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支付方便,出门忘带钱包不要紧,有手机有网络就能搞定。”
随着移动支付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普及,购物、吃饭用手机支付,现在已是寻常事。大到商场、超市,小到街边的小摊位,可以说有消费的地方就有移动支付,就连银行的柜员机也可以用手机扫一扫进行存取款。不知不觉间,我们似乎已经离不开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今天上午,一则#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名,相关消息也开始疯狂刷屏网络。截至目前,这个话题已经有超过1.7亿阅读量,超过8500条相关微博,可见移动支付在网友心中的重要性。
习惯了扫码付款的小伙伴,看到刷屏的消息,难免会有些惊慌。先不要着急,根据小雷查阅发现,这一消息实际上源于央行在10月13日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不远的未来,路边的水果摊、街边的小商店张贴的收款码还能否使用?用户付款行为又是否会受到影响?
条码支付,有了新规定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登上微博热搜的“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这条消息,存在着明显的事实错误。换言之,很多消费者和小微商户担心的“移动支付被禁”本质上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伪命题,各位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中国人民银行在10月13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中,针对收款条码提出两项针对性要求:首先,对于个人或特约商户等收款人生成的,用于付款人识读并发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条码,应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防范收款条码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违法违规活动。
这条要求很好理解,例如菜市场摊主、小商店老板、快餐店老板和街边卖煎饼果子的阿姨,这类具备“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原则上不能继续使用个人收款码进行交易,需要通过持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微信、支付宝)成为特约商户,生成新的经营用收款码,替换掉原来的个人二维码后,才可以正常进行交易活动。
此外,《通知》还对远程非面对面收款进行了说明。对于银行、支付机构为收款人生成的个人收款条码,应该明确条码有效期、同一个人的收款条码数量、收款笔数和金额等要求,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个人静态收款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换言之,以往小微商贩普遍会把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打印出来,贴在店内供消费者扫码支付,这种做法日后也会受到严格限制。根据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一些具备特殊需求的用户,依然可以通过相应支付机构成为“白名单”用户,但是对于小微商贩,或许还是注册经营用收款码更加实际。
对消费者来说,不管商家用的是自己打印的个人收款码,还是向支付机构申请的经营用收款码,实际使用体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换言之,本次《通知》对用户的付款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乱象太多,需要重拳出击近年来,移动支付正在飞速普及,个人收款码也因此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一方面,入门门槛极低的个人收款码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化支付需求,提高了小微经济、地摊经济的资金收付效率。另一方面,严重缺乏监管的个人收款码也存在着不少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