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李存勖为什么众叛亲离(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2-09 13:00:1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引言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连*都曾经称赞过他。

相传李存勖的母亲曹氏*时,曾经梦见神仙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扇子在旁边服侍她。李存勖出生时,紫色的光从外面涌进房内,他出生时很重,体格也很健硕,一看就是个练武的好材料,所以他的父亲很喜欢他。

李存勖果然不负众望,从小精通音律,经常在大家面前又唱又跳,像极了现在被迫在亲戚面前表演才艺的小孩,但是李存勖是自己主动的,而且还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他还爱读《春秋》。长大后的李存勖,骑马射箭也都不在话下,十一岁就跟随父亲出征打仗,受到唐昭宗的称赞,是实打实的文武双全,一个活脱脱高富帅(他出生时,父亲李克用已经被封“陇西郡王”)。尤其善于射箭,“晋王三矢”这个典故就是出自李存勖。巧的是,李存勖的衰落就跟歌舞和射箭有关。

李存勖为什么众叛亲离,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1)

军事成就与“晋王三矢”

公元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让皇位给他,然后建立了后梁。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并不承认后梁的政权,因此与后梁对抗。但是第二年李克用就病逝了,这项任务就落到了李存勖的肩上,当时李存勖只有24岁

相传,李克用去世前留给李存勖三支箭,并告诉他,用这三支箭给他报仇。报仇的对象,一个是篡唐的朱温,一个是燕王刘仁恭,再一个是契丹耶律阿保机。李克用对这三个人都有恩,但却被三人背叛,因此想要李存勖为他报仇雪恨。李存勖果然不负所托,最后用这三支箭射向了三个敌人的胸口。这就是“晋王三矢”的故事,出现在《五代史阙文》一书里,真实性难以考证,但李存勖的骁勇善战却是实打实的。

李存勖为什么众叛亲离,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2)

李存勖为父报仇的故事,贯穿了他的征战生涯。首先,向东攻打刘仁恭,兼并了河北地区。然后向北攻打契丹,活捉契丹君主的儿子,契丹人节节败退,最后退出中原。然后又灭亡后梁,逼得朱温的儿子朱友贞自*。

李存勖的丰功伟绩却不止这一些,他还向南灭亡前蜀,总共只用了七十天。史*载:“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纵观李存勖的前半生,从作为唐朝的臣子晋王开始,到称帝建立后唐,再到夺得天下四分之三,一共只用了十七年时间,李存勖的军事才干和骁勇,在当时已经天下闻名,被媲美于汉光武帝刘秀,就连他的对手梁太祖朱温都说,“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这就好比当年曹操夸赞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一样,跟李存勖比起来,朱温甚至觉得自己的几个儿子就像猪狗一样无能。

李存勖为什么众叛亲离,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3)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李存勖(xù)的事迹足够后人赞叹,怎么也能算是一个战神,妥妥的成功人士。可是挣钱容易守财难,李存勖的下半生就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给玩没了。

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权力非常大,从原来的只有军权,到后来军政两手抓。因此形成多个藩镇割据,而这一时期有一个规律,所有的兵变叛乱,都喜欢拥立藩镇做皇帝,而且动不动就喜欢造反,李存勖的江山是这么来的,也是这么丢的。

李存勖打下江山后,由原来的“高富帅”变成了一个“油腻大叔”。治国无术,沉迷酒色,不顾百姓困苦,滥*功臣,甚至纵容皇后干政,而且重用伶人和宦官。伶人就是戏子,我们前面说过,李存勖从小就喜欢唱唱跳跳,他自己也很喜欢演戏看戏,还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他对伶人特别重用,这也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

李存勖为什么众叛亲离,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4)

当时驻守河北瓦桥关的士兵,本应满一年后就可以回家,但是一年后他们不但不能回家,还被调到了河北贝州继续守城。就是这样一件事,导致一个叫做皇甫晖的士兵,酒后壮胆,集合其他士兵们一起怂恿上司反叛。

李存勖知道后,派他父亲的养子,也是他名义上的兄弟李嗣源,去平定叛乱,结果李嗣源也被属下怂恿着造了反。而李存勖最宠信的一个伶人,也是上阵*敌的一个好手,郭从谦,也投靠了李嗣源,并且带领军队攻进皇宫。这时的李存勖已经众叛亲离,失了天下人的心。

