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山西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原始农耕文化成就遗址)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5-12 15:52:0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地处黄河金三角的运城,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滥觞之地。早在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后稷就在河东大地开创稼穑先河。彼时,当第一把谷种撒进黄河流域淤积万年的肥沃土壤,人类也迎来了农耕文明的曙光,迈出了生存史上的关键一步。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星移斗转,四季轮回。如今的运城已经是拥有277.7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粮、果、菜、畜等主导产业和红枣、芦笋、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成为山西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9月22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正式在河东大地拉开帷幕。运城市委市政府已精心筹划准备了七项盛大活动,届时将与全国人民一起“庆丰收,迎小康”,见证中国古老农耕文明在河东大地绵延发展的新时代丰收图景。

金秋时节,野花开满山坡,沃野铺满金黄,记者深入河东大地,试图追寻农耕文明在这里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

典籍传说,遗址文物

——佐证农耕文明源起河东

人类文明的形成孕育,离不开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由河津入运城,绕过巍峨中条山调头东去,直奔大海。正是这“几”字拐弯处的一个停顿,为河东广袤区域淤积了大片沃土。

河津市区西北13公里的龙门村,就位于著名的黄河禹门口。9月10日,记者来到龙门村时,村里的上千亩玉米地已经丰收在望。

“这就是传说中禹凿龙门之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孕育在这曾经浪涛滚滚的河谷之中。”龙门村党委副*原娟珍带着记者乘游船溯流北上,只见两岸石壁如斧劈刀削。原娟珍告诉记者,桀骜的黄河带着黄土高原丰富的泥沙呼啸而来,留下“龙门三激浪”的千古奇观后,渐次慢下脚步,为河东大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水利条件。加上河东地区温润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为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舜帝执政时期,重用大禹负责平治水土,后稷弃教民播种百谷,开启了农耕文明的新纪元。”运城党史办原主任、研究员景惠西说。

运城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正值秋天,帝陵周边,黄绿相间的庄稼随风摇曳。史载,上古尧舜禹时代皆定都河东。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今运城境内。河东先民,就这样从茫茫历史中迤逦起身,一路摇曳,走出大山、走进平原、走进农耕文明,留下了诸多吉光片羽的人类文明历史遗存。

循着古人的足迹,记者又来到垣曲县历山舜王坪。传说中舜帝躬耕之处,山峦叠翠,沟壑纵横,植被繁茂。“1970年,就在历山周围30公里范围内发现了下川遗址。”垣曲县委宣传部部长卫鹏告诉记者,遗址出土了石磨盘、锛形器等原始农具,说明河东先民早在1.6万年前,就开始了“狗尾草”的驯育和最原始的农耕,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农耕文明的确源起河东。

据了解,迄今为止,在运城地域内已发现石器遗址400余处。万荣县发现的荆村遗址群,出土了碳化的黍壳,说明河东先民已大量种植北方旱作农作物,并掌握了粮食加工技术;平陆县枣园出土牛耕耧播图,为河东农耕文明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形象、权威、可靠的依据。

“三皇五帝”时代活跃于河东、创造了灿烂农耕文明的先民们留下的遥远传说,就这样通过遗迹、遗址与典籍记载相互印证,渐渐真实而丰满起来,不再那么久远而缥缈。

尧时农师,禹之农官

——后稷是名符其实的农耕始祖

“稼穑劳后躬,播种功勋垂万代。民人饱后德,荣隆祠宇耸千秋。”这是稷山县稷王庙中的一副楹联,歌颂了中国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丰功伟绩。该庙原建于稷王山上,明代迁入县城,庙虽不大却历史悠久。《辞海》中对“稷山”有这样的解释:一名稷神山,俗称稷王山,相传上古时后稷始教稼穑于此,上有稷祠,下有稷亭。《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农耕文明源起河东,缘启后稷。对原始农业发展贡献最大的当数后稷。”秋风飒飒,稷山县后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建中,与记者一同登上稷山县城正南25公里处的稷王山,北眺平阳(尧都,今临汾),南望蒲坂(舜都,今永济),只见青峰叠翠,沃野无垠。黄建中说,后稷,名弃,就诞生于稷王山麓的小阳村,弃在孩童时就对农作物非常感兴趣,长大后更是常常到田野中研究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凡是适宜种五谷的,春天就去播种(稼),秋天再去收割(穑)。百姓们纷纷效仿他。长大后他就在稷王山周围发展农业,尧帝封他为农师,舜帝封他为后稷。

“后稷担任了尧舜时代的第一任农业主管官员,表明中国农业发展在后稷所处时代已走向正规化,所以后稷取代了此前所有的农业之神,包括炎帝神农,成为后世膜拜的农耕始祖。”黄建中说,“据典籍记载,后稷精于总结,善于观察,最后熟练地掌握了农耕技术,改良了生产工具。他教化民众,并系统地传授推广农耕技术,开启了我国真正的农耕文明。”成立于2005年的后稷文化研究会是一个民间组织,依托后稷故里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成果颇丰。

