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童话的起源简短(童话的起源主要包括哪三种)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22 04:57:4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童话时,小蝌蚪先找到了鲤鱼妈妈,又找到了乌龟妈妈,最后在两位妈妈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青蛙妈妈,类似故事情节反复呈现。在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演好和鲤鱼妈妈的对话,在表演中理解“迎上去”,感受小蝌蚪的礼貌。后两次则放手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演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故事演活。

角色表演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欲被激活。童话的语言、形象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于是童话中蕴含的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得以无痕渗透。

02

听讲复述

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复述——讲故事仍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从童话的起源上讲,最早流传于民间的童话就是成人为儿童编的、讲给儿童听的故事。童话本来就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文学作品,具有容易复述的特征。因此,听故事和讲故事是进入童话和走出童话较好的教学策略。

我们可以在教学童话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进入情境,激发阅读兴趣。童话故事结构上的表达特点,也使它适合低龄儿童进行口头复述。大多数童话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很多情节又是结构反复呈现,便于学生记住故事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

如《蜘蛛开店》这个童话课后的“示意图”,清楚地表达了蜘蛛开店三次更换招牌的故事。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个情节图来复述故事。又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巧妙地将蝌蚪发育成青蛙的科学知识蕴含在故事之中。“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是教学重点。

童话的起源简短,童话的起源主要包括哪三种(5)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全文,找到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句子,然后认真地读一读,并结合课后题,借助插图,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清楚小蝌蚪是如何发育成青蛙的。然后,再加入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等角色,借助故事中的反复情节,引导学生把故事讲生动、讲有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提高讲故事能力。

03

引发想象策略

童话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幻想,运用拟人、夸张、象征的写作方法,叙述故事,表达美好情感。低龄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个个是想象的天使。为此,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童话故事中的空白点、延伸点,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还原场景,丰满人物形象,启迪思维。

我在教学完《咕咚》1~4段后,抓住文本空白点设计了这样一个想象说话环节:大象看到大伙儿都跑起来了,他是怎么做的,又会怎么喊呢?请你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

有的学生说:“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赶紧逃命吧!’”有的学生说的时候,还加上了动作,演得绘声绘色。

在学完《小壁虎借尾巴》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想象说话的情境:“后来又有一只小壁虎不小心断了尾巴,它会向谁去借尾巴呢?”(出示句式,出示孔雀、蜥蜴、松鼠、袋鼠等动物图)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童话的起源简短,童话的起源主要包括哪三种(6)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能唤醒学生的认知,激活他们的思维,感受童话神奇而美好的意境。

童话的起源简短,童话的起源主要包括哪三种(7)

当然,童话故事中的想象并不是随心所欲、不着边际的,要根据文本特点,依据语言表达的规律,展开合理的想象。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在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到了一年级下学期还可以逐步由说过渡到写,在读中学说,说中练写,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04

理解意蕴策略

理解意蕴就是感受童话故事中蕴含着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理解意蕴的主要教学思路是: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童话故事意蕴,如《小蝌蚪找妈妈》;从分析人物语言中揭示意蕴,如《小壁虎借尾巴》;从分析关键词语中揭示意蕴,如《我是什么》等。

在童话阅读中,要“让孩子像个孩子”。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一首诗中所言: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学生浸润在童话故事之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远离烦琐分析与生硬的说教,要将童话的真善美根植于学生内心,以心换心,引导学生转换角色,用心去感悟。

在教学时,可针对文本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提出这样的话题:小猴子最后啥也没得到,你想怎么劝劝它呢?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小公鸡,此时你最想对小鸭子说什么呢?也可以依据文本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咕咚》一课,当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看到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时,小动物们都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说出心声,在延续的故事情境中悟到“不能盲目跟风”的道理。在理解意蕴时,我们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从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05

拓展阅读策略

统编教材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虽然统编教材选用的童话数量比老教材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拓展阅读策略成了童话教学一个必不可缺的策略。教师在教学完一个童话后,可以补充相关资料,推荐阅读相同主题或者同一作家的作品,延续童话,丰富童话,提升童话教学的品质。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小米面发糕怎么做又松又软(大米怎样做小米面发糕)

小米面发糕怎么做又松又软(大米怎样做小米面发糕)

导读:小米别在熬粥了,加一杯牛奶,营养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吃哈喽大家好我是老左一个爱研究美食的90后小伙子,平时家...

2023-04-22 04:44:17查看全文 >>

小米面发糕怎么做才松软有弹性(小米面发糕不加面粉可以做吗)

小米面发糕怎么做才松软有弹性(小米面发糕不加面粉可以做吗)

最近沈阳人民的生活秩序又被打乱了,社区号召大家尽量不要出门,昨天闺女学校期末考试结束后立刻放假回家,终于不用发愁每天做的...

2023-04-22 04:50:30查看全文 >>

松软绵密的小米发糕(怎样做一个简单的小米发糕)

松软绵密的小米发糕(怎样做一个简单的小米发糕)

夏天就爱小米这吃法,不熬粥不煮饭,好吃不上火,比吃蛋糕还过瘾大家好我是傻姐,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北方人爱吃面食...

2023-04-22 05:15:03查看全文 >>

怎样做小米发糕不发粘(小米发糕怎么做出来更弹牙)

怎样做小米发糕不发粘(小米发糕怎么做出来更弹牙)

大家好,我是丸哥,致力于研究好吃不胖的烘焙食谱。养胃的「小米」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不过大多数人都习惯将小米熬粥喝。但丸...

2023-04-22 04:53:50查看全文 >>

大米小米发糕怎么做又松又软

大米小米发糕怎么做又松又软

夏天就爱小米这吃法,不熬粥不煮饭,好吃不上火,比吃蛋糕还过瘾大家好我是傻姐,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北方人爱吃面食...

2023-04-22 04:51:30查看全文 >>

童话是从哪里演变来的(童话来源于什么书)

童话是从哪里演变来的(童话来源于什么书)

最近在看《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这本书里有各种各样的精怪故事,从北极到亚洲,西方到东方,一路走一路讲。这里面的精怪...

2023-04-22 05:12:54查看全文 >>

童话起源于神话传说吗(童话最先起源哪里)

童话起源于神话传说吗(童话最先起源哪里)

提到童话,我们的印象里通常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式的美好结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才会常常有“生活不是童话”这...

2023-04-22 05:12:55查看全文 >>

童话的起源和发展(童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什么)

童话的起源和发展(童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什么)

还在为备战雅思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发愁吗?还在对长篇的英语文章无从下手吗?还在纠结词汇短语应该怎么使用吗?全新小栏目“雅思全...

2023-04-22 05:19:18查看全文 >>

童话由神话和传说演变而来(童话的起源与神话传说)

童话由神话和传说演变而来(童话的起源与神话传说)

01童话故事伴随着许多孩子的成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美好时光。它一直都是许多父母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的首选。因为童话给孩子...

2023-04-22 05:01:35查看全文 >>

童话是否起源于神话和传说(童话的起源主要包括)

童话是否起源于神话和传说(童话的起源主要包括)

我们都经历过“梦”的世界,作为一种复杂难解的神奇现象,它经常被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它赋予了这些文学艺术强大的表现力,其中童...

2023-04-22 05:01:2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