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杨氏太极基础入门之手型和步型(杨氏太极步的正确走法讲解动作)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28 00:22:1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杨氏太极基础入门之手型和步型,杨氏太极步的正确走法讲解动作(1)

走步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和先导,从“教拳不教步,教会打师父”的拳谚中就可见一斑。杨澄甫也说:“步法腿法在太极拳中至关重要。”并指出“现在很多太极拳师不重视练腿,腿踢不高,步迈不大,老态龙钟,举步蹒跚,只可讲讲拳,友谊推推手,如遇实战则不行此非太极拳本身之过,乃不知练太极拳手眼身法步之过也,学者不可不慎”。

具体到杨氏太极拳的步法,较之别派太极拳有三点独特的练法。(1)欲转先沉。杨澄甫所传大架子实腿转身,即在承重腿实现转身。(2)进退步收于中而发于中,脚收至支撑腿内侧,再由此迈出,水平面是圆弧垂直面也是圆弧,如此脚的运行轨迹则成球面。(3)点起点落,迈步如猫行。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地面不允许有丝毫的拖拉痕迹,神似猫行轻柔矫健悄无声息。

杨澄甫在“练习谈”说”两脚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

首先何为虚步?

虚步,也叫虚实步,一般做法是:一只脚开向外侧45度,另一只脚脚尖朝前,两只脚分别放在一条线的两边,虚腿和实腿的重量是三七分,要做到开胯圆裆,重心落在涌泉穴上,膝盖顺着脚尖的方向弯曲。

杨氏太极基础入门之手型和步型,杨氏太极步的正确走法讲解动作(2)

虚步分两种:脚跟着地式虚步和脚掌着地式虚步。

脚跟着地式虚步(以手挥琵琶为例),是左脚大部分脚跟着地,膝盖微曲,而不是只有脚跟后沿着地,最直接的表现是脚尖离开地面角度不能太大,腘窝(俗称腿弯子)处不能有紧绷的感觉,但也不能有松懈无力地状态,胯部能做到自然放松。一般虚步脚跟着地时,身体和胯部侧向实腿(后退)脚尖方向。

杨氏太极基础入门之手型和步型,杨氏太极步的正确走法讲解动作(3)

太极拳爱好者常常虚实不分,原因多在于把过多的重量放在了实腿上,虚腿没有起到撑的作用,一定要放大概30%的重量在前脚。这种问题经常出现在初学者身上。

部分太极拳爱好者做虚步膝盖总是不能与脚尖相对,主要原因则是股骨头旋转方向错误,无法开胯圆裆,应该收臀,股骨在胯部向外旋,做到位时,你会感觉支撑腿比以前累很多。膝脚不能相对,在练太极拳中是经常犯的错误,如果长期这样练习,膝盖受力不均,会对膝盖造成损伤。

李雅轩在其著作中介绍了太极拳的两种步法:(1)慢步练法,要求迈步时要有虚无之气势,要顶起头,拔起背。他说:“太极拳步法之情形,如出右脚时,必先收全身之重量徐徐移于左脚,然后徐徐提起右脚。在提右脚时,如脚腿从水里泥里抽出来的情形。右脚这样子提起来,而后虚虚落地,慢慢踏实,其落地踏实用劲的情形,如将脚腿徐徐插在地下去;提左脚的情况与提右脚时的情况同。按照这样子的练法,日子久了,脚步才来得柔弹而稳固有力,身体才能经得起冲撞,不至被人推出或打倒。在身势与步法动作的形式上,是要有龙行虎步,身形相配的神气。这就是说,身心内外要全部完整,全身力通气通。否则,就不是练太极拳的意思了。”这是第一种慢步练习的要领。

杨氏太极基础入门之手型和步型,杨氏太极步的正确走法讲解动作(4)

(2)练法为行步快步练习。这是在第一种练法有基础后的必不可少的练习法。两腿要异常轻灵,要如像绳儿吊着一样的松沉,落步轻,发步快,所谓步随身换,忽隐忽现,进退神速,灵妙异常。太极行步运动起来,可谓来去如穿棱,忽隐忽现,矫若游龙。脚下只见步伐移动,而来去无声。这种步法练好以后,运用于推手散手,可谓拳来不知,脚去不晓,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将发挥很大的威力。

太极步法要求动中求定,求其轻灵、稳健。提脚不蹬,是由脊背之气将脚提起。落脚无声,是由丹田之气将脚平松落地。如猫行虎步,松起松落。都不是用力,而是用意气来完成,或者说在意念的指挥下,由松来完成。虚脚的提起,不是靠躯体的前倾,腿的拉力和脚的后蹬力,而是靠脊背之内气,将虚脚提起的。这就是提脚不蹬落脚无声。

