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的疗效,必须正确掌握煎煮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如何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首先从中药煎煮的“先煎”“后下”开始。
1. 哪些药需要“先煎”
首先是一些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中药。例如: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都应该“先煎”15—2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这些药包括:生石决明、生石膏、生磁石、生赭石、生紫石英、生自然铜、生龟甲、生鳖甲、生珍珠母、生牡蛎、生瓦楞子、生紫贝齿、生龙骨、生龙齿、生寒水石、生蛤壳、生禹余粮、水牛角丝、滑石块、生金礞石等。应用前需打碎后,再先煎。
其次是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例如:川乌、草乌、附子、雷公藤、细辛等,通过延长煎煮时间,使其中的毒性生物碱分解,降低毒性,保证安全。像川乌、草乌、附子、雷公藤,需要先煎30min以上,再与其它药共同煎煮。
还有的药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生物碱,需要长时间加热使其水解,增加溶出量,更好的发挥药效。如干石斛。
2. 哪些药需要“后下”
有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为避免气味散失,应当后下。例如:薄荷、鲜薄荷、藿香、鲜藿香、佩兰、鲜佩兰、砂仁、豆蔻等;一般在中药煎好前5—10分钟放入。
还有些药物,其中所含成分加热宜分解,煎煮时也应注意后下,如钩藤,钩藤中的钩藤碱是降压的有效成分,煎煮20分钟以上,钩藤碱易破坏。类似的还有番泻叶。
3. 还有一些特殊的药物,需要根据治疗目的,选择“先煎”或是“后下”
例如:大黄,泻下通便宜“后下”,凉血解毒、逐瘀痛经宜“同煎”,血热吐衄宜“先煎”。具体应用时,应根据病情需要按医嘱处理。
总之,中药煎煮宜深究,先煎后下保疗效;质重壳毒需先煎,芳香鲜品宜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