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颈臂穴的准确位置(肩背穴的准确位置图)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28 18:23:1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隙变窄、椎间失稳、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而在各种非手术疗法中,又以推拿治疗优先考虑。

【应用解剖】

1.寰枕关节 由枕骨隆突与寰椎的上关节凹构成水平面关节,依赖寰枕筋膜维系其稳定,可有轻度侧偏运动,寰椎侧块的横突孔供椎动脉穿出。该关节有颈1脊神经根、椎动脉经过,易受刺激或挤压产生相应症状。

2.寰枢关节 由寰椎和枢椎齿状突构成的复合关节,寰椎环绕齿状突可做旋转运动。该关节没有椎间孔,颈2神经根从关节间隙穿出,易受挤压、刺激而发生疼痛。

3.枕下三角 由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四块肌肉构成,位于寰枢关节的外侧,左右各一。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耳小神经、椎动脉从该三角区经过,易受刺激、挤压而产生相应组织分布区域症状。

4.关节突关节 由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及关节囊构成,左右各一。起到稳定脊柱,引导脊柱旋转、屈伸、侧屈的作用。当该关节发生紊乱、错缝、滑膜嵌顿时,则可产生疼痛、运动功能障碍。

5.钩椎关节 由颈3~颈7椎体的钩突与上位椎体的下唇缘构成,左右各一。其相邻的组织有椎动脉、神经根、脊膜后支和交感神经丛等。当钩椎关节增生时,可压迫、刺激相邻组织而产生症状。

6.椎管 由椎体后缘、椎弓及后纵韧带、黄韧带构成,供脊髓通行的管道。当椎间盘髓核膨出、突出、脱出,黄韧带肥厚则形成软性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则形成硬性椎管狭窄,产生相应症状。

7.横突孔 第6颈椎至寰椎的两侧均有横突孔,有保护椎动脉的作用。椎动脉自第6颈椎横突孔进入向上直行,穿出寰椎,沿寰椎的椎动脉切迹走行,约于齿状突与乳突连线的中点处经枕骨大孔进入颅内,易受寰枕筋膜痉挛、挤压、刺激的影响而发生血管痉挛。

颈臂穴的准确位置,肩背穴的准确位置图(1)

【病因病机】

颈椎间盘退变是本病的内因,各种急、慢性颈部损伤,感受风、寒、湿邪侵袭是本病的外因。

1.内因 一般情况下,颈椎椎间盘退变从软骨板开始并逐渐骨化,通透性随之降低,髓核中的水分逐渐减少,椎间隙变窄。由于椎间隙变窄,使前、后纵韧带松弛,椎间失稳及继发性炎症,后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变窄,关节面长时间磨损而导致增生。椎体后关节、钩椎关节等部位的骨质增生以及椎间孔变窄或椎管前后径变窄,是造成脊髓、颈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压的主要病理基础。

2.外因 由于跌、仆、闪、挫或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平时姿势不良,枕头和睡姿不当,均可使颈椎间盘、后关节、钩椎关节、椎体周围各韧带及其附近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破坏了颈椎的稳定性,促使颈椎发生代偿性骨质增生。若增生物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血管和软组织,则引起各种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病属中医“项痹病”“眩晕病”等范畴。中医认为,颈椎病与年龄及气血盛衰、筋骨强弱有关。年老体弱,肝肾、气血亏虚,筋肌骸节失却滋养;或被风寒湿邪所侵,气血凝滞痹阻;或反复积劳损伤,瘀聚凝结于脊窍,发为本病。

【诊断】

(一)颈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急、慢性损伤,或长期不良姿势,而造成椎旁软组织劳损,颈椎关节突关节紊乱、错缝,颈椎生理弧度改变,稳定性下降,从而诱发椎间盘代偿性退变,造成颈椎内、外力平衡失调,导致颈项部和肩胛区域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出现该区域的刺激症状。

1.症状

(1)表现为患者颈部前屈,旋转幅度明显减小,颈夹肌、半棘肌、斜方肌等出现肌紧张性疼痛。

(2)颈部有僵硬感,易于疲劳。

(3)肩胛肩区有酸痛感和沉重感,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经常出现“落枕”样现象。

