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毕节七星关发展变化(毕节七星关区建成区面积)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4 02:15:4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过去五年,七星关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实现“十三五”顺利收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画上圆满句号,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成果。七星关区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在磅礴乌蒙生动镌刻了中国减贫奇迹贵州精彩篇章的七星关实践。

毕节七星关发展变化,毕节七星关区建成区面积(1)

七星关区南部新区 (郑德松 摄)

这是一组提振信心的数据。七星关区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七,持续领跑全市。

这是一张群众满意的答卷。七星关区民生重点支出累计24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万余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这一个个丰硕的成果,在七星关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七星关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百业兴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现在我们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每天从基地发往上海的蔬菜有1万多公斤。”走进七星关区朱昌镇小屯社区农业科技示范园,60余个大棚鳞次栉比,看着大棚里绿意盎然的好光景,园区经理王守明喜上眉梢。

该项目于2020年4月开始建设,用地33万平方米,温室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种植有黄瓜、无藤瓜、西红柿、辣椒等8个品种,因采用第八代冬暖式大棚,蔬菜产量提高了数倍。

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促进了小屯社区的变化,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

毕节七星关发展变化,毕节七星关区建成区面积(2)

七星关经济开发区的生产企业 (黎巽僎 摄 )

小屯社区的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地方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产业”。

为了做好产业发展,七星关区做了很多努力。

——引进广药集团、越秀集团、新希望集团等优强企业入驻,建成4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9个现代化规模蛋鸡养殖场,成功打造“优选毕货”毕节名优农特产品交易平台。在产业的加持下,七星关区农业产值净增54亿元。同时,又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推出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毕节刺梨、毕节椪柑、毕节白萝卜、毕节白蒜等一批绿色健康、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让毕节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远销国内外。

——在经济开发区布局形成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特色食品加工、光电电子等产业集群,园区土地产值每亩提升到305万元,规模工业产值达到165亿元。

——转型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净增129亿元、年均增长14.7%;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全面建成,省级农商联动示范县创建成功;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

一池春水浇灌百业兴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七星关区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光”的转变。

脱贫攻坚 奔向幸福新生活

搬新家、住新房,是周巧期待已久的生活。

周巧原本是大银镇人,由于丈夫早逝,她独自挑起照顾四个孩子的担子,过得很辛苦。

2018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周巧一家人搬到了柏杨林街道。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周巧成为一名社区文化志愿者,负责管理文艺队和图书室。

“现在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能在家照顾孩子,还可以服务社区,我感觉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对于这份工作,周巧十分欢喜。

周巧的新生活,是七星关区易地搬迁户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柏杨林街道共安置搬迁群众2.9万人,就业率达92%。

五年来,七星关区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的要求,通过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等措施,实现“输血”又“造血”,让5.4万群众搬出深山、住进城镇,过上有滋有味的新生活,“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

毕节七星关发展变化,毕节七星关区建成区面积(3)

易地搬迁群众在柏杨林安置点散步 (陈曦 摄)

近年来,七星关区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城乡融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配置,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七星关-大方同城化建设有序推进,新建、改建城市道路84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4%。完成棚户区改造5万余户,建成安置房项目27个,获全省住房保障示范县称号。建成同心城市公园、德溪公园、南山公园、青年公园和天河广场等大型公共休闲场所,新增城区公园绿地面积252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5000多个,建成农贸市场11个、人行天桥2座、公厕135个。新增燃气管道44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738个小城镇“8 X”项目完成建设,新增小城镇面积约10平方公里。建成夹岩水库、龙官桥水库、双河口水库、野角水库、普宜水库。13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建设完成,农村通电率达100%。建成4G、5G基站共5900个,行政村4G网络、主城区5G网络实现全覆盖。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长春堡镇干堰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生机镇镰刀湾村、何官屯镇新华村等18个村获全省村规民约示范村。

如今,七星关区大地上一个个富有活力的小城镇拔地而起,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不断提升七星关区的“颜值”与“气质”,让七星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足音铿锵有力。

同时,七星关区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市,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大道如虹 立*通网络全面形成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以前毕节就巴掌大的地方,县城仅有9000余户人家。交通也落后,下乡进城全靠两条腿。如果接到会议通知,只有连夜从乡镇跑到城区,50多公里的路,一跑就要一整晚。”90岁的南下退休老干部李汉山说。

时光荏苒,如今李汉山站在自家窗户前远眺,四通八达的公路长虹横卧,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这片土地早已从“双脚丈量”变成了“高速时代”。

交通发展的巨大变迁,让七星关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1年贵毕高等级公路通车;2012年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段正式通车;2013年毕节飞雄机场通航;2019年成贵高铁投用运营……一道道通途,是七星关区阔步迈进立*通新时代的证明。

毕节七星关发展变化,毕节七星关区建成区面积(4)

厦蓉高速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段 (陈曦 摄)

厦蓉、杭瑞、毕威、毕镇等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与成贵高铁织网穿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10公里,大大缩短了七星关区与各大城市之间的距离,打通了七星关区发展的“大动脉”;由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组合“铁公机”,构筑起“大道通衢联八方”的交通格局,飞雄机场直飞21个城市、通达134个城市,拉开了城市外联内通的交通骨架。

