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当属慈禧无疑,这个原本柔弱的女子,发动两次政变,把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直到死后,才让旁人得以掌权,但那时的满清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虽然慈禧名声极度不好,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有手段有能力的女人。
1902年,迫于形势的危急,慈禧在汉人重臣的推动下,废除了“满汉不婚”的禁令,允许满汉通婚。并且广告天下,大意是:由于之前清军刚刚入关,满汉文化习俗大有不同,不适合通婚,而过了两百年的时间,满汉早已风雨同舟多年,差异不是很大了,所以从今往后,上至贵族,下到平民,都不应该禁止满汉通婚。诏令下达后,朝廷不少权贵互相联姻结亲,以作表率,同时也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着想。
除了通婚禁令取消以外,许多汉人不能担任的官职也被汉人占据,清廷的总督、巡抚多为汉人,甚至八旗的官职也有汉人担任。满汉同化趋势加快,不少满人改为汉姓,满汉大臣的地位基本趋平,大臣一律对皇帝自称“臣”,而不是奴才。甚至还有人提出废除满文的要求,虽然要求比较大胆,但是似乎没人觉得他是狂妄至极。
这个人叫做李蔚然,他认为满人已经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和文字,再留着满文没什么意义了。听起来似乎是危言耸听,但他说的其实是实情,在两百年的时间里,虽然满人不与汉人通婚,也要求汉人“剃发易服”,自视甚高,但是他们早已丧失了游牧民族骑射的文化习俗,融入了汉文化之中。就连执掌清朝半个世纪的慈禧都不通满语,讲不出一句完整的满语,更别说其他满清贵族了。
在清朝的奏折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朝初期,奏折只写满文;清朝中期,满汉并用;清朝末期,基本只有汉文,这个现象很好的说明了满族被同化的历程。不只是京城,就连远离汉人的黑龙江那里,旗人也有很大一部分不识满语。直到现在,满语基本绝迹,还有几个满族人会满语呢,恐怕很少吧?
到底是汉文化这么有同化的魅力好呢?还是保留更多的文化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