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张仲景打通三焦(打通三焦特效药)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2 23:11:5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三焦首见于《黄帝内经》,有奇恒之府、三焦三部说等内涵,其中“三焦三部说”由清代医家吴鞠通发展为三焦辨证,开创了从三焦辨治温病的先河。《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辨证著称,但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其中有三焦辨证的雏形,如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159条“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282条“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本文从三焦入手,探讨张仲景学术思想,以其更好地服务临床。

张仲景打通三焦,打通三焦特效药(1)

三焦病位

从病位来讲,张仲景所指上焦多指心、肺病变,如《金匮要略》云:“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虚热上扰,肺热叶焦,而成肺痿。“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心阳亏虚,胸阳不振,寒邪凝滞,阳微阴弦,而成胸痹心痛。中焦多指脾胃病变,如《伤寒论》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本条表面上是讲伤寒误治,随证治之的经验,实际上张仲景在以误治为名,深入剖析下利的辨证论治,其中就提到温中散寒法、涩肠固脱法,可见张仲景将脾胃病变归属于中焦,大肠病变归属于下焦。这从124条、237条也可以印证,“以热在下焦……抵挡汤主之”“阳明证……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此外,下焦病变中尚包括肾阳亏虚,膀胱气化失司;小肠化物异常,大便失调;如上文提及的“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以及《金匮要略》中提到的“热在下焦者……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张仲景打通三焦,打通三焦特效药(2)

三焦功能

三焦的功能,《黄帝内经》认为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认为是:“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而张仲景虽未明确指出三焦功能,但从其所论上焦、中焦、下焦条文中,可略窥一二,如230条“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指出小柴胡汤可以通过疏利三焦,治疗气机郁滞、津液不通所致的大便不畅,“上焦得通”指的是肺宣通布散津液的功能。再如上文涉及的胸痹心痛“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体现心阳具有温通散寒,以消阴翳之功。《金匮要略》云:“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体现的是胃受纳腐熟功能失常。“理中者,理中焦”以治疗下利,体现理中汤可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治疗泄泻。至于“下焦竭,即遗溺失便”,体现下焦有固摄二便、主气化的功能,这与肾、膀胱、大小肠的功能密不可分。

张仲景打通三焦,打通三焦特效药(3)

三焦辨证

关于如何辨别三焦病变,张仲景也多有论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三焦辨证与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并非一个概念。张仲景“三焦辨证”指得是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辨别其病位属于上焦、中焦、下焦,进而判断其虚实寒热、预后轻重,如《金匮要略》云:“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这与吴鞠通讲的温病三焦辨证迥异,“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不仅体现发病的病位,也揭示了温病的一般传变规律。

张仲景打通三焦,打通三焦特效药(4)

综上,张仲景所述三焦辨证首辨病位,上焦与心肺相关,中焦与脾胃相关,下焦与大小肠、肾、膀胱相关,次辨虚实、寒热,与《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并行不悖,如“汗出而喘”麻杏甘石汤证属于太阳病的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上焦肺实热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理中丸证属于太阴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中焦脾胃虚寒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真武汤证属于少阴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下焦肾阳亏虚证。(申子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药报)

栏目热文

三黄泻心汤为什么能治疗脱发(三黄泻心汤倪海厦)

三黄泻心汤为什么能治疗脱发(三黄泻心汤倪海厦)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尤其是人体之首上的秀发,更是显示人们美貌的重要部位。一个女性,一头乌黑发亮,飘洒俊逸的头发,可以把她...

2022-11-02 23:44:33查看全文 >>

三种泻心汤各方功效(中医五种泻心汤有何不同)

三种泻心汤各方功效(中医五种泻心汤有何不同)

I导读:半夏泻心汤虽调和阴阳而功在治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虽调和阴阳而功在治呕;乌梅丸调和阴阳而功在治蛔;麻黄升麻...

2022-11-02 23:38:37查看全文 >>

半夏泻心汤的禁忌(半夏泻心汤缺点)

半夏泻心汤的禁忌(半夏泻心汤缺点)

写在前面的话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名江苏的会计师,她曾经跟我说过:“中医嘛,太好学了。”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中医就...

2022-11-02 23:25:55查看全文 >>

五种泻心汤配方及功效(倪海厦五个泻心汤图解)

五种泻心汤配方及功效(倪海厦五个泻心汤图解)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且极易复发的疾病,常常引起脾胃功能受损,患者往往是虚实夹杂、寒热互结。这类患者我们采取的治疗方法一...

2022-11-02 23:52:07查看全文 >>

半夏泻心汤标准配方(半夏泻心汤切勿乱用)

半夏泻心汤标准配方(半夏泻心汤切勿乱用)

伤寒名家田八味之徒曾荣修先生擅长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各科疾病,使用之妙不亚于麻瑞亭先生的下气汤。半夏泻心汤跟下心汤相比,有...

2022-11-02 23:08:50查看全文 >>

为什么吃附子会伤元气(吃附子后的好转反应)

为什么吃附子会伤元气(吃附子后的好转反应)

繁龍按:两个人、两件事,起点却在同一个特别的日子(元宵节),并且,都与“大毒”中药附子及某重工业城市有着重要关联,我觉得...

2022-11-02 23:37:01查看全文 >>

三个泻心汤的区别及应用

三个泻心汤的区别及应用

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

2022-11-02 23:37:56查看全文 >>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甘草泻心汤打通三焦)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甘草泻心汤打通三焦)

古代经典著作《伤寒论》,相信学中医的朋友都是知道的,其中的不少经典方剂,时至今日,仍为众医家所青睐。而《伤寒论》的原著作...

2022-11-02 23:05:34查看全文 >>

根除体寒的千古名方(根除体寒的千古名方真武汤)

根除体寒的千古名方(根除体寒的千古名方真武汤)

萌城美食,2015-07-11夏日饮一杯,告别“空调房式”体寒。温体调经,补血润肤,让面容粉嘟嘟。 红枣枸杞鸡蛋桂圆茶,...

2022-11-02 23:34:14查看全文 >>

泻心火最快捷有效的方法(降心火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泻心火最快捷有效的方法(降心火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在夏季由于天气的原因,人们会变得很烦躁,而且也十分容易上火,尤其是在三伏天的时候上火情况更是久久不能消退。其实通常来说夏...

2022-11-02 23:08:0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