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杜甫登高主旨句是什么(杜甫的登高在哪里写的)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30 09:50:4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杜甫登高主旨句是什么,杜甫的登高在哪里写的(1)

一、名句名篇默写

1.劝学(5年4考)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两句直接表明了君子广泛学习并经常反思的意义。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以亲身体验的“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4)《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荀子·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荀子·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用“木与绳”“金与砺”的关系做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7)《荀子·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荀子认为后天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在其《劝学》中他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登高(5年0考)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杜甫《登高》中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他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自己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8)杜甫在《登高》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登台。”

3.己亥杂诗(5年0考)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借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 天涯。”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4.山坡羊·潼关怀古(5年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专制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二、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古代学校、古代学官

(一)古代学校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瞽宗】 古人以西为右,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也叫右学。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当时大学以乐教为主,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乐师在大学中祀其先祖为乐祖,大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指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 “太学”。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私塾】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

(二)古代学官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夫子】 源于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为对教师的尊称。

三、易错易混成语

两义成语(一)

【灯红酒绿】 ①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②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想入非非】 ①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②胡思乱想。

【按图索骥】 ①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死板地做事。②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左右逢源】 ①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②形容办事圆滑。

【不绝如缕】 ①形容形势十分危急。②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瞻前顾后】 ①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②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息事宁人】 ①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②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

【细水长流】 ①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缺。②比喻一点一滴地做某件事,总不间断。

【舞文弄墨】 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②玩弄文字技巧。

【指手画脚】 ①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②形容轻率地指点或批评,作贬义词。

【战战兢兢】 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眉来眼去】 ①形容以眉眼传情。②用来形容暗中勾结。

【力透纸背】 ①形容书法遒劲有力。②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秀色可餐】 ①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②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拭目以待】 ①擦亮眼睛等待着。②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平易近人】 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李代桃僵】 ①指以此代彼。②代人受过。

【玲珑剔透】 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②比喻人聪明伶俐。

【千锤百炼】 ①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②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

【四平八稳】 ①形容说话、做事稳当。②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醍醐灌顶】 ①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②形容清凉舒适。

【苦心孤诣】 ①指刻苦钻研探索,学问技艺超群,达到某种独到的境界。②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煞费苦心。

例: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淋漓尽致】 ①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②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短小精悍】 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洁身自好】 ①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②指怕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

例:对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当坚决制止,决不能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

栏目热文

杜甫的登高全文是什么(杜甫的登高的诗是什么意思)

杜甫的登高全文是什么(杜甫的登高的诗是什么意思)

心念杜甫诗中景,其《登高》一篇,尽显壮志难酬。风疾云飞,秋日之气,愁容满面,情景交融,挥笔写尽天地间的辽阔与人间的无奈。...

2023-12-30 09:22:12查看全文 >>

杜甫登高诗的诗眼(赏析登高杜甫的诗句)

杜甫登高诗的诗眼(赏析登高杜甫的诗句)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

2023-12-30 09:05:43查看全文 >>

冰冻扇贝怎么去除腥味(冷冻扇贝有腥味)

冰冻扇贝怎么去除腥味(冷冻扇贝有腥味)

秋季下饭菜,当属这道菜,简单没难度,鲜香辣,越吃越有胃口。秋季来了,凉爽的小风吹着真是舒服,胃口大开,食欲倍儿好,变着花...

2023-12-30 09:31:06查看全文 >>

冰冻扇贝去除内脏图解(冷冻扇贝肉如何去除内脏)

冰冻扇贝去除内脏图解(冷冻扇贝肉如何去除内脏)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咱们在饮食上想吃什么都能够买得到,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咱们选择海鲜的也比较多,今天就给朋友们介...

2023-12-30 09:33:21查看全文 >>

冷冻过的扇贝怎么处理(冷冻扇贝处理方法)

冷冻过的扇贝怎么处理(冷冻扇贝处理方法)

今天是父亲节,我今天给我老公做几道菜。我家冰箱里面还有冷冻的纯扇贝肉呢。先把扇贝肉放到冷水里解冻,解好冻以后把扇贝肉的裙...

2023-12-30 09:21:40查看全文 >>

杜甫的登高有哪八大含义(杜甫登高有什么寓意)

杜甫的登高有哪八大含义(杜甫登高有什么寓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

2023-12-30 09:53:45查看全文 >>

杜甫的登高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登高是杜甫哪个时期写的)

杜甫的登高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登高是杜甫哪个时期写的)

 在湖北荆州(江陵)盘桓数日后,杜甫决定继续南下。他出荆州,过公安,于768年到达岳阳。这一年他57岁。 一路向南,目的...

2023-12-30 09:12:15查看全文 >>

杜甫的登高是哪一年级的诗(杜甫的登高是在几年级学的)

杜甫的登高是哪一年级的诗(杜甫的登高是在几年级学的)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

2023-12-30 09:48:24查看全文 >>

杜甫的登高意境高在哪(杜甫的登高你真的读懂了吗)

杜甫的登高意境高在哪(杜甫的登高你真的读懂了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四句诗句描绘出一幅大自然的壮美景象——高高的天空中刮着...

2023-12-30 09:53:40查看全文 >>

蒸熟的扇贝哪不能吃(扇贝蒸熟了还有不能吃的地方吗)

蒸熟的扇贝哪不能吃(扇贝蒸熟了还有不能吃的地方吗)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点击 “关注”,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现在正是扇贝季每年这个时节,便又到了吃扇贝的绝佳...

2023-12-30 09:08:0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