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应该分别是蜈蚣、毒蛇、蝎子、蟾蜍和壁虎。每年三四月份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不敢放太生猛的图片)
五毒饼是中国传统节日食俗,端午节特色食品,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五毒饼其实就是馅饼,只不过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象征食五毒百毒不侵的寓意。
还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以避诸毒。认为五月是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每到端午节,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由于古时人们自然知识匮乏,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形成此习惯。
关于五毒的毒性。
蜈蚣,毒作用和蝎子差不多,但量不足蝎子,被咬了以后会出现肿痛的感觉,但还不致命。
毒蛇,蛇类不同而毒性不同但被毒蛇咬伤死亡例子较多,所以所毒蛇的都还是比较强的。
蝎子,和蛇一样,种类不同毒性也不同,毒作用大多数是抽搐引起中风,也有致命风险。
蟾蜍,它分泌的蟾酥才是致盲和致命,毒性大于普通的蛇,但蟾蜍不像蛇有攻击性,除非强行攻击, 蟾蜍才会分泌毒素
壁虎,属于蜥蜴目生物,分为有毒和无毒两大类,但是壁画不会主动攻击人,而且一般家里吃蚊子的大都是无毒的。
五毒中蜈蚣的毒并不是最凶猛的,但却是五毒之首,因为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喜欢主动出击。它有能射出毒液的颚爪,甚至可*死比自已大的动物。蟾蜍毒性最大,但是蟾蜍生性好静,不喜欢攻击,不到万不得已并不会伤害其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