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超过举证期间还能提出新证据吗(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可否拒绝举证)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6 13:03:2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超过举证期间还能提出新证据吗,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可否拒绝举证(1)

本期话题:#逾期举证的处理#

证据是法官依法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法律及司法解释对于举证期限、如何举证等作出了详尽规定。一般而言,当事人应当积极、及时举证,但基于种种原因,也会出现逾期举证的情况。什么是逾期举证?逾期举证理由、过错应如何判断?针对逾期举证的不同情形应当做何处理?

本期,我们邀请到上海法院“十佳青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潘静波。他在梳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一审和二审的审判经验,带我们深入认识逾期举证。

超过举证期间还能提出新证据吗,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可否拒绝举证(2)

潘静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现任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曾获评上海高院直属机关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法院“十佳青年”等。主审案件入选最高法院涉互联网典型案例、上海法院十大典型案例、上海法院参考性案例等。

逾期举证,是指当事人超出举证期限提交证据,在一审和二审程序中均会发生。比起当事人及时举证,逾期举证在判断和处理上都更具复杂性。

超过举证期间还能提出新证据吗,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可否拒绝举证(3)

逾期举证的判断

有期限才会产生逾期问题,逾期举证的“期”指的是举证期限。设置举证期限,是为了将当事人举证的时间、频率限定在合理范围内,让诉讼不因完全不可预期的举证情况而陷入拖沓、反复之中,也避免对另一方当事人造成“证据突袭”。举证期限是促进案件集中审理,提升诉讼效率,保障程序公正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民事诉讼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应有之义。

认识、处理逾期举证的第一步是明确举证期限,只有让当事人在有准备、有预期的情况下充分举证,对逾期举证的处理才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举证期限并非某一固定期限,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确定举证期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的时间。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即案件立案受理后至开庭审理前的时间。

2.确定的主体。举证期限可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但后者必须经人民法院准许。

3.期限的长短。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少于15日,简易程序不超过15日,小额诉讼程序不超过7日;二审案件不少于10日。由当事人协商的,可协商具体期限后经人民法院准许。如果人民法院通过组织证据交换进行审理前准备的,证据交换之日举证期限届满。

4.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期限内举证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延长。至于何为确有困难,我们要根据当事人的取证能力、证据获取的难易程度、第一次举证期限的时间长短等情况综合认定。比如,当事人年龄较大,无相应诉讼代理人,因需提交多份证人证言及银行交易明细材料,要往返多个证人住所及银行,其认为此前协商确定的7日举证时限过短并申请延长,我们据此可以认定其存在困难而考虑延长。

5.再次确定举证期限。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1条

确定好举证期限后,当事人超过举证期限届满之日提供证据即可判定为逾期举证。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但如果开庭前已经明确举证期限或者已经有过证据交换,当庭再行提交证据,亦应属于逾期举证。

逾期举证在二审程序中的判断规则与一审程序并无二致,二审程序中的逾期举证主要可概括为两种情形:

1.一审程序中已经产生(发现或取得)的证据材料,当时能提交而不予提交,再于二审中提交,即便在二审的举证期限内,也应属于逾期举证。

2.一审程序结束后新产生(发现或取得)的证据材料,在二审的举证期限内提交,不属于二审中的逾期举证;未在二审的举证期限内提交,则属于二审中的逾期举证。

超过举证期间还能提出新证据吗,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可否拒绝举证(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未经质证的证据可以作为新证据吗(法庭未经质证的证据记录)

未经质证的证据可以作为新证据吗(法庭未经质证的证据记录)

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

2022-11-06 12:46:34查看全文 >>

在举证期限内如何理解新证据问题(举证期限届满后如何提出证据)

在举证期限内如何理解新证据问题(举证期限届满后如何提出证据)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二审判决经宣判或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法院生...

2022-11-06 12:42:10查看全文 >>

有新证据证明生效判决错误怎么办(生效判决书可作证据吗)

有新证据证明生效判决错误怎么办(生效判决书可作证据吗)

大家好,我是哲瑞斯。我国施行的是三级两审终审制,即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一般案件经历两个审级便可以生效,如果一审...

2022-11-06 12:30:09查看全文 >>

证据超过举证期怎么处理(举证期间怎么交证据)

证据超过举证期怎么处理(举证期间怎么交证据)

法院对于当事人超过举证期限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未予准许的 ,是否严重违反法定程序【裁判要旨】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117条...

2022-11-06 12:54:32查看全文 >>

过了举证期发现新的证据(举证期怎么看对方证据)

过了举证期发现新的证据(举证期怎么看对方证据)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有权利也有责任就自己的主张向法院提交证据。那么,当事人随时都可以举证吗?非也。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

2022-11-06 13:04:55查看全文 >>

超过审理期限怎么解决(案件审理时间超过审理期限后果)

超过审理期限怎么解决(案件审理时间超过审理期限后果)

终结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中,由于出现了某种特殊情形,使执行程序无法或无需继续进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终结执行的权利只能由人...

2022-11-06 12:54:43查看全文 >>

证据在开庭前提交的法律规定(原告开庭前还可以提交证据吗)

证据在开庭前提交的法律规定(原告开庭前还可以提交证据吗)

民事案件的举证技巧与注意事项一、 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即当事人应当对自己主张的事实加以证...

2022-11-06 12:58:04查看全文 >>

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必须给原告吗

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必须给原告吗

审判中询问专家辅助人的意见属于证据种类的哪一种?答:《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了八种证据种类,审判实践中对于专家...

2022-11-06 12:42:30查看全文 >>

证据的举证法律规定(证据新规无需举证情形)

证据的举证法律规定(证据新规无需举证情形)

来源:法务之家转自:山东高法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

2022-11-06 12:41:19查看全文 >>

发现新证据的诉讼时效(二审诉讼时效新证据的案例)

发现新证据的诉讼时效(二审诉讼时效新证据的案例)

再审是指当事人对已经生效了的判决,提出异议的一种行为。申请再审后,需要提交新的证据,证明新的论证。 《民事诉讼法》第二...

2022-11-06 12:37:1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