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一起被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高士廉见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外甥女嫁给他,从此,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了郎舅关系。
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在唐高祖渡河之时,长孙无忌便到长春宫谒见,拜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秦王李世民。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累迁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成为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员。显庆四年,即659年,长孙无忌被许敬宗陷害,削爵流放黔州,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长孙无忌可以说是贞观名臣里下场比较惨的一位,最后,落得个自尽的结局。长孙无忌原本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重臣,可以说,自李渊开国以来,他就一直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长孙无忌不仅是三朝元老,还是李世民少时的结拜之交,更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策划人,是唐朝著名的开国功臣。
历史上,功高盖主的忠臣,通常没有善终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最著名的就是康熙智擒鳌拜之事。当然,这与鳌拜目中无人有很大关系,才迫使少年康熙走了这一步险棋,从而,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李治继位后,对老臣同样产生了叛逆之心,二人就因册立武后之事红脸,使得矛盾急剧上升。
当然,这也为后来武后联手许敬宗诬告老臣,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长孙无忌不仅不支持武则天,还处处与之为敌,引得武则天大为不满。武则天是何许人也?那是李治最爱的女人,长孙无忌胆敢阻碍武则天,就等同于跟李治为敌。一直以来,武则天对长孙无忌都非常仇恨,终于,在经过一系列较量之后,许敬宗给长孙无忌扣上了“谋反”的罪名。
唐高宗心里明白,舅舅长孙无忌不可能谋反,况且,也没有他谋反的证据。虽然,李治并不相信他们会谋反,但是,却经不住武后和许敬宗地轮番“进攻”,只好在权衡比较之下,最终,对这件事做了模糊处理:不再继续审问长孙无忌,只能削去他的爵位,降至为扬州都督。
其实,这样的安排,无非是恶心对方,三个月后,长孙无忌忍受不了内心煎熬,自*了。长孙无忌的儿子,也因此被牵连进来,被开除了“干部”队伍,流放于岭南偏远地区。而长孙一家因此事受牵连的人数高达十几人,不是被流放就是做奴做婢,甚至,有人惨遭绞刑处罚。
直到事发十五年后,大唐王朝才给长孙家恢复了名誉,恢复了家族地位,允许爵位世袭,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除此之外,被牵连的还有长孙无忌舅舅家的儿子——高履行。
高履行因受牵连,被降为洪州都督,最后,被贬为刺史。高履行的弟弟高真行官至右卫将军,他的儿子高岐是东宫的伙食“主任”,因为是太子府的官员被牵扯入案,最后,皇帝下令让高真行带儿子回家反省。之后,高家经过思索竟然想出一个荒唐计策,他们认为:只有*死高岐,才能永久摆脱政治困境。
于是,高真行刺高履行的喉咙,哥哥高审行刺高履行的腹部,堂哥高旋砍下高履行的头扔在路上。这样,每个高家人都参与了这次刺*行动,等于向皇帝表明了真心。可是,高宗李治却觉得这样的行为太过残忍,于是,贬斥高真行和高审行去做了刺史。
说到长孙无忌为巩固李治的地位,可谓是下了不少苦工,但是,最终他自己也因受奸人谗言而扣上了“谋反”的帽子,想必临死前的心境很是复杂。长孙无忌墓是昭陵陪葬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到1992年,这座墓地则成为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一个枕头引起的两桩惨案。
话说,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娶了李世民最爱的女儿——高阳公主。在父亲去世后,高阳公主教唆丈夫与哥哥分家,生气的房遗爱直接将此事报告给了皇帝李世民,使得公主挨了一顿臭骂。后来,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辩机和尚值钱的枕头引起了办案人的注意,而这个枕头居然是情人高阳公主所赠。
这件事让李世民颜面扫地,当即斩*辩机和尚,涉案人员有十几人。李世民去世后,高阳公主一心一意要告倒大哥房遗直,他对唐高宗说:大哥对她无礼。这件事令唐高宗无奈,只好把球踢给了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趁此机会巩固少主的皇位,于是,他把此案第一被告立为吴王李恪。
李恪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身份尊贵,李恪从小就机灵,李世民很喜欢他。所以,李恪一直以来都是李治最大的竞争者,因此,李治一直把他视为敌人。长孙无忌准备趁此机会,将李治这一最大的威胁李恪除掉。而房遗爱深知长孙的想法,为配合长孙无忌他们下了一招险棋:房遗爱诬陷自己与李恪图谋造反。
没想到这招棋走失败了,愚蠢的李治果真相信他们要造反,于是,房遗爱被斩首,高阳公主含泪自*,不许房玄龄享受昭陵的待遇。其实,真正想参与造反的人是李敬业,他原名徐敬业。后来,因武后称帝,引起了他的极大不满,于是,他携领一众反武的官员公然反对她,要求恢复李唐国号。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行动却有些迟疑,最终草草收场了。要说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恐怕最著名的便是骆宾王的骂武则天文章,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资治通鉴·唐纪》、《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