太极拳中许多上步动作,练习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1)松腰开胯圆裆,臀下落拉长腰椎促使脊柱上拔实现虚灵顶劲,支撑腿的膝盖要适当的外展务必与脚尖保持同向;

(2)前脚向外碾转时胯一定要充分外展,相当于打开前进的门户,与此同时后腿的脚跟离地前脚掌仍黏着地,不可陡然拔起,身体重心逐步过渡到承重腿;

(3)收后腿的力源于腰胯的提携,脚收回迈出的运行轨迹很清晰地成球面状;

(4)以前脚尖为引导探索着迈出,大有“如履薄冰”之感,脚跟轻轻踏出点住地,脚尖自然上翘,势子不停后腿向前蹬力,前脚由脚跟、脚掌、脚趾依次着地踩实形成弓步,务必引导节节贯穿的运劲方式,前小腿尽量垂直地面不宜前倾,膝盖微微向后用力不宜向前拱力,这是养护膝盖和技击的需要,容后另行阐述。在迈步过程中身体要尽可能地保持同一高度,全部动作都要在连绵不断中匀速运行,充分体现出轻灵的境界。

杨氏太极基础入门之手型和步型,杨氏太极步的正确走法讲解动作(5)

在迈步过程中身体要尽可能地保持同一高度,全部动作都要在连绵不断中匀速运行,充分体现出轻灵的境界。

总之,步法是传统杨氏太极拳套路中主要的基本步型,运动量大,久练能使腿部肌肉发达,且下肢有力,还能防治常见的腰椎骨质增生和跟骨骨质增生及变形性膝关节病。传统杨氏太极拳难练之处,不在上肢的掌、拳、勾的手,而是在下肢的腿和脚的步法和步型。

只有充分认识脚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打好步型、步法基础,加强腿部支撑力和柔韧性,做好在意念引导下的姿势开合、重心移换、呼吸配合,才能尽快提高拳技水平。

栏目热文

学习杨氏太极三步骤(怎样练好杨氏太极)

学习杨氏太极三步骤(怎样练好杨氏太极)

从字面上看,太极拳前加上“内功”二字,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太极拳(包括吴、武、孙、陈在内)均属于内家大家拳。不言而喻。内家...

2022-10-27 23:43:38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初学零基础入门(练太极初学者先练什么)

杨氏太极初学零基础入门(练太极初学者先练什么)

作者——郭石磊笔者曾经和一位老师学过古琴。学琴之前,笔者请教古琴的学习程序。老师告诉我,练好古琴也是要找对老师,不得方法...

2022-10-28 00:03:48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基本手势步法(杨氏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图解)

杨氏太极基本手势步法(杨氏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图解)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2022-10-28 00:07:38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步的正确走法(杨氏太极开步口诀)

杨氏太极步的正确走法(杨氏太极开步口诀)

(1)蹬。蹬步违拳理,伤膝盖,损筋骨。蹬就是肌肉僵紧,内气不通,用力了;蹬就与地面顶抗了,产生分离了。改变运动模式和意识...

2022-10-28 00:04:30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初学零基础入门教程(杨氏太极初学零基础入门)

杨氏太极初学零基础入门教程(杨氏太极初学零基础入门)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动所以活气血,静所以养脑力。动静结合,身心皆练,内外一体,刚柔相济,所以同时能充...

2022-10-28 00:04:12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基本步法教学(杨氏太极各动作的劲点)

杨氏太极基本步法教学(杨氏太极各动作的劲点)

一、总则杨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自然、柔和、优美,因而使人再运动中感到舒适。练拳时,要着意体现松、稳、慢、匀的运动特色,在...

2022-10-27 23:59:24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步骤分解(学杨氏太极的步骤)

杨氏太极步骤分解(学杨氏太极的步骤)

现在学习太极扇的人也越来越多,一般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太极扇主要根据太极拳的动作,将太极拳与舞蹈、扇子融为一体。下面...

2022-10-28 00:00:26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每天必练的基本功(杨氏太极各动作的劲点)

杨氏太极每天必练的基本功(杨氏太极各动作的劲点)

康伟老师讲:这就是经过70天“28式训练营”的成果。拳真的是打活了! (康老师的杨氏精编28式网络训练营刚刚结...

2022-10-28 00:04:04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拳图解(杨氏太极拳正确拳架图)

杨氏太极拳图解(杨氏太极拳正确拳架图)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

2022-10-27 23:57:44查看全文 >>

杨氏太极初学入门教程(杨氏太极拳入门自学教程从零开始)

杨氏太极初学入门教程(杨氏太极拳入门自学教程从零开始)

年轻有年轻的想法,等上了点年纪,想法通常又会不一样。细细体会时间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早些年,你可能大碗喝酒,大...

2022-10-27 23:55:5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