郭从谦攻打到皇宫时,李存勖想让将士们保护自己,还许诺重赏,但将士们对李存勖已经失望,于是拒绝了。郭从谦在宫殿内下令放箭,李存勖即使被亲信簇拥守护着,还是被乱箭射死。事后,一个伶人想起李存勖生前很喜欢看戏,就拿起旁边的乐器放在他身上,将他和乐器一起点燃了。

这就是李存勖传奇的一生,真是“成也在箭,败也在箭,生伴歌舞,死伴器乐”

李存勖为什么众叛亲离,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5)

结语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皇帝其实是一个职业,而且是一个艰难又任重道远的职业,治理国家,为国家、百姓谋福才是国家*的本职。

而古代的皇帝大多是来享福,而不是来挑起重担的,李存勖就是其中之一。其实李存勖也曾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人才,连*都曾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但是皇帝这个重担落到李存勖的肩膀上时,他却只当做是一种荣耀,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利,无视了这种荣誉背后的责任,因此放纵了自己,享受了以前不能享受的所有乐趣,同时也荒废了自己,失去了人心

其实落到我们当代普通人身上,这种态度就体现在:经过了高考的艰苦,终于考上了大学,甚至本科、重本等,却信了那句“上了大学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话,因此放纵享乐,沉迷游戏、追星、社交、娱乐等等,却忘了大学的本职是接受高等教育,高考的苦累不是为了大学的文凭,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等的教育。

为什么总流行“富不过三代”这样的话?就是因为人在得到了荣誉、权利、财富等让人欣喜若狂的事物后,容易沉迷当下的享乐,忘了自己的本职,忘了责任和担当,忘了居安思危。

关注,看历史文化故事!

(图片为网图,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李存勖为什么衰败那么快(李存勖为什么出局的根本原因)

李存勖为什么衰败那么快(李存勖为什么出局的根本原因)

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存勖奉父遗命,东征西战,平定天下,然而在成立政权,当上皇帝后,仅仅3年时间他就身死国败。《伶人传序》中写...

2023-02-09 12:41:35查看全文 >>

李存勖如何灭亡的(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李存勖如何灭亡的(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在鄙人此前的文章中,李存勖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攻灭后梁,威震四方,妥妥的正面形象。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灭梁仅三年后,李...

2023-02-09 12:48:33查看全文 >>

李存勖为什么会众叛亲离(李存勖悲惨下场)

李存勖为什么会众叛亲离(李存勖悲惨下场)

后唐王朝天佑二十年(923年)四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是为唐庄宗,沿用“唐”为国号,史称“后唐”。李存勖追赠父祖三代...

2023-02-09 12:51:22查看全文 >>

李存勖有多厉害(李存勖的实力)

李存勖有多厉害(李存勖的实力)

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

2023-02-09 13:07:45查看全文 >>

李存勖失败的真正原因(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李存勖失败的真正原因(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在鄙人此前的文章中,李存勖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攻灭后梁,威震四方,妥妥的正面形象。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灭梁仅三年后,李...

2023-02-09 12:39:08查看全文 >>

李存勖后面是谁做皇帝(李存勖和李存孝先后称帝)

李存勖后面是谁做皇帝(李存勖和李存孝先后称帝)

晋王李克用有著名的十三太保,亲儿子李存勖和养子李嗣源、李存信、李存孝等十三人,故称“十三太保”,其中,大太保就是李嗣源。...

2023-02-09 13:21:05查看全文 >>

李存勖为什么不能统一(李存勖失败的真正原因)

李存勖为什么不能统一(李存勖失败的真正原因)

“小唐玄宗”李存勖:从中兴之主到众叛亲离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他们一家属于西突厥沙陀部人,他这一支本姓朱邪,因祖...

2023-02-09 13:11:17查看全文 >>

李存勖死得莫名其妙(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李存勖死得莫名其妙(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公元926年三月,时任后唐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的李嗣源趁镇压叛乱时造反,不服皇帝李存勖的统治。李存勖亲率部分军队去征讨李嗣...

2023-02-09 13:28:26查看全文 >>

李存勖为何三年即亡(李存勖为何前后判若两人)

李存勖为何三年即亡(李存勖为何前后判若两人)

公元908年,割据河东的晋王李克用病逝。时年二十四岁的李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李克用临终前,李克用留下三支箭,...

2023-02-09 13:03:26查看全文 >>

李存勖为何前后判若两人(李存勖为什么后期不得人心了)

李存勖为何前后判若两人(李存勖为什么后期不得人心了)

中国历史上除了普通人眼里的唐宋元明清五个大的朝代之外,还出现过一段混乱的历史时代,在现在的历史课本中是少有记载的,因为这...

2023-02-09 13:03:5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