2.体征 同“落枕”。

3.辅助检查 同“落枕”。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钩椎关节、关节突骨质增生,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椎间孔径变窄及软组织损伤、肿胀等,造成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而引起典型的神经根症状。

1.症状

(1)颈项部或肩背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剧痛;受刺激或压迫的颈脊神经的走行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麻感;当颈部活动某一姿势时,上述症状会加重。

(2)颈部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或发硬、发僵,或颈呈痛性斜颈。

(3)一侧或两侧上肢有放射性痛、麻,伴有发沉、肢冷、无力、握力减弱。

2.体征

(1)颈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甚至反弓,脊柱侧弯。上肢及手指感觉减退,严重时可有肌肉萎缩。

(2)颈部有局限性条索状或结节状阳性物,在病变颈椎节段间隙、棘突、棘突旁及其神经分布区可出现压痛。手指放射性痛、麻常与病变节段相吻合。

(3)患侧肌力减弱,病久可出现肌肉萎缩。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可出现阳性。

(5)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可显示颈椎生理前凸变直或消失,脊柱、棘突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变锐及椎间孔狭窄等改变。

(2)CT、MRI检查可清楚观察椎间盘突出程度、神经根受压情况。

(三)脊髓型颈椎病

由于突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向后滑脱的椎体、增厚的黄韧带和椎管内肿胀的软组织等,对脊髓造成压迫,导致脊髓缺血、变性等改变,引起病变节段以下躯体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等异常。本型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相似(参见颈椎间盘突出症)。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关节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引起椎动脉扭曲、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而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寰枕关节失稳、寰齿间隙不对称,或因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刺激而导致基底动脉痉挛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近年来对椎动脉形态学的研究表明,该病存在椎动脉起始段痉挛、钩椎关节增生压迫、寰枕段痉挛、颅内段痉挛等多种形态学病理改变。因此,可以认为,椎动脉形态学改变使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脑缺血、缺氧是导致眩晕的主要原因。

颈臂穴的准确位置,肩背穴的准确位置图(2)

起始段痉挛

颈臂穴的准确位置,肩背穴的准确位置图(3)

钩椎关节增生压迫

颈臂穴的准确位置,肩背穴的准确位置图(4)

寰枕段痉挛

颈臂穴的准确位置,肩背穴的准确位置图(5)

颅内段痉挛

《灵枢》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上虚则眩”等记载。

1.症状

(1)持续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塞)、记忆力减退、偏头痛等。

(2)可伴有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精神萎靡、失眠、嗜睡等。

(3)头部过伸或旋转时,可出现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等急性发作。

(4)可伴有颈肩臂痛或交感神经刺激症状。

2.体征

(1)病变节段关节突关节压痛。

(2)眩晕发作时可出现猝倒,但神志清醒。

(3)旋颈试验阳性。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可见钩椎关节侧方或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

(2)椎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可见椎动脉扭曲、狭窄,串珠样痉挛,入横突孔异常等。

(3)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或增快。

(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症状

(1)后枕部疼痛,头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可伴有耳鸣、耳闷感。

(2)心率增快或减慢,有心前区闷痛、心悸不适症状。

(3)肢体发凉或热感,肤温降低或增高,肤色发白或潮红,多汗或无汗,疼痛或痛觉过敏交替出现。

2.体征

(1)两侧颈椎横突前压痛明显。

(2)部分患者出现霍纳征。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颈椎生理弧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2)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或有轻度异常。

(六)混合型颈椎病

兼具上述两种类型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一)颈型颈椎病

落枕 以晨起颈项强痛、活动功能受限为特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前斜角肌综合征 以患侧手指痛麻、肿胀、肢凉,肤色白或紫为特征。出现前斜角肌痉挛、压痛,肩臂下垂时症状加重,上举后症状缓解,艾迪森征阳性。

(三)脊髓型颈椎病

1.颈脊髓肿瘤 以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为特征。先出现颈、肩、臂手指疼痛或麻木,继而同侧上肢下神经元病损,逐渐发展到对侧下肢上神经元病损,CT、MRI、脊髓造影可确诊。

2.脊髓空洞症 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人,以痛温觉与触觉分离为特征,尤以温度觉的减退或消失明显。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1.梅尼埃病 以中青年女性好发为特征。呈发作性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眼球震颤等症。

