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炮附子如何煎煮无毒(炮附子煎煮用生姜吗)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7 22:46:2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上一回我们说了附子的传统功效与应用,以及现代药理作用。有读者问,可不可以用附子泡茶喝?

附子我们不建议泡茶喝,因为附子的毒性比较大。自行泡茶、煎煮不当,容易产生中毒。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几年前有一天,我的一位中医专业毕业的同事自己煎附子吃,把自己吃中毒了,当我赶到的时候,她正在急诊室输液,她虽然清醒着,但是人很虚弱,她的心电图全是乱的,像小孩子画画一样,毫无规律。

这就是附子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幸好她自己是中医专业,知道了自己是中毒,马上来医院急诊科了,否则后果可能更严重。根据她的描述,因为自诩是中医专业,擅自给自己把附子加量了,而且煎煮时间不够,造成了中毒。

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国药典》规定,附子属于需要炮制、先煎、久煎的药物。因为附子的毒性会随着炮制、久煎而降低。

炮附子如何煎煮无毒,炮附子煎煮用生姜吗(1)

附子

也可以通过给附子配伍降低毒性。比如《伤寒论》四逆汤,用附子配伍干姜、甘草。干姜和甘草,有降低附子毒性的作用,谓之“相*”。

一、附子使用注意事项

1、附子宜先煎、久煎

  • 附子有毒性,宜先煎30-60分钟。附子的毒性随水煎的时间延长而降低。
  • 附子药典用量最大为15克,超过这个剂量使用,需要医生双签字。
  • 临床用于危重症或水肿时,常超过这个用量,用量较大,否则治疗效果很弱。为避免毒性,常先煎2-3小时左右,可有效降低毒性。
  • 不提倡缺乏临床用药经验的情况下盲目大剂量使用附子,或盲目加大剂量,盲目减少煎煮时间,增加用药风险。
  • 一般来说,用于回阳救逆宜炮制用,且需要久煎。但用于止痛,则久煎治疗作用也会降低,因此要在毒性较低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先煎的时间,把握一个原则:煎到没有麻味为止。
  • 但我们也不必因为附子有大毒就过度害怕,一是煎煮可以有效降低毒性,另一方面,附子的大毒也是它的大热之偏性所在,正是因为偏性很大,所以才能回阳救逆,用它的大热之偏性,祛人体的阴寒之气。

2、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白及

  • 十八反中,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白及,与这些药同用会使毒性增加。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医生不会开具具有十八反的药物。
  • 如果有医生开十八反的药物,药师会请医生双签字,让医生表明自己是确切有把握的,才会调剂。
  • 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一些医者仍然用半夏配伍附子,治疗疾病并且取效的。
  • 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虚寒腹痛的附子粳米汤,由附子、半夏、粳米、甘草等构成,用于虚寒腹痛。
  • 亦有用附子配瓜蒌,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者,且未见不良反应。[《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
  • 但这不代表十八反就是完全错误的,有研究者在药理动物实验中,还是做出了生附子、生半夏配伍后,对动物的毒性明显增加的结果。

3、入丸散剂量宜小

  • 附子制成丸剂、散剂时,用量宜小,不可使用与汤剂相同剂量的附子用于丸剂,散剂。

4、附子中毒症状及解毒方法

  • 附子如果炮制不当,或者煎煮时间不够,中毒症状可见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全身发麻,脉搏减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肌肉麻痹等,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必须严格炮制,按照规定用法用量,并按照规定时间煎煮。
  • 如果发生附子中毒,要第一时间送医院急救
  • 中药中甘草、干姜、绿豆,可降低附子毒性。

炮附子如何煎煮无毒,炮附子煎煮用生姜吗(2)

心律失常

5、热证、阴虚阳亢忌用附子

  • 附子辛热燥烈,容易伤阴助火,所以热证、阴虚阳亢者忌用。但要留意真寒假热的情况。
  • 热证、阴虚阳亢者,症状多见怕热喜冷,手脚心热,烦躁,口干渴,咽干咽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脉搏动强力,舌红,面红等。

炮附子如何煎煮无毒,炮附子煎煮用生姜吗(3)

热证常见面红、烦躁、怕热等

6、孕妇忌用

  • 虽然历代医书中不乏有妊娠使用附子的先例,但附子毕竟有大毒,孕妇忌用。
  • 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表明,附子所含乙酰乌头碱有胚胎毒性[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7,(2):23],提示孕妇以不用为宜,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予以禁用。

7、用附子忌酒

  • 附子本有毒性,加上酒性,药力更猛,心脏马上就受不了。
  • 本身服用中药期间,除非特殊医嘱,忌喝酒。服用附子则更忌酒。

8、白附子不是附子

  • 白附片和白附子是两种中药,二者没有关系,切勿混淆。
  • 白附片是附子的一种炮制品,见“附子的几种炮制方法”,附子是毛茛科乌头的子根。
  • 白附子也是有毒的中药,是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茎。可以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二、附子的几种炮制方法

