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佛教的法和相的区别(佛教的六种特征)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4 21:55:1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佛学讲“相”,儒家讲“天理”,西方哲学讲“理念”,他们到底在讲什么?今天我们来聊聊。大家好,前面我们介绍了一系列欧洲中世纪哲学家:波爱修、洛色林、安瑟尔谟和阿伯拉尔、托马斯·阿奎那,以及奥卡姆。奥卡姆是中世纪最后一批哲学家,也是著名的唯名论者。唯名论的基本主张是“共相”只是一个名称,一种声音,共相并不具有实在性,只承认个别具体事物和直观现象的实在性。奥卡姆的唯名论思想,其实为后来英国经验主义的出现,奠定的思想基础。

佛教的法和相的区别,佛教的六种特征(1)

以上是对我们前面内容的简单小结,今天这期内容,来聊聊东西方思想中,对于“共相”问题的思考。在西方,从柏拉图的理念到唯名论的共相,其本质是对抽象思维、概念、观念、意识的关注,而在中国古代,也有名家提出的“白马非马”,“离坚白”,以及儒家和墨家的“名实之辩”,当然,还有佛学思想中的“四相说”等等。它们关注的侧重点虽然略有差异,但是其实从根本上说,都是关于实在和观念、本质和现象思考。

首先,我们来谈谈关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名实之争”,其中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关于名与实的分歧。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里的“名”不是名声名誉,而是指“仁和义”,或者说一种先天的规则,孔孟时期的经典儒家,是以“仁义”为核心构建的,这种“仁义”,到宋明时期的儒家,成为了“天理”,天理就是一种先天的理念、规则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所以是“天理”。

佛教的法和相的区别,佛教的六种特征(2)

儒家的“天理”和“共相”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天理更强调万物构成和运行的先天规律和法则,而共相则更强调具体事物之间的共性,共同特征,或者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和命名。但其实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它们关注的都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理念、形式、规则、概念或观念。从唯名和唯实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中的“天理”是具有实在性,天理是真实客观存在的。

而和儒家思想相反,墨家思想则明确反正儒家的这种“重名而轻实”的观点,墨家的思想具有典型的唯物主义色彩,墨子最先提出了“名必须符实”的观点。墨子在《贵义》篇中提出了“取实予名”的观点。

佛教的法和相的区别,佛教的六种特征(3)

墨子说:“现在有一个盲人说:‘银是白的,黔是黑的。’即使是眼睛明亮的人也不能更改它。但是把白的和黑的东西放在一块儿,让盲人分辨,他就不能知道了。所以墨子说:盲人不知道白黑,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白黑的名称,而是因为他无法选择。墨子意思是说,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做基础的抽象概念,不能算真正的认识,知道了也没有用,没办法做出实践的选择,所以,墨子认为:名是由实决定的,只是事物的名称,“取实予名”。

墨子在《大取》篇中,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圣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考察“名实”,有名不一定有实,有实也不一定有名。如果一块石头是白的,把这块石头打碎了,它的每一块都是白色的,白都一样的。但是一快石头很大,我们把他打碎了。它的“大”就和之前的”大石头”不同了。因为大石头之中还有大小的区别。石头的大小都是只是一个名称,用形貌来命名的概念,我们必须要知道概念反应的对象是什么,才能了解它。

所以,在墨子看来,“名”就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给予的名称,而名称对应的事物或者对象才是根本,这是墨子的“取实予名”,墨子也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家。

佛教的法和相的区别,佛教的六种特征(4)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佛家思想中,关于“性和相”的思想观点。“相”是一个佛学用语,表示主观的想法、观念、概念,也有现象的意思。比如《金刚经》中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里的“我相”就是我的观念,人相就是人的观念,众生相就像普通大众的观念,另外,“相”在佛学中也是人对外界的主观认识,以及我们经验到的世界和现象的意思。和“相”对应的就是“性”,也就是事物的本性和本质。