2.位置性低血压 以卧位、蹲位起立时头晕为特征。眩晕即发即止,无颈部症状,旋颈试验阴性。

(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心绞痛 有冠心病史,发作时心前区剧烈疼痛,伴胸闷心悸、出冷汗为特征。心电图提示ST段压低,含服硝酸甘油片能缓解。

【治疗】

(一)治疗原则

消除肌痉挛,纠正椎骨错缝,恢复颈椎内、外力平衡。颈型以纠正颈椎紊乱、缓解肌紧张为主;神经根型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为主;椎动脉型以行气活血、益髓止晕为主;交感神经型以益气活血、平衡阴阳为主。

(二)手法

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拔伸法、扳法、旋转提颈法、按揉法、擦法等。

(三)取穴与部位

1.五线

(1)督脉线 自风府穴至大椎穴连线,即督脉经颈段。

(2)夹脊线 自风池穴至颈根穴(大椎穴旁开1寸)连线,即华佗夹脊颈段,左右各一线。

(3)颈旁线 自乳突至颈臂穴(缺盆穴内1寸)连线,即上颈段的胸锁乳突肌与下颈段的斜角肌的连线,左右各一线。

2.五区

(1)肩胛带区 冈上肌区域,左右各一区。

(2)肩胛背区 冈下肌区域,左右各一区。

(3)肩胛间区 两侧肩胛骨的内侧之间区域。

3.十三穴 风府穴、风池穴(双)、颈根穴(双)、颈臂穴(双)、肩井穴(双)、肩外俞穴(双)、天宗穴(双)。

(四)操作

1.基本操作

(1)五线 ①督脉线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往返操作。②夹脊线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法往返操作。③颈旁线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抹法往返操作。治疗时间约5分钟,以疏经通络,理气活血。

(2)五区 ①肩胛带区由肩峰端向颈根部施法、拿法交替操作。②肩胛背区用法、按揉法交替操作。③肩胛间区用法、一指禅推法、拨揉法交替操作。治疗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解痉,缓解肌紧张。

(3)十三穴 按揉风府穴、风池穴(双)、颈根穴(双)、颈臂穴(双)、肩井穴(双)、肩外俞穴(双)、天宗穴(双)。时间约5分钟,以疏经理气,活血止痛。

(4)其他 ①有关节突关节紊乱者,用旋转提颈扳法或颈椎定位扳法操作,以纠正关节紊乱。②颈项部用直擦法或斜擦法操作,颈肩用横擦法操作,以透热为度。

2.辨证操作

(1)颈型颈椎病 ①根据症状累及部位,选择相应的五区、十三穴,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拨揉法。②偏头痛者,取同侧风池穴,用一指禅推法向直上方向操作。③眩晕者,用一指禅推风池穴(双),用拇指的尺侧偏峰沿寰枕关节向风府方向操作,左手推右侧,右手推左侧。

(2)神经根型颈椎病 ①相应神经根节段治疗。放射至拇指根痛、麻者,取同侧C5~C6椎间隙,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治疗;放射至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指痛、麻者,取同侧C6~C7椎间隙,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治疗;放射至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指痛、麻者,取同侧C7~T1椎间隙,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治疗。②根据症状累及部位,选择相应的五区、十三穴,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拨揉法操作。

(3)脊髓型颈椎病 参见颈椎间盘突出症操作。

(4)椎动脉型颈椎病 ①一指禅推风池穴(双),用拇指的尺侧偏峰沿寰枕关节向风府方向操作,左手推右侧,右手推左侧。②取颈臂穴(双),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操作。③用鱼际揉前额,拇指按揉印堂穴、睛明穴、太阳穴,分抹鱼腰穴;沿足少阳胆经头颞部循行线进行扫散法治疗。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①颞部、前额部、眼眶等部位,用抹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扫散法等操作。②视物模糊、眼涩、头晕者,一指禅推风池穴(双),用拇指的尺侧偏峰沿寰枕关节向风府方向操作,左手推右侧,右手推左侧。③头痛、偏头痛、头胀、枕部痛者,取同侧风池穴用一指禅推法向直上方向操作。④耳鸣、耳塞者,取同侧风池穴,用一指禅推法向外上方向操作。⑤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或过缓者,取颈臂穴(双),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操作。

