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0日即“520”,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竟然失眠了,没有办法只好打开手机浏览各类新闻。在浏览的过程中无意看到一位网友发的一组照片,照片中的建筑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标志性建筑“中天广场”大厦,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想不到的是“中天广场”大厦竟然与美国费城地标自由大厦特别地相似,而自由大厦从建筑外立面看感觉又模仿的是克莱斯勒大厦,因为中天广场大厦就说不清究竟模仿的是其中的哪一个建筑。这不仅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想起了曾经工作过的湖南省地级怀化市,怀化市政府大楼就是山寨的日本东京市政厅大楼。另外,新疆克拉玛依市油田旁由不锈钢制成的艺术装置“大油泡”,与美国芝加哥最著名的地标—芝加哥千禧公园里雕塑“云门”就十分相似。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城市的建筑“山寨”现象反映了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和设计师的“文化不自信”,文化不自信的“病灶”之一就是对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一边对他国的标志性建筑大张旗鼓地抄袭、模仿,另一边却对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丧失敬畏之心,不但不注意保护现有的文化遗存,甚至拆旧建新。一些人这样做自以为是多了几分“洋气”,是在“与国际接轨”,实际上体现了文化上的浅薄与无知。因此,今天就来好好研究一下我国城市建筑“山寨”问题,研究如何从西方强势文明的阴影中走出来,如何沉下商品社会带来的浮躁内心,不再一味抄袭模仿国外的现代建筑,不再一味服从“长官意志”、对知名建筑进行盲目仿造,不再打着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名义对传统建筑进行粗制滥造的模仿,找回建筑以及城市该有的个性和文化自信。
一、研究“山寨”建筑现象的意义
“山寨”是近年来风行一时的社会热点,一系列的山寨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而建筑作为重要的社会产品之一,也同样被包含在浩瀚的山寨文化大浪之中,套用“山寨”这一网络流行词语,把知名建筑(或局部、典型特征)的复制品称为“山寨”建筑非常之贴切。各种媒体对于“山寨天安门”、“山寨鸟巢”、“山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山寨美国国会大厦”的报道铺天盖地,为什么各种“山寨”建筑会在中华大地上如此兴盛?为什么各地政府不惜重金打造一些经典建筑的复制品,而不着力于新建筑形式的创作?都引发了公众不尽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建筑周期过快、政府部门对建筑形式的铁腕干涉等原因,开发商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等等这些原因都制约了建筑师的建筑方案创作。使得建筑师没有充裕的创作时间以及宽阔的创作空间,只能套用一些现成的图纸成果,导致了各个城市的建筑面貌雷同、城市面貌“千城一面”。更有甚者对经典建筑直接抄袭复制,山寨成风,毫无创新性与个性可言,众多五花八门的“山寨”建筑降低了中国城市的品味,磨掉了城市的个性与特色风格。它更僵化了民众的审美观,扼*了民族的创造性。
因此,研究山寨建筑这样的社会现象,通过系统化的调研总结与归纳,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探讨建筑师未来创作的个性化出路,从而能够引起对中国建筑的原创性设计的重视,推动城市特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二、“山寨”的文化背景
“山寨”是自2008年以来流行于中国的网红词语,红极一时,至今仍频繁出现在大众的口中,山寨手机、山寨食品、山寨明星、山寨服装、山寨春晚……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充斥着山寨版本,上演着一幕幕的模仿秀,只要跟“山寨”沾边的东西定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山寨”成了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生活乃至思想意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山寨文化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探讨,公众褒贬不一,有些人对山寨文化嗤之以鼻,认为它是限制创造力、不尊重知识产权、哗众取宠的浮躁社会下的产物,有些人却对山寨文化持着褒扬的态度,认为它是推动产品平民化,对行业垄断的有利反抗,促进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有利因素。到底什么是“山寨”?是复制、冒牌、模仿、剽窃,还是有所创新?
网络百科对“山寨”一词的注释为:“山寨原指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也指有寨子的山村,引伸为绿林好汉在山中的营寨。山寨行为,则指的是个人或团体对知名事物的粗陋模仿与改动而又自成一体。由此得到的事物,亦被冠以山寨二字。这样的事物可能是一种商品、建筑、活动或其它形式,通常表现为小规模性、非权威性,以及伴随非常规性的改动,如引入特殊的材料、方法,或者增加特殊的功能,以此迎合草根的需求。由此衍生的动词“山寨”则是指从事山寨行为,约同于‘模仿’一词。”
这里所提的山寨即此词条中所提“山寨行为”,指那些以低廉的成本模仿主流产品的外观或功能,最终生产出在外观上与模仿对象极其相似的产品。由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只能进行形式的有限模仿,它们只解决基本功能,不追求精益求精;它们追求形式上的相似,却不要求形神兼备。对“山寨”的最终定义是指复制抄袭、拙劣的模仿。
虽然“山寨”的提法是近十多年才出现,但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仿制品就已经广泛流通于市场中,“河北白沟皮制品”、“温州日用小商品”等这些以低廉实用著称而崛起的商品形式,实际就是以仿制品与复制品为主要生产对象,是处于雏形期的“山寨大本营”。如今所有被冠上山寨之名的事物或新兴或早己存在的事物与现象,都迅速的以喷井式的速度蔓延开来,范围波及各行各业,大有要与正规品牌分庭抗礼的意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