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娱乐6月19日讯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最有效的传播工具,人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了解各种资讯;而资讯本身的碎片化和发布手段的多样化,又使得内容传播的门槛降低,“自媒体”大潮涌来。
于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纽带,一边是天量的资讯需求,一边是海量的内容供给,如何理顺二者构成的混沌天地,在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建立起更有效率的联结呢?
答案就是“关注”功能,以及由此生发的“大数据”算法推荐。
“关注”功能或者说“订阅”功能,几乎是现在所有需要传播内容的手机APP必备的功能。这不难理解——需要传播内容的手机APP,特别是带有内容发布平台性质、“自媒体”大量入驻的,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只有借助“订阅”功能,才能帮助用户从海量的资讯中,高效的找到自己喜好的内容;同时也只有通过这个功能,才能让内容发布者稳定的建立起自己的受众群体,进而实现“内容变现”——如是,参与各方才能各取所求,平台才能生存发展。
而技术演进到今日,基于“大数据”算法的“人工智能”,已经将“关注”功能背后的逻辑,发展运用到了新的境界。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淘宝等购物类APP,无需用户去实际关注哪一间店铺,只要系统采集一下用户搜索过什么、浏览过什么商品,甚至透过更多其他渠道的用户信息,就可以比较精准的计算出用户近期的购物需求,从而在APP的首页展示区,极具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推介商品——事实上,不仅仅是购物类APP,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和发展了这项新的技术手段。我们不难发现,快手这一短视频APP,也在其平台推送的“发现”页,通过用户的“点赞”甚至是浏览记录,来差异化的推荐内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技术手段很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用户无需点击“关注”或“订阅”按钮,而是在不自觉的日常使用中,被内容提供者采集、分析出个人偏好,进而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送。
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又是一个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并且和用户需求充分结合,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但稍加思考,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一逻辑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传播陷阱——我们的眼界,或者说获取资讯的多样化程度,不是随着技术演进而越来越广了,反而越来越窄了;反过来,对于内容传播者来说也是一样,你的受众群体很难扩大,而是越来越固化。
这是一个非常符合人性本能的自我强化的过程——用户面对海量的内容推送,再多的闲暇时间也显得碎片化,如何更有效率的获取资讯、感受愉悦?当然是选择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内容去浏览,这是人性本能使然。而内容提供者想要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就要不断去生产已有受众喜欢的内容,就像成名演员转型困难一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强化?
假以时日,这样的传播模式很容易造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局面——同样的资讯,可能在这个群体中传播很快,在另一个群体内根本传播不开;同一个事件,可能在这个群体中做出一种解读,而另一个群体的解读截然相反。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可能会因此而难以实现传播的互通、资讯的共享,而是逐渐形成藩篱和鸿沟;甚至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对话鸡同鸭讲,各自感觉对牛弹琴,造成社会的割裂。
而如果再考虑到不同内容提供者之间,“内容变现”能力的巨大差异,事情则还有可能会向又一个方向起变化。古人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除去极少数的创作天才不谈,“内容”生产是一个苦差事。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追求“变现”的内容提供者绝对属于凤毛麟角。那么谈到“变现”能力,就必然要遵循市场规律、商业规则,“曲高和寡”的小众市场难成大事,受众群体是否具有足够的消费能力、生产的内容是否能够促使受众做出消费行为,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内容提供者的生命线。在丛林法则、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内容提供者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优胜劣汰”,不加干预的情况下,大浪淘沙留下的只会是最能赚钱的“金子”。在这样市场化、商业化的传播格局下,内容供应会越来越趋同,最终内容发布平台蜕变成文化的荒漠、资本的狂欢。
无论我们在内容传播链条上处于什么位置,也无论我们对于内容传播的目的、效果有怎样的看法和期许,这个已经绕不开、躲不掉的传播“陷阱”,都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作者 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