,在全球同行注目之下成功完成世界第一座半潜式浮动海上风力发电场输电总包工程,填补了中国企业在欧洲总包海上风电输出系统建设维护项目上的空白,让全球海洋工程领域有了中国人的一席之地。
2020年5月,亨通葡萄牙海上风力输电项目团队获评第十五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2年6月,该团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群体”称号。
亨通葡萄牙海上风电团队部分成员在施工现场
好多“第一次”
2019年之前,海上风电场绝大多数位于近海,而在大西洋海上设置浮动式风力发电机组,这还是头一遭。整个机组由三大风机平台构成,是全球第一座采用Wind Float技术建设的海上浮式风力发电站,而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设施,在当时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有多项难题需要克服,挑战不言而喻。
“我们要在非常狭小的登陆点按次序完成,海缆登陆用到的卷扬机基础建造,岸上GIS变电站的建设,都要实现零事故、零伤害以及较高的环保标准;成本管理上,这个项目给我们的预算又不是很大,不能有严重的被延误成本,更不能有返工的成本......”
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及管理的徐强提到的这些难题,让人很“头大”:“好多是第一次做,在全球都没有前例,因此必须要对技术进行多方验证,项目执行的每一步都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来讲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水平定向穿越(HDD)工程是该项目最早开始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欧洲对于环境保护有较高的标准,而且当地政府机构还提出了保护海岸线的要求,这给施工增加了不少额外的难度。“90后”党员徐大鹏是亨通的一名海工工程师,说起这些来印象颇深:“既要想办法将海缆敷设至近百米深水,还要充分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各种施工标准,真是难上加难!”
登陆段和海床地质极为复杂,海上电层成像分析显示,设计阶段预计的海上出口点位置处存在海底断层的可能性极高,如果坚持原方案,将需要对断层处进行材料填充。但实际裂隙大小又难以识别,所需填充材料用量更加无法估计,这给水平定向穿越工作带来了极大风险,甚至危及整个项目的执行。
项目团队及时修改优化了设计方案,避开了潜在断层,并在出口处加装了铸铁保护管。尽管如此,如果中途出现断裂,可能就意味着整个穿越失败,只能另起炉灶重新再来。
穿越工作工期紧张,施工是否顺利直接影响后续施工计划,这种失败决不能出现!
为了抢抓工期,现场工作人员已连续三四个月24小时轮班工作,这么高的强度不仅对人员身心的磨砺很大,也让设备产生较大损耗。终于,钻头还是出现了断裂的紧急情况。
那天,徐强正在与业主开晨会,突然接到现场工程师的电话,“经理,HDD钻头断了,现场被迫停工!这种钻头在葡萄牙无货,欧洲市场上资源紧缺,怎么办?”
业主方得知消息后,要求他们当天就要给出解决方案,且必须在三天后复工,否则将按照合同条款执行。
哪家供应商有这样的钻头还不清楚,从联系欧洲厂家,到下单、备货、出库、运输、安装,只给三天时间,茫茫人海、莽莽大陆,何处才能解决问题?这种压力,想一想都能让人血压骤增。
有一段时间,徐强曾特别焦虑。“为了不让对未来不好的映射影响现在的动作,不偏离我们的计划,必须要不断提醒自己,焦虑是无用的......”压力如山的时候,他会去Heli-deck(直升机甲板)上不停地转圈圈、呼吸新鲜空气——无垠的海面,波起浪涌,“(感觉)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会想起公司的座右铭:‘上善若水,道法通变’,这个座右铭像灯塔一样鼓舞着我,让我们随机应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那天,他们立即组织现场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大家群策群力、贡献点子和渠道,经过电话、邮件、WhatsApp尝试联系欧洲所有符合条件的厂家,并最终通过分包引荐,成功锁定厂家。经过艰难协商,该厂家同意加急寄送钻头,终于让现场如期复工、化险为夷。最终,水平定向穿越亦顺利竣工,亨通的海缆于2019年国庆前夕,沿着管道顺利登陆上岸。
亨通葡萄牙海上风电团队荣获“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后合影
突破
2019年的中秋节,徐强是在船上度过的。那个夜晚,他在抛石船上,同事蒋超杰在另外一艘敷设船上,两艘巨大的工程船在中秋的月夜中并行作业。
葡萄牙地处欧亚大陆的最西端,与苏州相隔的陆地距离最长。“晚上,我在国内老家的邻居大哥刚起床,他给我发了一张乡下房子的照片。”同样的一轮明月一定也会照在自己的家里吧,徐强看着照片,想着家里的熏豆茶,想着父母的面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晚的抛石船很安静,徐强站在甲板上遥望着星空,呜咽的海浪像是在用低沉的声音抚慰着游子的心。
而脚下的抛石船,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精准抛石作业,这是亨通团队在这次工程中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
葡萄牙近岸水域的水深、海床地质地貌复杂,对于海底电力输出系统的安装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面对这一难题,亨通团队根据先前获取的海底勘测数据,精心设计、优化海缆敷设路径,结合路由区域不同地形特征制定了合适的海缆保护方式,以保证海底电缆长期运行的物理保护。
为应对近岸段的严苛保护要求,项目团队大胆采用了全球最大的海底抛石船,将十万多吨符合项目要求的不同石块进行了海底抛石作业。这些石块的密度、尺寸大小都需要经过严格筛选,符合构堤设计,并最终会在几十米的水下构筑起一道完整的岩石护堤来保护海缆。而这种需要声呐定位的抛石作业,则是中国海缆工程公司首次采用,亨通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将输出海缆埋设在近百米水深并采用高技术海底精准抛石作业的企业,为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树立国际地位作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采用的风机功率超过了8兆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浮动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但也因其巨大的“体格”,只要稍微有点海风或台风就要晃动。为了防止海浪、台风冲击,风机采用了来自美国的创新性反动力装置,保持平台的稳定。而这种技术需要的动态海缆,则必须通过一个深水的特殊连接器与静态输出海缆快速连接——亨通项目团队基于海缆研发的雄厚实力,再次大胆创新,联合英国顶尖的附件公司创新研发制造出了全球第一个66kV(6.6万伏)的水下干式快速插拔接头DMC。
