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学校体育与卫生器材装备展示会暨第二届中小学创新体育器材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会”近日在郑州举行。会上,相关代表十分关注近年出现的“问题”跑道,争相询问相关国家标准出台的情况。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海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相关标准已经出台,正在公示征询意见中,国家体育总局和环保总局化工联合会的相关标准尚在修订中。据了解,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塑胶场地的相关标准已出台,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将在高标准下进一步规范。
仅靠标准难解决“问题”跑道
2003年,一篇有关塑胶跑道有毒的报道把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推到了风口浪尖,时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面对众多对塑胶跑道的质疑,召开专家论证会,会后教育部决定“塑胶跑道不叫停”,但必须在环保、管理等方面严格规范。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问题”跑道卷土重来,两年前在北京、江苏闹得沸沸扬扬的“问题”跑道,也让快速发展的塑胶跑道处于停滞状况。记者调查发现,全国目前有很多地方都和北京朝阳区某小学状况相同,等待全国标准出台后,再遵照新标准进行招标和施工。
据了解,目前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环保总局、化工联合会在对塑胶跑道的相关标准进行修订,其中由教育部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制定的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运动场地》(征求意见稿)正在公示中,而据刘海鹏介绍,国家体育总局和环保总局相关标准尚在修订、论证中,今年恐难完成。
事实上,监管缺位或是滋生“问题”跑道的祸根。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出现“问题”跑道,是因为存在着多方责任人。“不能把板子全打到施工单位身上,‘问题’跑道其实涉及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检测方、验收方等多个当事方。”在众多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问题”跑道的产生。“标准就是用的时候是标准,不用的时候就是摆设。”刘海鹏无奈道。
少年强(厦门)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国在参加招投标时,感到很没有底气,虽然自己的产品一流,既环保,又有舒适度,并且在弹性等方面做了改进,但却很难中标,“招标中,多数单位都是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最后中标的多是小企业,出现‘问题’跑道在所难免。”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的理事长,杨贵仁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他说,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是一把双刃剑,必须用好这把“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不能因为出现‘问题’跑道,就对学校场地器材不予监管,更不能让‘问题’跑道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他表示,举办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展示活动,就是要在教育部门、学校中搭建平台,在与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分享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器材创新的最新成果的同时,共同探索创新体育器材在课堂教学领域的共融共生,“希望这次会议能更好地推动未来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新型场地器材备受学生喜爱
每天下午4点,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八年级学生唐静怡就会和小伙伴一起来到学校新添置的综合练习器上乐此不疲地做着各种练习。这里既有腰带足球、多功能足球墙,还有力量协同发展网、充气平衡木,以及“篮球树”,“总有一款适合你”,唐静怡说,“我不喜欢跑步,技能也不太强,可我感到新型器材的练习很适合我,现在我没事就来玩一会儿。”该校老师告诉记者,过去并不喜爱运动的唐静怡等一批孩子如今已经成为“运动达人”,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这些都是学校购进新型体育器材,将大课间活动整合后带来的变化。
近日,数堂妙趣横生的少儿趣味田径课堂教学展示在苏州市举行,课堂中,教师们充分利用少儿趣味田径器材,使体育课堂充满欢乐和活力。在小标枪、小栏架、小垫子面前,孩子们恣意玩耍、欢呼雀跃。
在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泰州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院长周兵看来,少儿趣味田径对学校体育教学有很好的支持作用,通过它所确定的目标,有助于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身体教育和全面的锻炼。他认为,由于趣味田径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田径,因此可以变换出多种教学手段,“重要的是通过使用这些适合少年儿童的软式器材,能让孩子们在享受田径运动乐趣的同时,在安全、科学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近年来,一些深受师生喜爱的学校体育器材进入了各地学校,改变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生态”,也迎来了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新变化。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认为,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这决定了其对场地器材条件的依附性,而反过来场地器材条件对于学校体育活动也有一定的制约性,“足量、优质、新颖、适用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之一”。
场地器材革新势在必行
记者在学校采访时发现,很多小学都安装的是篮筐高度达3.05米的成人篮球架,即使一二年级的孩子也得用这样的篮球架。记者看到,许多孩子根本投不到篮筐,不一会儿就失去兴趣,而在一些学校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也根本不教投篮。
重庆市教科院体卫艺中心主任赵小刚告诉记者,学校体育器材都是按《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购置的,想要符合小朋友的器材,一是没有,二来不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的器材就不给配置。
杨贵仁担任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时,曾经组织过专家和一线教师对体育器材标准进行了修改,“由于不是强制性标准,大多数地区都没有遵照执行”,对此,杨贵仁也很无奈。
近年来,郭蔚蔚一直呼吁修改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并得到许多人的支持,但教育部门仍然“我行我素”,现实改变不大。
郭蔚蔚认为,教育部30多年前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是体育教学大纲的产物,现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用体育教学大纲时代的场地器材,配备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体育健康课,至少不匹配吧!”
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在参加“第三届学校体育与卫生器材装备展示会暨第二届中小学创新体育器材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会”讲话中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列入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中小学校体育装备”,“这些都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发展对体育场地设施提出的新要求,”他表示,体育器材是建设教育强国、实施学校体育教育、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接受记者采访时廖文科说,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器材装备水平还不够均衡,有的地区配备水平不高,有的器材质量不达标,创新型体育器材装备配备率和使用率不高,急需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缩小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在配足配齐体育器材装备的基础上,要提高体育器材的配置水平,充分发挥体育器材对建设教育强国、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同时,还要严格对学校装修材料、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器材的环保检测与管理,为师生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教学和锻炼环境。”
《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01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