在城市交通四通八达的基础上,七星关区狠抓县乡公路改造、大中修、灾毁恢复重建等工程,实施通村油路(水泥路)、通组路、公路建设,完善交通的“毛细血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补齐农村公路的断头路和连接线短板。目前,建成通村通组路4300多公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运,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七星关区不断强化客运站场和客运班线管理,合理布局客运班线与高铁、飞机相融合的运营线路,保障道路运输秩序、客运市场和“村村通”客运稳定;根据城区路网建设及群众出行情况,及时新增线路或调整线路,不断优化城市公交网络;并结合高铁站和机场站情况,及时做好公交与长途客运交通的无缝对接,调整公交班次密度,调整发车或延迟收班时间,提升公共客运服务。

如今,七星关区的交通“大动脉”和“毛细血管”高效联通,内外相连、快速便捷的立*通网络全面形成。

厚植民生 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黑屋子,土台子,摞起砖来当凳子,上面坐着脏孩子。”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七星关区(原毕节县)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

43年过去了,校园由小变大、由旧变新,校舍由窄变宽、由暗变亮,处处勾勒出七星关区教育发展的生动画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七星关区教育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实施,新改扩建公办学校142所、新增学位7万余个;新改扩建幼儿园322所、增加学位2万余个;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区职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中学。

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七星关区坚持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的问题,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毕节七星关发展变化,毕节七星关区建成区面积(5)

层台镇牛场村刺梨获得丰收 (周照人 摄)

——村村都有卫生室和合格村医,资助贫困学生62万余人次,改造农村危房1.8万余户,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贫困群众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

——区肿瘤微创中心,区疾控中心建成投用;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全面完成,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综合试点不断拓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功,乡镇街道卫生院中医馆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发放城乡低保、各类保障资金17亿元,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养老服务改革不断深化,集中供养率上升到70%。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促进2万余名劳动力就业、创业。

——“法治毕节”创建圆满完成,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深入推进,未成年保护“七长双线九平台”工作机制获得成效,在全市推广“公道评说”机制。

五年过往,历史长河终将留下奋斗者的足迹;未来已至,七星关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创美好明天、书写壮丽新篇。

来源:毕节日报融媒体中心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编辑:蒲艳梅 责编:王 韵

编审:谭 虎 监制:施 毅

栏目热文

毕节为什么叫七星关区(为什么毕节只有一个区)

毕节为什么叫七星关区(为什么毕节只有一个区)

毕节市毕节城区夜景 郑林华汉唐为彝族“比跻”系世居地,彝族多以彝名称其地。一种说法是“比跻”年久讹用汉语音写作现名。另一...

2022-11-14 01:43:26查看全文 >>

毕节七星关有什么发展(毕节七星关区各乡镇人口排名)

毕节七星关有什么发展(毕节七星关区各乡镇人口排名)

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十年来,七星关区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

2022-11-14 02:05:21查看全文 >>

毕节七星关是县还是镇(毕节各镇分布图)

毕节七星关是县还是镇(毕节各镇分布图)

新华社贵阳9月16日电 题:乌蒙潮涌——国家反贫困试验区毕节的十年蝶变新华社记者这里曾处于中国“贫困的锅底”,近10年以...

2022-11-14 02:09:48查看全文 >>

毕节的七星关是原来的哪个县(毕节七星关区53个乡镇有哪些)

毕节的七星关是原来的哪个县(毕节七星关区53个乡镇有哪些)

2021年12月28日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成功下闸蓄水意味着水源大坝枢纽全面建设完成今天记者用镜头记录下夹岩水库...

2022-11-14 01:59:06查看全文 >>

毕节为什么会有七星关区(毕节七星关区属于什么风险区最新)

毕节为什么会有七星关区(毕节七星关区属于什么风险区最新)

七星关区:城区一角先说说“七星关”是有历史的  七星关是贵州名关之一,遗址位于市区45公里的六冲河畔处,河谷两岸,峭壁如...

2022-11-14 02:17:51查看全文 >>

毕节七星关有什么发展的(毕节七星关区哪一块发展潜力最大)

毕节七星关有什么发展的(毕节七星关区哪一块发展潜力最大)

近年来,七星关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立足产业办工业、招商引资兴工业、开发资源强工业”的思路,全力实施重...

2022-11-14 02:19:56查看全文 >>

毕节为什么称毕节地区(毕节市为什么叫做毕节地区)

毕节为什么称毕节地区(毕节市为什么叫做毕节地区)

毕节市概况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乌蒙山腹地,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辖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金沙...

2022-11-14 02:04:03查看全文 >>

毕节和七星关区有什么区别(毕节七星关区近几年的变化对比图)

毕节和七星关区有什么区别(毕节七星关区近几年的变化对比图)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 遵义市 ,南连 安顺市 、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 昭通市...

2022-11-14 02:19:26查看全文 >>

七星关是毕节的东部还是西部(贵州毕节七星关经济程度怎么样)

七星关是毕节的东部还是西部(贵州毕节七星关经济程度怎么样)

七星关区是贵州省毕节市辖区,毕节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运输物流中心,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七星关区因贵...

2022-11-14 01:34:17查看全文 >>

毕节为什么叫七星关(七星关区是毕节的中心吗)

毕节为什么叫七星关(七星关区是毕节的中心吗)

在毕节有一种卖力叫攒劲有一种造型叫款式有一种溺爱叫惯食有一种吵闹叫板命有一种肉食叫嘎嘎有一种米饭叫莽莽有一种浪漫叫A—Z...

2022-11-14 02:05:3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