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最好的高中语文学习技巧和方法(高中语文24种学习方法)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3 10:45:3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最好的高中语文学习技巧和方法,高中语文24种学习方法(1)

环境描写的方法

1. 修辞手法

2.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3. 多角度描写(听觉、视觉、嗅觉、远近、高低)

4. 从心里感觉出发来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景物特征等

2.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 渲染气氛

4. 烘托人物形象、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

5. 推动情节发展

6. 深化作品主题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题顺序:

①开端……

②发展……

③高潮……

④结局……

小说中的作用题常用答题方法

1. 制造悬念,埋下伏笔

2. 巧妙地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

3. 推动情节的发展

4. 増添情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小说的结尾

1.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尾

a. 从结构安排上看,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b. 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c. 从内容安排上看,总结、深化、提升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

a.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b. 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c.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结尾

a. 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耐人寻味

b. 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 慰、愉悦之感

c. 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好处: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细节描写作用

1. 具体、生动、鲜明的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凸显人物个性)

2. 凸现作品的主题

3. 展示故事情节

4. 増强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触动读者心弦)

人称(人物形象)作用題

1.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2.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増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3. [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情节作用题

1.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 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5. 刻画人物性格

6. 照应前文

7. 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某句(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升华感情,深化主题(记叙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议论 文、记叙类文、小说)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某联描写…的景象有何作用

1. 描述美景(用自己的话)

2. 营造…的氛围

3. 表达诗人的情感

古代战争的特点

肃穆、悲壮、激烈…质朴

1.修辞手法:比喩、夸张、比拟、对偶、 象征、联想、借代、反问、设问、排比、反复

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虚实结

3.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4.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1.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

小说中人称(人物形象)作用

1. 人称本身的作用

2. 形成对比(对照)

3. 线索作用

4. 衬托、烘托人物形象或某种心理作用

5. 揭示主题作用

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1.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 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结构作用答题样式

使用的方法 内容 术语(写几点,一般着分值)环境的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 暗示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或风土人情),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3.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4.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情节、转换情节、暗示情节的结束等)

5.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6.揭示或深化主旨

结构作用题

1. 过渡(承上启下、衔接自然)

2. 设置悬念、铺垫(埋下伏笔)

3. 深化主题、点题,

4. 照应(照应前文、后文)

5. 统领全文、总结上文

6.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结尾)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总结上文,领起下文 概括并深华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7. 开头:统领全文, 承上启下. 照应前文, 悬念:引人入胜,为下文埋作铺垫

8.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上文、领起下文

9. 结尾:总结前文、卒章显志、概括并升华主题、耐人寻味、耐人深思

10. 伏笔:悬念、引人入胜、为下文做铺垫

词语作用

1. 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含色彩性、 音乐性等,叠词具有音节美的作用

2. 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3. 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 表意的精确、严密方面的作用

4. 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段)中的地位和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的结 构作用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対应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栏目热文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七个简单的技巧(高中语文十种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七个简单的技巧(高中语文十种学习方法)

2021年结束了,作为一个从教23年的高中语文老师,我把这一年的语文学习方法总结一下。2021年语文学习方法2021年,...

2022-11-03 10:24:55查看全文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全套(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全套(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中语文中的考试题来看,现代文阅读所占的分值比例越来越大,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并且难度也在逐年提高,...

2022-11-03 10:56:39查看全文 >>

高中语文解题技巧归纳(高中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及模板)

高中语文解题技巧归纳(高中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及模板)

去年和一个衡中语文老师探讨过一些语文的考试提分心得!她说高中语文,其实很难高分,但是也并不是难!她班里的语文很多都是能够...

2022-11-03 10:24:40查看全文 >>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班主任坦言:高中语文阅读就教这份“答题套路”,学生一分不扣阅读理解这类题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高考结束,都是被作为...

2022-11-03 10:59:43查看全文 >>

高中语文辅导书(语文有必要买教辅吗)

高中语文辅导书(语文有必要买教辅吗)

教辅书,顾名思义,就是对教学、教材具有辅助作用的书籍。所以,大家在使用教辅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大仙儿会给大家推荐一...

2022-11-03 10:47:29查看全文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中语文知识清单和基础知识手册)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中语文知识清单和基础知识手册)

高一语文是整个高中的基础关键!这些高一到高三语文常见常考的基础知识积累,务必要积累汇总多看!语文很简单,积累是关键!从高...

2022-11-03 10:24:40查看全文 >>

高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高中语文常识积累大全)

高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高中语文常识积累大全)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总结,高中三年都用得上!更多初中、高中知识,可以在物理大师app中查看,获取哦~等一个一键三连~[奋...

2022-11-03 11:03:34查看全文 >>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中生必背诗100首)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中生必背诗100首)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这里是高考知识屋高中要求大家要背诵的古诗词特别多,不知道有没有一些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把课后要求的全...

2022-11-03 10:19:46查看全文 >>

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区别)

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区别)

昨天,我给大家整理分析了关于初升高阶段做好的衔接工作,可以让同学们进入高一以后,更快速地融入高中学习节奏。那么今天这期文...

2022-11-03 10:27:06查看全文 >>

语文背熟48个公式高中(高中语文背熟48个公式)

语文背熟48个公式高中(高中语文背熟48个公式)

刚刚考完高考语文,下午高考数学,考前可以温习一下这些公式。不高考的你看看还记得多少?(品数学)来源: 新闻晨报,...

2022-11-03 10:21:0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