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七年级动点问题解题类型归纳(七年级上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6 00:40:4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初一动点问题,数轴上动点问题,一般出现在压轴题。结合了初一的数轴,绝对值,方程等知识。虽然七年级课本上没有这种动点的内容,但是小学已经学过行程问题,所以此类问题虽难,但并不超纲!

重点:分类讨论!中点公式!绝对值与方程!

文章来源 公众号:初中数学题

精选题 01

已知数轴上两点A. 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一个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当PA PB=5时,x的值是( )。

知识点:

数轴上两点距离,分类讨论,绝对值方程

思路分析:

最基本的思路是下面两种

方法一:简单暴力,直接利用PA PB=5列绝对值方程

|x 1| |x-3|=5,然后解绝对值方程即可。

方法二:分类讨论后,利用PA PB=5列方程求解

  • x<-1时,(-1-x) (3-x)=5
  • -1≤x≤3时,PA PB=4,不可能等于5
  • 3<x时,(x 1) (x-3)=5

错题对策:

以上两种方法必须熟练掌握

方法一不会,参照(绝对值的非负性,去绝对值符号(根据定义、零点分段))

方法二不会,加强分类讨论练习

分类讨论思想非常重要,题目非常多且比较常见,本篇不再赘述。

精选题 02

三个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20,-10,10。如果A,B向正方向运动,C向负方向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是3单位/秒,1单位/秒,2单位/秒,三个点同时出发( )秒后点C是AB的中点。

知识点:

数轴上两点的中点公式

思路分析:

直接根据中点公式列方程。

如果点A,B在数轴上的值是a,b,那么AB的中点代表的数是(a b)/2

设时间是t秒。则A:-20 3t,B:-10 t,C:10-2t

有方程 (-20 3t-10 t)/2=10-2t

如果此时还在考虑“是不是还有其它情况”,说明对中点公式并不理解!

错题对策:

明确:应用中点公式是不需要分类讨论的!

参照中点公式推导方法(数轴上两点距离公式(绝对值几何意义),中点公式)

精选题 03

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8、6,如果A以2单位/秒向正方向运动,讨论下列情况:

(1)如果点B同时以4单位/秒向负方向运动,几秒后AB的中点是1。

(2)如果点B同时以2单位/秒向负方向运动,几秒后AB的中点是-1。

(3)如果点B同时以2单位/秒向负方向运动,几秒后AB的中点是-3。

知识点:

中点公式,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判定

思路分析:

直接根据中点公式列方程。设出发后的时间为t秒,则动点A对应-8 2t。

(1)动点B对应6-4t

方程 (-8 2t 6-4t)/2=1,解得t=-2

由于t<0,所以运动多长时间AB中点也不能是1。

※-2的意义可以理解为(A,B两点与题目的反方向运动2秒)

(2)动点B对应6-2t

方程 (-8 2t 6-2t)/2=-1,化简得0t=0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判定,方程有无数解。

即运动后任何时刻,AB中点都是-1。

(3)动点B对应6-2t

方程 (-8 2t 6-2t)/2=-3,化简得0t=-4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判定,方程无解。

即运动后任何时刻,AB中点都不可能是-3。

错题对策: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判定(认识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判定(唯一解,无数解,无解))

精选题 04

如图,数轴上有线段AB=8(单位长度),CD=12(单位长度),线段AB以6单位/秒,CD以2单位/秒同时向右运动,那么从点B与点C重合到点A与点D重合经过多少秒。

七年级动点问题解题类型归纳,七年级上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1)

知识点:

动线段,追及问题

思路分析:

动线段问题中,线段长度不变。属于追及问题,利用公式: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追及路程:AB CD=20,速度差:6-2=4(单位/秒),所以时间是20÷4=5(秒)

错题对策:

可以复习一下基本的行程问题:相遇,追及,环形跑道(行程问题的总结)

精选题 05

一条笔直的公路连接着城市N和5个村庄A、B、C、D、E(距离N的距离分别是20千米,30千米,40千米,50千米,90千米)。汽车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N出发沿射线NE行驶,那么多少小时后汽车到5个村庄的距离和最短。

七年级动点问题解题类型归纳,七年级上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2)

知识点:

绝对值和的最小值

思路分析:

