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
为什么物价越来越高?钱变得越来越不保值?这些问题是现代人最关心的经济话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夏业良说:“治理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将使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只能是缓慢和渐进的过程,因此,金融调控将长期受到流动性过剩的制约。”
流动性过剩是全球各类经济报道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那么到底什么是流动性过剩呢?通常意义上的流动性过剩是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过多,而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出现了经济过热的现象。用我们通俗的话解释就是钱太多了,而它所带来的影响就是:热钱所到之处,商品和资产价格会快速上涨。
1985 年9月,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五国财长签订了“广场协议”,决定同意美元贬值。而当时,为了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实行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结果导致了房地产价格暴涨。
大量增发美元导致美元贬值之后,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了日本,这更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而日本国民因受到房价骤涨的诱惑,开始失去耐心。当他们发现炒股票和炒房地产比上班挣钱更快时,便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进行投机。
比如房子、铜、黄金、股票甚至邮票、红木家具时,那么在那一刻,钱
到了 1989 年,日本的房价已经飙升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境地。当时国土面积仅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全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了1990年,仅东京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的总地价,在当时的日本,除了少数的富豪,竟然没有人可以在大城市里买得起房子。国际资本获得巨额的利益之后,便撤离日本,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价随即*。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个人纷纷*,企业纷纷*,给日本政府留下了高达6000亿美元的坏账。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即使到现在,日本经济也未能彻底走出阴影。经济学家们称这次房地产泡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对于一般人来说,只听说为没钱而发愁,很少听到有人为钱多而发愁。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钱多有时还真的不完全是一件好事。经沃学家普通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将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流动性过剩其实是经济泡沫最主要的幕后推手。
近些年,流动性压力过大问题已开始困扰中国经济。2006 年中国银行上市的时候,申购冻结资金达上万亿元,数百亿规模的基金不到几天的时间就已经销售一空。而每当利率略高于银行存款的国债发行时,银行门口就会排起一条“长龙”。这些其实都是货币流动性压力过大的表现。
现在我们面临的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外汇储备资金占款较多,长期实行的国家集中性外汇储备政策,使得每增加一美元的外汇储备,就要发行同等价值的人民币,而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了三万亿美元,相应的,央行为此已经累计投放了数十万亿元的等值人民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积累的热钱只会越来越多,人的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在所难免,当这些热钱突然集中涌向某一商品领域,比如房子、铜、黄金、股票甚至邮票、红木家具时,那么在那一刻,钱比货多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泡沫经济。当前不管是期货市场还是证券市场,各种投资决策都已经无法摆脱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流动性过剩现在已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因此各国的经济学家都高度重视流动性过剩对经济金融安全的威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致使数以万亿计的投资基金和投机资金在全球房地产、股票、石油期货市场和贵金属类大宗商品市场游荡。同时,还有大量的养老基金、对冲基金也在伺机寻找出路,在这些国际游资的推波助澜之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证券、房产等市场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整个社会财富也严重失衡。面对这些急于寻找出路的大量资本,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它们引导至一个恰当的地方。而对于我们来说,正确地理解流动性过剩的意义,是为了能有效地规避它,避免让自己成为那些国际游资的“猎物”。在现实中,我们不能只将钱存在银行里,而应当适当地进行投资,但同时也不能够盲目地投资,不能看到股票赚钱就去炒股,看到房地产赚钱就去投资房产,这样做最后只能是血本无归。而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理性投资,那么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