相较于之前较低电压等级的干式连接器,66kV干式连接器体积尺寸更大,这给海上施工存放带来了挑战。比如,连接器在动态缆和静态缆两端有公母接头之分,需要在海缆敷设几近完毕之后,在甲板上进行接头连接,除电缆接头之外,还有多根光纤需要接续......这些接续一般都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在陆地环境上进行的,需要较为稳定的环境条件,以提高接续的可靠性。在海上,大风大浪对船舶的冲击使得船处于非平稳的状态,这给海缆连接带来了很大困难。
但这些难不倒我们的年轻人!亨通在此项目上又创造了全球第一个案例:借助对海上施工时间窗口的准确把握和海缆连接的丰富经验,顺利完成了66kV干式连接器的连接,这项操作,对于浮动式海上风电电力传输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除此之外,亨通海上风电团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屡破行业纪录,成功完成“海底大容量电力通信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直流±525kV交联聚乙烯绝缘超高压海缆系统”“交流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超高压海缆系统”等多项科研项目,将亨通青年不畏艰辛、矢志创新的精神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上风电施工船舶
乘风破浪的青年
在该项目中负责商务、合同工作的杨蓉,对工程师们在葡萄牙Leixoes港口倒缆时通宵达旦的工作场景记忆犹新。24小时不间断倒缆,人人心弦紧绷:如果海缆发生损坏无法紧急修复的话,面临的将是巨额损失,除了敷缆船和运输船每天几十万欧元的港口待机费,还会面临错过敷设窗口期延期施工的赔偿。
在经历三天三夜的连续作业后,电缆倒缆终于完成。凌晨三点,工程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酒店,顾不上洗漱,倒头大睡。
突然,电话铃声急促又刺耳地响起,“喂,Clover,赶紧让Lance、王工过来,现场出了点状况,需要支援!”
工程师来不及反应到底什么状况,仓促地用冷水拍了拍脸就奔赴码头。
“什么情况?”团队中负责电缆及系统设计、施工技术工作的徐彦立问道。
“施工分包说我们的铅封不符合登陆牵拉要求,作业时有脱落风险,须紧急调整。施工船今天早上9点要离开港口前往施工现场,我们必须在5个小时内重新铅封,否则施工船延期出发,我们会面临分包索赔。”
没有丝毫犹豫,亨通团队赶紧和施工分包的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执行方案。会议讨论非常焦灼,“分包商的铅封方案是我们此前从未尝试过的,实际执行起来是否有问题不得而知。”经过反反复复的验证、计算,历经1个小时的辩论,才终于敲定方案。接下来,去封套、剥铠、切割、复铠、铅封......过程说起来短,实际很耗时、耗力。
在葡萄牙的夏日和厚实的安全服“加持”下,青年工程师早已汗如雨下,但他们全然不顾,从星月到朝阳,终于如期完成任务。
由于项目业主的付款条件对我方来说不太友好,为了解决项目资金问题,负责现场财务工作的屠嘉平要与当地银行商谈融资方案,该银行是第一次与中国企业合作,对于资质、信誉有着极其严格的审核要求,要求所有资料都需通过领事认证。那天,屠嘉平和同伴坐在对方的办公室里,沟通、交流、谈判,一直到凌晨2点。
当然,他们遇到的问题不止于此,还有执行过程中很多细节性的困难。比如,葡萄牙的税制与中国的不同,而此前他们所接触的都是国内的税法,所以首先要理清当地的财务规则,“啃透”这些葡语法规难度很大,“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看,借助翻译软件、请教当地人......”
对有些团队成员来说,这是第一次出国,心里五味杂陈:于个人而言,这次项目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于家庭而言,家人的不解和担忧,又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团队成员均从各部门临时抽调、组建,此前工作交集甚少,对彼此性格、工作习惯不了解,碰到的技术,又是当时困扰同行的世界性难题......出发前,有的人甚至自我怀疑:去国外,我能行吗?
是的,就是这支临时组建的青年团队——平均年龄30岁左右,由14名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组成,既有毕业于双一流大学在海外打拼多年的业务骨干,也有留学海外、报效祖国的年轻工程师,更有模范带头的党员同志,他们勇挑重担,承接了全球第一座半潜式浮动海上风力发电场的海底电力输出系统工程,敢想敢拼、乘风破浪,成功打造了首个进入欧洲承接海上风电项目总包的中国案例:在诸多深海施工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并在海底抛石、海底电力系统连接方案等海底工程方面成功攻克多项世界难题,为全球深远海风电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创新力量、拼搏精神!
点击下图购买《中国青年》第16期
“这十年•正青春”系列报道
这十年•正青春|九重天外建“天宫”
这十年•正青春|电建“哈儿”异国成长记
这十年•正青春|金达芾:一颗柚子的愿望
这十年•正青春|郭玺:沙漠“愚公”这十年•正青春|何不逃离边境小城?这十年•正青春|吴庆华:做“勤渔”团干,助青年发展这十年•正青春|黄晟昱:每一个追求美好生活的设计梦都值得被满足这十年•正青春|初雯雯:一点一滴,都为了它们
这十年•正青春|王妘: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这十年•正青春|杨健:创业“风口”在乡村
这十年•正青春|姚浩:“自主化是终生奋斗的事业”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张斯絮 刘晓 刘博文
编辑:王楠(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