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移动互联网厂商国际化有多少成果,看看UC就知道。
UC12周年,其国际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球第二大人口市场日活过千万,分发市场超过了Google,阿里UC的Glocal之战,练就的各种“秘技”,将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厂商国际化的一个样本,本文是阿里巴巴内部团队采访的UC国际化稿件,许多一线内容首次披露,从业务,组织,市场等全方面分析了国际化战略,创业者必看…..
南亚次大陆的雨季总是那么长,持续三个月的雨季,把古尔冈的马路都变成了沼泽。
每次出门,都和成群的牛在泥地里同行,聊以慰藉的是路边不知从哪里而来的西塔琴的旋律。
这样的日常情境形成了UC在印度的一个奇妙隐喻,路并不好走,但远方有音乐和诗。
一位UC团队早期去印度的同学,至今忘不掉当年在印度吃过的冰淇淋。
“大约10卢比(人民币一块钱),就是那种玻璃杯子,里面都没洗干净,浮着一层渣沫,你都不知道是啥。”
客户在旁边盛情难却,思量了一下,她还是吃了。
代价是腹泻了一个礼拜,三年以后,印度客户再次遇见她的时候还记得,她“最爱”吃这个冰淇淋。
从吃,到住,到出行,在国内的小事儿,在这里都会被孤独放大。
所谓的高大上的国际化,其实就是这样的孤独而艰苦的旅程。
UC,也不例外。
缘起
UC的国际化,缘起两个偶然的故事,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当时俞永福就提出了一个愿景,服务一半地球人。
不过,在那个时期,中国几乎没有互联网公司出海。
转机是从两个偶然开始的。
第一个偶然是,一个不知名的海外客户,把UC浏览器英文化了以后,放在了印度的论坛里,下载速度很快就突破了百万。
UC在网络加速,性能等领域的优势,很好地契合了印度用户的需求。
虽然简陋且很多翻译错误,但UC浏览器给印度的移动互联网开了挂,速度瞬间提升。论坛沸腾了。“中国神器”的声名不胫而走。
而第二个偶然则更有意味,当年正值智能手机平台的转换期,UC总裁何小鹏带着团队去拜访苹果公司中国区大咖,岂料苹果大咖对于中国区并没有那么关注。彼时BAT尚未如今天一般有影响力,大咖说,中国没有世界级的app,也没有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样的刺激都是巨大的。
吃螃蟹首先要了解螃蟹,UC的高层决定去印度看看,在一个印度机场,正在办理登机手续的俞永福(时任UC董事长兼CEO),被两个中国人拦住了。他们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制造业主,因为不会说外语,请他帮忙办登机牌。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都已经走出国门了,天生具有国际基因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不能全球化发展呢?”回来以后,永福说。
不过那时印度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普遍路径都是去发达国家获得认同,才能讲国际化的故事。去印度,并不被看好。
百度去了日本,铩羽而归。
腾讯去了美国,阵地战伤亡惨重。
彼时行业内有一个普遍认知:海外市场很难拓展。
而印度不被看好的原因无外乎几点,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4亿5千万绝对贫困人口,低下的市场效率。
但同时这个G,先空投一部分app到印度的各大论坛,网站DP每年增长超过8%的国家,又具备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时UC决定试试看。
突破:交朋友帮朋友
和早期的中国互联网一样,2010年左右的印度互联网也处于草莽年代,所以也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渠道去推广UC浏览器。唯一的渠道就是去和网站主们交谈,沟通,通过最原始的流量互换的方式,实现投放。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UC积累起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好朋友”。
李述昊是UC负责流量渠道的推广经理,在印度的宣传片里,印度把自己称为“不可思议”的国家,但是真正让他感受到“不可思议”是在见到印度的开发者以后。
在甘地国际机场,他见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合作者,白天他是航空公司的一名机务,每天要保障航班十余架次,而晚上他则自学代码开发,写出了一个颇受欢迎的下载网站。
这位开发者显然还没有适应这种商业沟通,不停的摆弄着自己手里的咖啡,显得既兴奋,又有一些紧张。
“实在,完全没有商业气息。纯粹是爱好。”回忆起当时站在甘地机场的候机厅的场景,李述昊这么评价。
而见另一位开发者的过程,也让他印象深刻:“远远的就看见骑着摩托来了,结果一下车,发现是一个孩子。”
这名15岁的开发者,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开发者社区的领袖了。因为这个小开发者自己写了一个脚本,让站长们把这个脚本嵌入自己的网站,客户就可以在上面充话费了,站长们则可以获得提成收益。
这个小开发者非常的腼腆,刚开始几乎不开口讲话,后来李述昊请他吃饭,席间才开始热络起来。
后来有一次在德里搞活动,这个小孩和一帮开发者,骑长途摩托来参加活动。
“那个时候,开发者对于UC的认可度就很高了。” 李述昊说
活动之前他跟小站长说,要不你飞过来吧,我帮你报销机票。
小站长想了想说,不用,我有钱,我骑摩托过来...
而还有的站长当时则焦虑于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站长,最大的理想不是把网站做大了以后融资上市,而是希望去开一个加油站,因为家人觉得实业才是最妥当的。
面对这样一帮开发者们,UC团队在搭建流量渠道的同时,也希望给印度移动互联网一个商业化的模式,帮助这些有梦想的印度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