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生的时候,会有一个特别的记号,我们称之为“胎记”。
根据胎记的位置和特点,古人编了很多俗语。
有人说:“身带胎记脸带斑,不是报恩就讨债。”
还有人说:“腿记穷,腰记富,有钱难买记胳膊,脸记端金碗。”
对于俗语,我们听一听就行了,不要过分去解读。
毕竟,科技时代,我们不要太迷信了。
但是胎记和人的命运,确实有很大关联,会涉及到遇贵人、做人处事等方面。
你对胎记的态度,就是你的对命运的态度。
01
身上有胎记的人,一直被父母厚爱。
作家陈绍龙写过一篇文章,说他很小的时候,妈妈给他洗澡,一边洗,一边说“胎记在腰,骑马挎刀”。
按照妈妈的意思,他长大了,就得当将军。理由是,腰上有胎记。
根据母亲的暗示,他会常常对着镜子照一照,欣赏腰上的一颗黑痣,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大人物。
随着年纪的长大,黑痣的颜色越来越浅,也没有命运好坏的预兆。
让他惊讶的是,就是黑痣很不明显了,妈妈随时可以找到;爸爸也能;奶奶隔着衣服,都能指出黑痣的位置。
一晃,他到了中年,真正明白了妈妈说的那句俗语,代表什么——妈妈怕他走丢。
是啊,有多少孩子,一不留神就走丢了,隔了多年才找回来。在没有科技设备的情况下,能够认亲的方法,就是“胎记”的位置和大小、颜色。
在电视剧《绿萝花》,安达的婚姻弄丢了,夫妻走散了。当妻子生下龙凤胎的时候,安达抱着男孩就走,把女孩留给了妻子。
多年后,安达成为了董事长,在办公室里,忽然发现下属伊蕊的手臂上,有一个胎记。
发现胎记的那一刻,安达忽然明白,伊蕊是自己的女儿。又顺藤摸瓜,找到了失散的妻子,亲人的感情,得以接续。
一个小小的胎记,放大了,就是无尽的爱。就算“爱”弄丢了,还能找回来。
如果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记得你的胎记,那是他们在努力托举你,把血脉关系看得比命还重要。
当你遇到了喜欢的人,踏入了婚姻。毫无悬念,爱人会看到你的胎记,也会因此记住你一辈子。
爱你的人,就是你生命中的贵人。贵人的格局,就是你的结局,命运的改变,就在此处。
02
不惧怕胎记的丑陋,人生自信满满。
《东周列国志》里,写了一个叫钟无艳的女人,出生在齐国无盐邑,她的相貌很丑,脸上还有粉红的胎记。
因为模样的问题,导致她一把年纪了,也没有出嫁。
年轻的齐宣王,荒淫无度,不理国事,因此齐国越来越衰败。燕国对齐国虎视眈眈,差点就灭了齐国。
面对内忧外患,齐宣王不知如何是好。
关键时候,钟无艳出现了,她直接指出齐宣王的错误,鞭打齐宣王的痛处。
齐宣王大吃一惊,从此开始崛起——罢女乐,退谄谀,卜择吉日,立钟无艳为后。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钟无艳组建无盐军,被封为无盐君。
一个人身上,会有很多的记号,或能明显看到,或在心底。
我们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咬的记忆,就是一个记号,让你从此产生惧怕的感觉,甚至走不出曾经的恐惧。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身上的记号,可以直接面对了,那么你的信心就来了。
比方说,没有手脚的残疾人,一出门就被人嘲讽,但是后来可以开心地坐着轮椅出门,人生的活力就爆发了。命运因此被改写。
人的眼睛很明亮,但是多数时候,看别人。看来看去,自己比别人差,气死人。
学会看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善待自己的缺点,从而就能扬长避短。
我没有手,就可以用脚;没有脚,也没有手,就可以用脑;人生失败的时候,可以笑一笑,重新开始;曾经害怕的东西,后来可以随便谈......但凡种种,都是走出“无形胎记”的精彩。
03
把故乡当成“胎记”,总是在喜欢的地方扎根。
作家陈巧珠写过一本散文集《故乡的胎记》。
她寻找了很多关于故乡的记忆,并且把记忆和某样具体的东西联系起来,美好的情愫,入木三分。
“到故乡三都岛,我就会想起村中那口叫‘月半’的井。月半井,一个多美多有哲理性的名字,因其外形如半月而得名......”
小小的井,养活了一村的人,也养活了文脉。而井,一直是半满,给人无尽的启迪。
因为写故乡而出名的人,比比皆是。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方法。比方说,鲁迅写了《故乡》,他的故乡胎记,大概是一轮圆月,月下有闰土,沙地,瓜......
你对故乡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最希望改变?写一写,就是智慧;行动起来,就是成就。
故乡的猪,很有特色,你能够用起来,就是养猪大户,或者是商业能手,总能赚一桶金。
故乡的竹子,很有名气,你从中能够获利。
若是你格局更大一些,就像苏轼一样“此心安处是吾乡”,你就能在异地安营扎寨。到处都是广阔的空间。
当然,你还可以记住父母的胎记,但凡有父母的地方,就能有恩情,你的小家庭,也因此有了好家风。改变命运,就不难。
04
“胎记”两个字,一百人,就有一百种说法。
你的身上,有什么样子的胎记呢?想来,这就是父母的爱,也是爱父母;这是生活的勇气、人生的印记。
给自己愿景吧,胎记都如春天的花一样美丽。
人生路漫漫,走再远,都有了牵挂;走到哪里,都能扎根;走到困境,还能自信,这就是好命。
原来,身上的胎记,是天使来过的痕迹。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