即在射线上找一点P,使PA PB PC PD PE值最小

由于5是奇数,所以当P在正中间的C点时,上面的距离和最小。答案是40÷20=2(小时)

如果把N看作数轴的原点,A、B、C、D、E代表的数分别是20、30、40、50、90。那么相当于求下面式子的最小值

|x-20| |x-30| |x-40| |x-50| |x-90|

错题对策:

不理解上面的知识点,可以参照(到直线上所有点距离和最小的点,绝对值和的最小值)

精选题 06

如图,AC=4AB,点P是射线AC上一点,且点P在点C右侧,如果3AP-3BP=2CP ,求PC/AC的值。

七年级动点问题解题类型归纳,七年级上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3)

知识点:

求数量关系,列方程技巧

思路分析:

以PC、AC这两个量为未知数列方程,虽然只有一个方程不能求出PC与AC的具体值,但是可以推出这两个量的关系。

简单起见,设PC=m,AC=n,把其它量都用m和n表示,根据题中给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AP=m n,BP=AP-AB=m n-n/4=m 3n/4

有方程 3(m n)-3(m 3n/4)=2m

化简得到3n/4=2m,所以m/n=3/8

错题对策:

加强方程的练习(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它的量)

谢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关注:初中数学题

栏目热文

蜗牛和蛞蝓有什么关系(蜗牛和蛞蝓的进化关系)

蜗牛和蛞蝓有什么关系(蜗牛和蛞蝓的进化关系)

对于养花的人来说,鼻涕虫(蛞蝓)和蜗牛非常讨厌,就是专门吃植物的,这些蜗牛和鼻涕虫每天都会吃下比自己身体重几倍的植物,还...

2022-11-06 01:09:14查看全文 >>

蜗牛和鼻涕虫区别(蜗牛放大10000倍有多恐怖)

蜗牛和鼻涕虫区别(蜗牛放大10000倍有多恐怖)

怎么防止蛞蝓(鼻涕虫)和蜗牛祸害你院子里的植物呢?它们看起来很人畜无害,但却会把你的植物叶子吃光光,而且很难摆脱,很容易...

2022-11-06 01:08:02查看全文 >>

蜗牛和蛞蝓的关系(蜗牛和蛞蝓的进化关系)

蜗牛和蛞蝓的关系(蜗牛和蛞蝓的进化关系)

如果你家里养一些叶子娇嫩的植物,那么就很容易招惹蜗牛和鼻涕虫(蛞蝓),它们都十分喜欢吃一些鲜嫩的薄叶,除了直接买药防治,...

2022-11-06 00:53:18查看全文 >>

蜗牛和蛞蝓哪种有营养(蛞蝓和蜗牛有什么关系)

蜗牛和蛞蝓哪种有营养(蛞蝓和蜗牛有什么关系)

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

2022-11-06 00:49:48查看全文 >>

如何区分蛞蝓和蜗牛(蜗牛和蛞蝓的识别特征)

如何区分蛞蝓和蜗牛(蜗牛和蛞蝓的识别特征)

怎么防止蛞蝓(鼻涕虫)和蜗牛祸害你院子里的植物呢?它们看起来很人畜无害,但却会把你的植物叶子吃光光,而且很难摆脱,很容易...

2022-11-06 01:09:33查看全文 >>

七年级下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初一动点问题解题口诀及答案)

七年级下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初一动点问题解题口诀及答案)

方法一:数形结合法(偏小学) 优点:快,计算量简单,为七年级的线段动点打实基础 缺点:需要有一定的几何功底,多个动点题中...

2022-11-06 00:59:20查看全文 >>

七年级动点问题解题归纳(七年级上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七年级动点问题解题归纳(七年级上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全等三角形动点问题,已知△ABC≌△DEF,对应关系确定,一般只有一种情况,但是如果动点在多条线段上运动时,也会出现多种...

2022-11-06 00:39:36查看全文 >>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七年级(七年级动点问题解题类型归纳)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七年级(七年级动点问题解题类型归纳)

动点问题是贯穿整个中学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在每个学期,动点问题的考察背景也随之变化,在三角形、四边形、一次函数、二次...

2022-11-06 00:33:44查看全文 >>

七年级动点角度问题解题技巧(八年级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

七年级动点角度问题解题技巧(八年级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

专题分析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

2022-11-06 00:51:2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