附子炮制过后,可使毒性降低。常见的炮制品有几下几种:

1、生附子:未经炮制过的附子,毒性较大。古代张仲景用生附子均去皮,也可降低毒性。

2、盐附子:取个大、均匀者,用食盐和胆巴水(卤水)混合液浸泡后得。个大、体重、色灰黑,表面有盐霜。

3、黑顺片:取大小不同者,用大巴水浸煮至透心,切片,水浸漂之后,用菜油、红糖制成的调色液染成浓茶色,可得。均匀,色棕黄,有光泽为佳。

4、白附片:取大小均匀者,用胆巴水浸煮至透心,去皮切片,水浸漂、蒸透,以硫磺熏后晒干,可得。均匀、色黄白,半透明者为佳。

炮附子如何煎煮无毒,炮附子煎煮用生姜吗(4)

5、淡附片: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可得。

6、炮附片: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竦感为度,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为度。

其实历代附子有多种炮制方法,不仅有这几种,有的还颇具有争议。但自1958年卫生部简化了商品规格,只保留了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三种。中国药典也只收录了以上这几种。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国药典》《中华临床中药学》《思考中药》《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相关阅读


声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可留言。如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每天学一味中药”系列文章每日更新一种中药,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栏目热文

炮附子是炒的好还是蒸的好(现在的炮附子一般煎多久)

炮附子是炒的好还是蒸的好(现在的炮附子一般煎多久)

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生用,须如阴制之法,去皮脐入药。熟用,以水浸过,炮令开裂,去皮脐,乘热切片再炒,使其内外俱黄...

2022-11-17 23:15:12查看全文 >>

炮附子要不要先煎(炮附子的正确煎法)

炮附子要不要先煎(炮附子的正确煎法)

在门诊当中,有时候会遇到汗出不止,手足发凉的朋友,四处求医,很是烦恼,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收到良好效果。一、桂枝加附子汤...

2022-11-17 23:18:09查看全文 >>

炮附子为什么要先煎1小时(炮附子先煎药的正确步骤)

炮附子为什么要先煎1小时(炮附子先煎药的正确步骤)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药我说】专栏,逢周二推送!栏目文章均由医院药学部药师撰写。内容涵盖各种合理用药知识,实用...

2022-11-17 23:12:52查看全文 >>

炮附子用多大量需要先煎(炮附子要煎多久才没毒)

炮附子用多大量需要先煎(炮附子要煎多久才没毒)

1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好的锅,用来煎药的锅一定是砂锅或者老一辈农村用的那个药罐子,一定不要用铁锅铜锅铝锅。因为砂锅五行...

2022-11-17 22:51:25查看全文 >>

炮附子如何煎煮(炮附子青盐刷牙的危害)

炮附子如何煎煮(炮附子青盐刷牙的危害)

中医常有医易同源之说,这个来自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的方子:四柱散,仅看名字,就将其和易联系起来。所以本方...

2022-11-17 22:54:41查看全文 >>

炮附子煎煮方法(炮附子的正确吃法)

炮附子煎煮方法(炮附子的正确吃法)

芍药甘草附子汤之组成、用量芍药甘草附子汤是发汗后之救逆方,有益阴温阳之作用。其方药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芍药三两,甘...

2022-11-17 22:38:46查看全文 >>

煮附子大忌(附子煮多少时间最好)

煮附子大忌(附子煮多少时间最好)

云南民间冬季有煮食草乌、附子祛寒暖身、防病的习俗,但这些药材如果烹饪食用不当,就容易发生中毒事件。这几天昆明天气逐渐变冷...

2022-11-17 23:09:09查看全文 >>

炮附子图片(炮附子价格表)

炮附子图片(炮附子价格表)

除一身之瘀,通一身经络,大家好我是屈医生,今天屈医生分享一个方子两味药,让你消除淤血,一身轻松。如果你感觉你有时候身体乏...

2022-11-17 22:46:12查看全文 >>

炮附子中毒量是多少(炮附子中毒怎么解毒)

炮附子中毒量是多少(炮附子中毒怎么解毒)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那么如何在最大的安全范围内寻求最佳有效剂量呢?从古至今中药用量一直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且是中...

2022-11-17 23:09:56查看全文 >>

炮附子煎40分钟够吗(炮附子还需要煮一个小时吗)

炮附子煎40分钟够吗(炮附子还需要煮一个小时吗)

人到了一定年纪,各种关节疼痛的问题总会出现,去医院检查可能会被告知你有风湿性关节炎或者类风湿关节炎,或是强直性脊柱炎、股...

2022-11-17 23:25:2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