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七月半”就要到了,这里有三个节日!一口气搞懂“七月半”的来龙去脉
马上就要到“中元节”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中元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或者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有祭祖、放河灯、烧纸钱等活动。那么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看一下这个问题。
中元节的来历中元节也常被叫做七月半、鬼节、盂兰盆节等。“七月半”的起源和多种文化因素有关,其中有民俗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在这三种文化当中都非常的重视“七月半”这个节日,虽然三者对“七月半”所下的节日定义也是各不相同的,这里我们先分开来谈一下关于“七月半”的三家起源。
首先是民间习俗,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对数字都是有一定的解释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并且很多都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其中数字“七”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七”是一个具有重复变化的数字,代表了周期性、往复性、轮回等意义。比如天上有七星、人有七窍、诗歌有七律等。在民间认为七月是一个吉祥的月份,农历七月已经是秋季,瓜果成熟、粮食丰收,人们为了庆祝秋季的丰收,将七月半作为节日,这一天拿出来秋季丰收的瓜果、粮食供奉给自己的祖先和神明,向他们表示感谢,庇佑秋季的丰收。进而这一节日也逐渐演变为祭祀祖先的节日,民间也称作为吉祥月、祭祖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民间的“七月半”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农历七月十五,而是七月十四这一天,十四刚好是7的倍数,这一点符合这个节日当中七的特殊定义。
说完民间的说法,我们再来看道教关于“七月半”的来历。“七月半”在道教文化当中被称作“中元节”,既然是中元了,自然就有上元节和下元节。这“三元”和道教的“三官”有关,三官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这三官被天帝派往人间,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这三个日子来给人间的是非功过进行定罪赏罚,而七月十五这一天是地官检阅百鬼的日子,地府大门会打开,百鬼会从地府出来,人们会点亮河灯,为自己亡去的亲人照亮回家的路。人们重视中元节是希望地官能够对人们犯下的罪过进行宽恕和赦免,让亡灵能够早日超度,重新生活。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佛教关于“七月半”,佛教的“七月半”叫做“盂兰盆节”,应该说算是巧合,因为盂兰盆节刚好和我国道教的中元节在一天。盂兰盆节当中“盂兰”是梵语音译,意思是“倒悬”,解释为痛苦万状,而“盆”则是盛放贡品的器皿。盂兰盆则是指解救悬挂的痛苦的意思。这样的节日来源于佛教经典《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做盂兰盆帮助母亲解脱饿鬼的困境。后来佛家就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这一天来超度宗亲,其中也是对亲人的怀念之情,这一点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当中的孝文化、仁爱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而“中元节”是在唐朝的时候才以节日的形式出现,而由于民间、道教、佛家在七月半这一天里面所要表达的思想上具有一致性,以至于让后人将这三个节日混为一谈,甚至将节日的习俗混用,这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