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园林植物即将进入休眠期,好多地方已经启动树木“涂白”、施肥、修剪树枝等各项冬季植保养护工作,确保植物安全过冬。马上进入冬季园林植物防寒保温工作了,苗木怎么防寒?有哪些注意事项?
1、修剪
冬季修剪可使植物集中利用存储的养分,促进新梢萌发,一般在上冻前至第二年早春树木发芽前进行,伤口愈合最快。但对于一些抗寒性相对较差的观枝、观果灌木(金枝槐、龙爪槐等)及先花后叶花灌木,最好选择在早春修剪(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即花后修剪),如紫薇、木槿、月季类、黄刺玫、珍珠梅、棣棠、金银木等。
冬季严寒地区也应在早春修剪,以免伤口受风寒伤害。常绿阔叶树修剪宜在4月至10月枝叶俱全的生长活动期进行,常绿针叶树宜在初冬新梢停止生长至早春时进行修剪。
2.肥控
加强施肥管理可以使植被更好地贮存营养物质。通过减少灌水以及适度使用磷钾肥可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提高细胞液浓度,使得树木提前结束生长,进入休眠期,延长贮存营养物质的时间,更好地抗冻。因此,秋季应避免采取促进苗木生长的措施。
树木落叶前可喷施叶面肥,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休眠。这一时期,严禁使用含氮高的肥料,防止苗木徒长。但可以增施磷钾肥(多采取叶肥),促使苗木木质化,形成健壮的顶芽。还可考虑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的磷钾肥,但不提倡使用含氮量高的有机氮肥、合成有机氮肥等,严禁使用高氮无机复合肥。施肥不可过于集中、离根过近,避免烧根现象。
3.化学辅助抗冻
对于部分晚熟苗木,需要提前在秋季喷施脱落酸、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防枝条徒长,促进枝条老熟,使苗木提前进入休眠,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及抗冻能力。还可以使用生物、化学液剂,促进植株营养积累,提高枝条干物质含量,增强树势;或促进苗木产生抗逆因子,加快休眠,降低冰点,增强植株抗冻能力。
4.栽培措施
除了在水肥、病虫害、修剪等方面进行综合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物抗冻抗寒能力外,还要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遵循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乡土树种有较强的遗传性和适应性,对低温表现良好的抵抗能力,应尽可能选择乡土树种做绿化。
5. 树干涂白
因初冬和早春期间昼夜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此时可通过树干涂白措施减少向阳面皮部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到的伤害,同时还可以*死一些越冬的病菌、虫卵。另外,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进行树身喷白,还可延迟开花,以免晚霜的危害。
常规苗木使用一袋20千克可以喷施10公分树木140-160棵,常规涂白剂搅拌5-10分钟后,才能使用。一般10月底到11月份完成。
6.搭设风障
为减轻寒冷干燥的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冻害,北方严寒地区常在新移栽大树和不耐寒的边缘性树种的北面搭设风障。风障应高于树梢30厘米至40厘米,这样才能起到防止大风吹袭的作用。此外绿篱风障除防寒保暖外,还可阻挡冬季融雪剂进入绿地。
苗木防寒材料不可在春季来临就拆除,防寒措施拆除需要有一个过渡,避免苗木因环境突然变化而出现危害。风障一般在3月底4月初清明之后拆除。应先在防风障上风向上打孔放风,在树木适应环境之后才可对其进行拆除。
7.灌冻水
在冬季土壤易冻结的地区,于土地封冻前,灌足一次水,称为“灌冻水”。灌冻水的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会影响抗寒力。一般以“日化夜冻”期间灌水为宜,这样到了封冻以后,树根周围就会形成冻土层,以维持根部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因外界温度骤然变化而使植物受害。
气温较低,可以早点浇;气温较高,则可适当晚浇几天;具体来说华北地区应在11月底或12月初进行,北京地区一般以“小雪”期间为宜。
8.根颈防寒培土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一般可使用培土的方式进行防寒,具体做法是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
9. 裹干、卷干、包草
冬季由于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造成冻裂,因此对于不耐寒的树木(尤其是新栽树),可用草绳或防寒布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高度可在1.5至2米。此法防寒,应于春节过后拆除,不宜拖延。
防寒布:一般为加厚的无纺布或聚酯纤维、篷布等,主要用于乔木搭风障、绿篱覆盖围挡。
缠树干保温带:一般用于新栽苗木和抗冻能力差的苗木,缠树干高度一般1.5-2米,有些小乔木也会全株缠绕。
10.树基积雪
在树干周围堆雪,可以保持一定温度,使树木免遭过冷大风侵袭。大雪期间或之后,应把树枝上的积雪及时打掉,以免雪压过久过重,使树枝弯垂,难以恢复原状,甚至折断或劈裂。尤其是枝叶茂密的常绿树,更应及时组织人员,持竿打雪,防雪压折树枝。对已结冰的枝,不能敲打,可任其不动;若结冰过重,可用竿枝撑,待化冻后再拆除支架。
关注“必全”头条号,了解更多园林养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