(6)混合型颈椎病 根据证型和症状的轻重缓急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1.急性期推拿治疗宜轻柔;缓解期可采用纠正后关节紊乱、错缝的手法,缓解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压迫。

2.掌握症状与病变节段的一般规律,是辨证推拿的基础。如上颈段病变以头面部症状为主,中颈段病变以颈、肩、背、上臂症状为主,下颈段病变以前臂、手指症状为主。

3.把握推拿手法操作的作用点、作用力、作用力方向,注意向心性操作原则。

4.对椎间盘突出、脱出,脊髓受压明显,临床症状较重,病理反射阳性,参照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禁用颈椎扳法。

【疗效评定】

1.治愈 原有各型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的劳动和工作。

2.好转 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3.未愈 症状无改善。

栏目热文

手臂脉络穴的准确位置图(腕顺穴的准确位置图片)

手臂脉络穴的准确位置图(腕顺穴的准确位置图片)

学一些穴位养生小知识,小病小痛自己轻松搞定,今天来学习内关穴。【识名】「内」即内侧,与外相对,「关」即关隘,此穴在前臂内...

2022-10-28 18:37:11查看全文 >>

肘部内侧穴的准确位置(肘缝穴准确位置图)

肘部内侧穴的准确位置(肘缝穴准确位置图)

每一条经脉的五腧穴都有一些特定穴,这些穴位各有特色,井穴泄热、急救;荥穴、输穴治外经病;经穴治本经循行路线上的疾病;合穴...

2022-10-28 18:37:20查看全文 >>

臂丛穴的准确位置图片(小海穴最笨找法)

臂丛穴的准确位置图片(小海穴最笨找法)

从今而始,我们在【每日一肌】栏目外加开一个【每日一穴】的专题试图从解剖着手,探寻经络穴位的奥秘云门的穴名释义按照十二经脉...

2022-10-28 18:25:20查看全文 >>

左手支沟穴位置图(支沟穴的正确位置图解)

左手支沟穴位置图(支沟穴的正确位置图解)

便秘可谓是一些人群说不出的痛,会影响人的心情,当毒素没办法排出身体之外的时候会让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因此一定要搞清楚便秘...

2022-10-28 18:27:23查看全文 >>

手腕经渠穴的准确位置图(手腕的穴位分布图阳溪穴)

手腕经渠穴的准确位置图(手腕的穴位分布图阳溪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经渠穴——属手太阴肺经概说经渠首见于《灵枢●本输》。所行为经,渠指水渠。穴为肺经经气所行之...

2022-10-28 18:19:10查看全文 >>

臂臑穴的位置图(臂臑穴的准确位置图怎么找)

臂臑穴的位置图(臂臑穴的准确位置图怎么找)

导读:按摩臂臑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肩臂疼痛、肩关节周围炎、颈项强急、瘿气、瘰疬、急性结膜炎等,臂臑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

2022-10-28 18:20:58查看全文 >>

手臂三里穴在哪里(手三里穴位精准位置图)

手臂三里穴在哪里(手三里穴位精准位置图)

小小的穴位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的踪迹与谜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它的名义,理解它的智慧。下面让我们一同...

2022-10-28 18:39:04查看全文 >>

手臂寸关穴位置图(手臂穴准确位置图)

手臂寸关穴位置图(手臂穴准确位置图)

合谷与太冲,左右各两穴,合称四关。董师临床喜用四关穴,下文分析董师关于四关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四关穴极为常用,既能治疗头...

2022-10-28 18:39:37查看全文 >>

十二背腧穴的位置图(十二井穴对照表)

十二背腧穴的位置图(十二井穴对照表)

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2022-10-28 18:43:18查看全文 >>

左手臂穴的准确位置图(手臂穴位置图解大全)

左手臂穴的准确位置图(手臂穴位置图解大全)

在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法里,就日常保健来说,推拿按摩是非常好的选择。大家想要养心的话,平时不妨有空的时候捏捏揉揉,可能就会给...

2022-10-28 18:41:4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