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春秋战国之际的四川盆地,稍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主要有巴蜀两古国,他们合称“巴蜀”,四川地区也因此被称为“巴山蜀水、巴蜀大地”。当然,当地当时也还有其他一些诸侯小国,这个以后会另外专题介绍。人们称呼“巴蜀”的时候,习惯上都把“巴”说在前面,而把“蜀”放在后面,叫“巴蜀”,而不是叫“蜀巴”,大家不觉得奇怪吗?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古蜀族人本是羌人的一支,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蜀人部落便从今茂县一带走出大山进入成都平原活动。“三代蜀王”之后,西周末期,古蜀国杜宇王朝建立,定都鱼凫(今成都温江区),后迁至郫邑(今成都郫都区)。春秋早期(公元前666年),杜宇氏禅位于蜀相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定都广都(今成都华阳),开明九世杜尚执政时(公元前367年)正式迁都至成都(今主城区),成都由此正式开始建立都城。后来,历史上曾经有六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定都立国,但“成都”的名称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一直沿用至今。看来成都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文化不可谓不繁荣,近年来轰动世界考古界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就是古蜀先民辉煌历史的再现,古蜀文明也因此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
而早期的古巴族人原本栖息于江汉流域,后来在崛起的楚人势力挤压下,一步步辗转迁徙到川东三峡一带,征服了当地原有的土著部落后,逐步融合凝聚成一个强横善战的邦国。他们惯常于征战迁徙,长期经营一个地方的时候不多,所以在考古发掘中,至今都没有找到一个像样的巴国古都城遗址。西周初年,巴氏因助武王伐纣之功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姬姓宗族,因而称巴子国,巴族人得以正式建立正统诸侯国,通常简称“巴国” 。
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看出一些端倪来了。巴国是周王朝正式敕封的正统诸侯国。而蜀国却不是,早期的蜀王都是自封的。在凡事都要讲一个“正统”的中华民族意识里,嫡庶的高下优劣是十分明显的。更何况,周王朝所分封的诸侯国的君王都是宗族至亲或姻亲,不是兄弟叔侄,就是舅子老表。他们又怎么看得起那些蛮夷之地的“五服外人”呢?所以“正史”记载中无一例外统称“巴蜀”,就没有叫“蜀巴”的。虽然,这两大强国一东一西,各有千秋,甚至蜀国历史文化也较巴国更为辉煌,成都现在还是四川的省会城市,但有了“正史”的前传后教,人们也就习惯称四川地区为“巴蜀”了。我说清楚了吗?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