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2020年背景:血制品上一轮量价紧张的景气是2016年,20-18-2019年行业高库存和两票制冲击下,行业下行周期,今年受疫情影响,血浆端的紧缺有望传导到血制品成品端,从而出现涨价潮。
最近已经有部分企业白蛋白开始小幅提价,本文将从血制品简介开始,分析我国和全球血制品发展趋势,以及重点上市公司特点。
A股血制品上市公司: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双林生物、上海莱士、卫光生物。
一、血制品简介
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的原料是血浆。
人血浆中有92% - 93%是水,仅有7% - 8%是蛋白质,血液制品就是从这部分蛋白质分离提纯制成的。在血液制品的成本构成中,血浆成本占比最大,约55%—60%。
血液制品发展至今,已列入2000年版“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的制品有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俗称静丙)、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肌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血白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 乙型肝炎、人胎盘血白蛋白。 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制品有冻干人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等等。
下面主要介绍最常用的几种血制品临床应用:
人血白蛋白: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烦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0年6月:近期已有厂家率先上调了人血白蛋白的出厂价格,5g/瓶规格的价格已从原来的约310元〜320元/瓶涨至目前的340元/瓶。
静丙: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
使用时有较好的大剂量静脉注射耐受性,加之在生产工艺中增加了病毒灭活步骤提高了安全性,临床适应症不断增多。
纤维蛋白原:用于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引起的低纤缩蛋白原血症。
备注:白蛋白批签发占了血制品的60%左右,其中又有2/3是进口(这是血制品唯一许可进口的,血制品进口管制严格,主要是担心传染病),一般情况白蛋白可以从国外进口更低价格产品,因而提价空间有限,但是这次白蛋白也涨了;凝血因子VIII 主要由医保支付因而提价空间较小;静丙使用量大涉及人群广;纤原属于一次性用药且药占比小,主要由患者自付,提价空间大。
二、国内外血制品对比分析
①美国是全球血制品的重头,血制品寡头垄断明显,美国和全球血制品巨头的发展历程均值得我国参考。
②通过对比分析,我国血制品和国际血制品在发展阶段、产品结构、产品种类、血浆来源、产品价格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这其中有的会趋同,有的会维持中国特色。
1.发展阶段的异同
美国:
①1992-2004年是国际血制品发展极为缓慢的阶段,年复合增速约4%,这一阶段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产品的面世对血源产品造成一定冲击,价格下跌;90年代末对血制品企业的整顿造成短期供不应求,刺激企业纷纷复产扩产,血制品价格大幅下跌,市场相对萎缩。
②2005-2011年是全球血制品高速发展期,这期间全球血制品市场规模达到了1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主要原因:FDA出手,对血制品企业进行整合,关停25%浆站,降低产能,价格上升;新的适应症和产品不断推出,使得血液制品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③2012年之后,市场接近饱和,规模平稳发展,增速5%左右。
相比于美国的血制品发展阶段,我国血制品发展在步伐上落后了一个级别,目前正处于美国曾经经历的第二阶段——高速发展期。
第一阶段:90年代—2006年,这段时间血浆需求量较大,全国刮起“血浆经济”之风,后果是安全事故频发,多地层发生献血卖血感染艾滋病事故,此后国家出手整顿,2006年我国血制品采浆量5000吨(大概相当于2014年水平),2007年直接遭到腰斩,采浆量2500吨。
第二阶段:2007年—2014年,2007年之后,血制品发展可以总结为匍匐前进,采浆量和浆站数都维持曲折前进趋势,二者年增速极为缓慢,跟巨大需求严重不匹配。期间还发生过2011年的贵州浆站关停事件,华兰生物在此事件中从行业老大哥位置摔下来,直接促成了后来莱士的上位。
第三阶段,2015年—未来五年,2015年6月,国家放开了血制品最高零售价,这也是迫于市场供需不均衡,血制品呈现较为明显的量价齐升阶段,这一阶段类似美国血制品发展的2005—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