佛家强调不执着于相,才能接近事物的本质。佛教思想认为一切的“相”都有主观性,一切主观的“相”都是虚妄和不真实的,当然,“相”在佛家思想中还有很丰富的内涵。总之,在佛家思想中,“相”只是事物的表象,只是我们对世界的主观认识,从这个角度理解,佛家思想其实否定了“相”的客观性和实在性。

佛教的法和相的区别,佛教的六种特征(5)

好了,我们来小结一下,从柏拉图的“理念”,儒家的“天理”,再到佛家中的“相”,虽然他们阐述的角度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在讨论实在和观念,现象和本质,形式和本体,名和实之间的不同。在这些观点中,你比较认同哪家的思想和观点呢?可以在评论区谈谈你的想法。

栏目热文

佛教福喜是什么意思(佛家的随喜是什么意思)

佛教福喜是什么意思(佛家的随喜是什么意思)

【前言】农历二月十五,是释迦牟尼涅槃日,他和如来佛祖是同一个人吗?看看涨知识了吧!马上就到二月十五了,对佛教来说,是非常...

2022-11-14 21:56:43查看全文 >>

佛教的法性是指什么(佛教中怎样解释觉性)

佛教的法性是指什么(佛教中怎样解释觉性)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佛性(佛教解释) 佛性,佛教术语,是指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

2022-11-14 22:08:00查看全文 >>

佛教中的瑞相是什么(佛教中的三十二相是什么)

佛教中的瑞相是什么(佛教中的三十二相是什么)

九华山为何成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赵汗青九华佛山,天开神秀;地藏垂迹,声名远扬。九华山寺庙最多,僧人最多,真身菩萨最多(现有...

2022-11-14 21:53:43查看全文 >>

佛教中三喜(佛教中的四喜是指什么)

佛教中三喜(佛教中的四喜是指什么)

近年来随着日本游的升温,汉方药日益受到中国游客的热捧。多数国人迷信汉方药部分原因是将其误以为是中药。然而,汉方医学作为日...

2022-11-14 21:40:08查看全文 >>

佛教法喜什么意思(体验法喜的人有多少)

佛教法喜什么意思(体验法喜的人有多少)

文/一心生活中,无人不想感受到喜悦,但实际情况是,不少人常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感叹。何以至此?今日,朋友圈友人妙心发文...

2022-11-14 22:10:23查看全文 >>

佛教名词三喜(中国佛教名词大全)

佛教名词三喜(中国佛教名词大全)

文:马浩亮“二十四史”代表了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成就,在这些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的皇皇巨著中,不仅有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

2022-11-14 21:55:24查看全文 >>

佛教的瑞相是什么(佛教的颜色有哪些)

佛教的瑞相是什么(佛教的颜色有哪些)

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可以说莲花就是佛的象征。■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

2022-11-14 21:54:24查看全文 >>

佛教的四大福(佛教中的四大好事)

佛教的四大福(佛教中的四大好事)

01改脾气是关键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一起来,就火烧功德林,前功尽弃!只要嗔恨不改,就决定不能往生净土。我...

2022-11-14 22:19:46查看全文 >>

白僵蚕的美白祛斑功效(张仲景祛斑最快的方子)

白僵蚕的美白祛斑功效(张仲景祛斑最快的方子)

现在这个时代,审美越来越多元化,无论黑白胖瘦,都能被大家所欣赏和接受。不过,咱们中国人大多数还是笃信“一白遮百丑”。无论...

2022-11-14 22:00:02查看全文 >>

僵蚕治什么病最好(僵蚕的副作用和危害)

僵蚕治什么病最好(僵蚕的副作用和危害)

今天跟大家讲一下僵蚕,这个药在临床中应用很广泛,包括呼吸科、皮肤科使用都较多。僵蚕是家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形成的一个中药...

2022-11-14 21:48:2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