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对每个小孩子来说或许都是件苦差事,毕竟很多药片、药粉在吃的时候都免不了那种苦涩的味道和别扭的口感。但是本人犹记得小时候吃药时,每当吃到的是胶囊药物的时候,不仅不会觉得难吃,反而会对那种五颜六色的精致造型特别感兴趣。那么,胶囊到底是什么时候、怎么出现的呢?它为什么会被设计成这个样子?它能起到些什么作用呢?它的过去到底是什么样的形态呢?
一、胶囊的源起
追溯胶囊历史,其实早在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就发明了胶囊。他们用牛、羊等动物切碎并熬煮过的皮来包裹药草粉剂,制成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颗胶囊。不过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和工艺,这种胶囊很多时候都没法定型,且做得过于粗糙而无法被吞服,只能用于部分外敷治疗或是单纯用作容器来包裹其他东西,有时还会被串上其他饰品挂在身上以显示主人身份(古埃及人的脑洞有时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在中国的明朝中期,也已经出现了用小块面囊包裹饮片药液的用法,这大概可看做我国最早的胶囊。而同时期的欧洲才堪堪走出中世纪的黑暗统治,直到1730年,维也纳的药剂师开始使用植物提取物(主要是淀粉)手工制造胶囊,这才成了近现代胶囊工艺的雏形。
到了1846年,使用明胶为主要原料的两节式硬胶囊制造技术在法国获得专利,而后随着现代机械工业化的推进,在20世纪初,在世界多个大城市都完成布置胶囊流水线和产业流程的情况下,胶囊制造彻底成为医药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辅药产品。
但在距离现在的我们不远的1986年,胶囊产业出现了一个转折点。由于当时的英国爆发了疯牛病并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这起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让那时候全世界的胶囊产业都陷入信任危机。
为什么疯牛病会让胶囊产业陷入泥沼呢?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上面说到过,从法国人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胶囊至今,胶囊都是由猪和牛的骨与皮为原料制成的明胶所精炼制成的,然而明胶作为蛋白质水解产物,非常容易成为疯牛病得病原体——朊病毒的传播介质,会在爆发期间将疯牛病等动物病原体轻易传播给服用它的人们,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有鉴于此,欧美发达国家从那时开始寻找替代明胶胶囊的材料。数年间,美国辉瑞制药曾经率先推出过两种植物成分胶囊。但这两种胶囊一种不易溶解消化,另一种则成本过高、工艺过于复杂。当时的其他制药企业也有推出过类似产品,或是用其他的植物成分,或是从鱼皮、鱼鳞和鸡皮中提取大分子胶质物,但都因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而都没能真正推广。
于是,后来的人们再次把目标投向近现代胶囊工艺最初所采用的原料——淀粉。2000年,国内外专家开始共同研究如何攻克淀粉流动保存、规模化生产、设备制存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瓶颈。很快,有国内制药企业联合国外制药专家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顺利实现新型淀粉胶囊的量产工艺。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明胶胶囊的份额被新型淀粉胶囊所取代,假以时日,新型淀粉胶囊这种安全可靠、易于使用与普及的胶囊也终将会被世界所认可。
二、胶囊的设计与目的
胶囊最初是为了什么而制作出来的呢?为什么大多数胶囊都是花花绿绿的?大多数胶囊为什么有两节?有些为什么又不分节?就让我们慢慢来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胶囊的作用肯定不只是为了美观或口感,它被设计出来的初衷是为了使药物能够在一种能够更完整的保留药效的状态下进入人体,随后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其次,像糖衣那样改善药物的口感、避免对口腔的刺激性也是胶囊事实上的一大作用。在日常用药的时候,有些人会特意将胶囊拆开,把里面的药粉倒出来冲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会影响口感和味道,在非预设的消化道部位释出药粉还会降低本应具有的药效。
然后,大多数胶囊制成两节则是由最初的胶囊制造工艺所决定,同时也是考虑到两节旋入式的胶囊结构在后续大部分机械或手工制作的情况下都可以较为简便、泛用地进行加工过程。除了两节式结构以外,还有一些情况是结合内部药物的性质和实际应用情境决定的,比如部分长效缓释胶囊、或是类似淘金娘油之类易渗漏的药剂都是需要用到不分节的一体型胶囊。
至于为什么很多胶囊都是弄得五颜六色的呢?不可否认,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对吃药总多少会有些本能的抗拒,只不过大人相对多了一份理智。而鲜艳的颜色会让人在视觉感官上联想到糖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对药物的排斥心理。而且,不同颜色标识的胶囊也便于在制作、匹配与运送过程中进行相对容易的区分辨认。
三、几种特殊胶囊的作用
1、缓释胶囊
顾名思义,做缓释胶囊的目的就是让药物的效果进行缓释,把一整天的药量做在一颗胶囊里慢慢化开,可以起到稳定药效和简化服用过程的作用。