根据历史文献,黄建中还原了后稷教民稼穑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整土地,优选种子,对种子进行防虫处理,按节令播种,按土壤情况耕种,施肥,铲除杂草和培育良种,后稷还重视桑麻生产,解决穿衣问题,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在河东地区,与农耕始祖后稷相关的传说与遗存散布各处。闻喜县新闻中心主任王琪琳告诉记者,2008年,闻喜县文物普查队在闻喜县冰池村发现了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4000年前稷王山麓就有人类活动。而冰池村自古就有后稷被母亲姜嫄弃于冰池的传说。村中有冰池一口,村南还有稷王庙(毁于抗战时期)、娘娘庙、娘娘坟等古迹。

源起河东,润育古今

——农耕文明在传承中发展进步

农祖后稷发现粒食,树艺五谷,教民稼穑,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农耕文明,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使早期人类的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生活环境日趋稳定。

在数千年农耕文明的滋养孕育下,河东地区自古农业发达,物产丰饶富足,也造就和赋予了河东儿女勤劳质朴、耕读传家的优良品质。

8月26日,中国农民丰收节《2020丰收歌会》在永济鹳雀楼完成彩排。金黄的麦穗,明媚的笑颜,开场舞《大丰收》甫一亮相就惊艳了众人。站在鹳雀楼上,万亩良田尽收眼底。再看脚下,锦绣鲜花满地。远眺,金黄色的玉米随风涌动。乡村的金秋,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收获的味道。

万荣苹果、新绛蔬菜、稷山板枣、永济葡萄……步入新时代,运城农业已不仅仅局限于种植五谷、满足生存需求,而是在继承中发扬、传承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拥有277.7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市,运城一方面积极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果林业、食用菌业、特色养殖业,目前已形成了粮、果、菜、畜等主导产业和红枣、芦笋、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并成为了山西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同时,他们还把农业与二三产业紧密结合,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科普农业等新的农业门类,把农业的生产过程、生产场景以及农耕文明的历史起源,都变成了旅游资源。

农耕文明的积淀,让运城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农业生产力。截至2019年末,运城市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高达628.8千公顷,水果出口多达68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量的8.5%!

9月22日,农历秋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将首次走出北京,在运城举办。届时,人们可以最直观地了解中华文化,感知农耕文明的起源和繁衍发展的优秀成果。

源起于河东的原始农业,已成为我国农耕文明起源、发展的文化符号,根植其间的汉民族生产、生活和文化方式,在中华大地踏出一连串“噔噔”作响的历史足音,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本报记者张海鹰

(责编:温文、马云梅)

栏目热文

山西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有哪些(山西原始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

山西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有哪些(山西原始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

□张志善绛县,俗称“故绛”。据《左传》载,系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县”的地方,故有“天下第一县”之称。这里是华夏农耕文化的...

2023-05-12 15:52:31查看全文 >>

山西远古遗址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山西古人类文化遗址有哪些)

山西远古遗址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山西古人类文化遗址有哪些)

古交位于吕梁山东北隅的盆地之中,地当山西南北之要冲,太原以西之屏障。汾河自西流入,横贯全境。大川河、原平河、屯兰河分别由...

2023-05-12 15:43:25查看全文 >>

山西的遗址有哪些(山西遗址一览表)

山西的遗址有哪些(山西遗址一览表)

近日,“2020年历史遗址型景区品牌100强榜单”发布。榜单从搜索指数、舆情指数、运营指数、媒体指数4个维度,分析了各大...

2023-05-12 15:26:55查看全文 >>

山西所有原始农耕文化遗址(我国山西农耕时代文化遗址)

山西所有原始农耕文化遗址(我国山西农耕时代文化遗址)

山西沁水历山腹地,散落着数量众多的古村落。 高瑞峰 摄中新网晋城9月30日电 题:探访山西沁水历山古村落:触摸农耕文明印...

2023-05-12 16:00:21查看全文 >>

山西史前文化遗迹(山西原始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

山西史前文化遗迹(山西原始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代睿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都有谁入选?3月28日上午,谜底在北京揭开。发布会现场。封面新...

2023-05-12 16:07:32查看全文 >>

山西有哪些史前遗址(山西境内的远古文明遗址)

山西有哪些史前遗址(山西境内的远古文明遗址)

中新网吕梁7月5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5日发布离石德岗遗址重大考古发现,经过考古工作人员两个多月的发掘,在...

2023-05-12 15:50:40查看全文 >>

山西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山西有哪些农耕文化遗产)

山西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山西有哪些农耕文化遗产)

4月13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家住太原的余小静女士自驾车去了一趟榆次后沟古村,由于非常时期游客不是太多,却能更多地体会...

2023-05-12 15:37:06查看全文 >>

山西历史遗址排名(山西所有遗址名录)

山西历史遗址排名(山西所有遗址名录)

29日消息,在迈点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历史遗址型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上,我省平遥古城等9家景区上榜。 历史遗址型景...

2023-05-12 15:38:46查看全文 >>

山西的远古遗存(山西的历史遗迹)

山西的远古遗存(山西的历史遗迹)

中新社太原11月8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对外发布新发现,考古人员在山西绛县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庙底沟...

2023-05-12 15:37:59查看全文 >>

原始农耕下的山西遗址(山西原始农耕生活遗址)

原始农耕下的山西遗址(山西原始农耕生活遗址)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土旱塬农耕文明在此孕育、发展、辉煌、衰落,渐渐归于沉寂,只留下一鳞半爪的遗...

2023-05-12 16:08:3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