原理上,一部分缓释胶囊是靠特制胶囊壳的缓慢溶解来起到消化道内缓释作用,另一部分则是直接将高分子缓释用化合物与药粉相结合来起到体液内缓释作用。
服用这种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不论是哪一种缓释胶囊都不能自行打开胶囊服用药粉。一旦自行打开胶囊服用,前者直接失去缓释用的胶囊壳,后者的高分子化合物则可能在空气中、口腔或不适宜的消化道环境中分解,就不存在缓释作用了,相当于一次性把一天的药量迅速吸收,药物浓度会在短时间内超过合理的浓度峰值,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2、肠溶胶囊
肠溶胶囊是指胶囊不在胃内溶解而是在肠道内溶解后释出内容药物的特殊剂型。
一般来说,我们吃下的药物首先要经过口腔和胃部,才能到达肠道。但是胃酸的腐蚀性很强,绝大多数药物在通过胃部之前就被分解了,如果是在胃部就可以吸收的药物也就罢了,但很多药物都是需要在肠道(主要是小肠)吸收的,在胃里就被分解了的话会大大消减药效。
放在制药技术不够先进的时候,药剂师们只能用强行增加药物浓度这种指望“大力出奇迹”的办法。而在现代,我们有肠溶胶囊这种解决方案。制作一种具备较强耐酸性而不耐碱性的特殊胶囊壳,这样既能使内部药物在胃中不会被溶解破坏,还能在进入肠道后在弱碱性环境下确保胶囊壳溶化,继而保证药物能够进入肠道发挥药效。
因此,这一类胶囊也像缓释胶囊一样只应该完整吞服,一旦拆解服用,保护作用消失,药物就会大幅度失效。
3.结肠靶向胶囊
结肠靶向胶囊是一种最近二十多年来才开始实用的新型胶囊技术,它的原理和肠溶胶囊类似,但是机制和成分更加复杂,给药定位更加精确。能够使药物口服后在上消化道和小肠全段均不释放,直到将药物输送至回盲部之后才使胶囊壳开始崩解并释放内容药物,在大肠发挥出治疗作用。
不过也正是由于涉及机制过于复杂,这种胶囊作为一种技术体系还不是很成熟,定位和药物释放都还不够精确,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胶囊的其他衍生形态
踏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胶囊也早已不在局限在“口服药物辅助”这一种作用之上了,而是升华成了一种能够跨领域体现价值的概念化产物。这里就说说几种实际上已有所运用的胶囊技术。
1、胶囊可以用来给人体内部“拍照”:
胶囊内镜就是一种已经相对运用较广泛的医疗影像技术。它可以说是一种做成胶囊形状的内窥镜,它能在被吞服后进入人体消化道,用于从内部进行窥探和对人体食道和胃肠道部位的可视状况进行拍摄,通常数天后即可排出,从而用来帮助医生对病人的整个消化道系统疾患进行系统诊断。整个过程比传统的胃镜、肠镜更加安全无痛,视野效果更精确。
不过目前的胶囊内镜仍有一定的局限,技术上不能做到一次就检查完整的全副消化道。临床上应用的只有小肠和大肠各自专用的胶囊内镜。胃和食管专用的胶囊内镜虽然已研发出来,但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
理论上,如果能将胶囊内镜和中科院正在研究的胶囊型智能机器人结合起来的话就可以打破眼前的局限,只不过在后者现在也还仅仅是一个只存在实验室中的“概念”的情形下,我们也只能先投以期待了。
2、胶囊或许还可以给注射方式带来变革: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近年间研制出了一种用于糖尿病的新型胶囊。不过和其他糖尿病药物不同,它里面包含的并不是药剂,而是针头。
这种新型胶囊整体差不多有豌豆大小,由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和极少量不锈钢制成,内部则包含一根完全由冷冻干燥胰岛素制成的小针以及一个附着其上的弹簧。所有这些都被一小块微型糖盘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一旦被吞服的胶囊到达胃部,胃酸就会溶解糖盘,释放出弹簧,并将小针迅速推出,将最重要的胰岛素自胃壁注入,很快就能起到降血糖和局部止血、抑制溃疡的作用,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感觉。这对于有消化道出血倾向或合并消化道溃疡的糖尿病人来说尤其有效。
据报道,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注射更便宜、更便携,也更容易让人接受。或许在经过足够的技术调整和实验之后,这种仍处于概念性质的注射技术真能够推广到更大的范围,让更多的人们免于传统注射的疼痛。
3、其他领域的胶囊概念技术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在大分子或亚分子层面使用聚合物薄膜将微量物质包裹其中的技术,能够储存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种内容,在生化、材料、食品、医疗乃至于精密加工、国防军工等领域都有相当大的应用价值。
在现实现今的泛科技领域中,仅以微胶囊技术为基准的多种概念产品已经初现端倪:胶囊食品、胶囊试剂、胶囊建材、胶囊纺织、胶囊美妆等,仿佛微胶囊技术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还有些与实体毫无关系、仅仅具备概念外延的,类似胶囊股票、胶囊网络、胶囊生活……真是不能不说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就算现实中的“胶囊”再如何令人目迷五色,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个世代最初出现在手掌中的那一颗或许制作粗粝拙劣却不乏余温的胶囊,以及那个手掌中无疑源于真正医者的一丝初心,并由衷的希望这一丝开拓了无限未来的初心在往后的世代中也终将不会被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