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门服务 >

能量转移理念的概念(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27 09:00:0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一、能量转移论简介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能量的过程。但能量也是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根源,没有能量就没有事故,没有能量就没有伤害。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的释放。

输送到生产现场的能量,依生产的目的和手段不同,可以相互转变为各种形式。按照能量的形式,分为势能、动能、热能、化学能、电能、辐射能、声能、生物能等。在能量转移论中,把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的能量而产生的。人体各部分对每一种能量都有一个损伤阈值。当施加于人体的能量超过该阂值时,就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大多数伤害均属于此类伤害。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一般都以36v为安全电压,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当人与电源接触时,由于36v在人体所承受的阂值之内,就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或伤害极其轻微;而内于220v电压大大超过人体的阈值,与其接触,轻则灼伤,或某些功能暂时性损伤,重则造成终身伤残甚至死亡。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譬如因机械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窒息(如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

能量转移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伤害及事故,主要取决于人所接触的能量的大小,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率、力的集中程度,受伤害的部位及屏障设置的早晚等。

用能量转移论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力法是: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及伤害的可能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不正常或不期望转移的方法。

能量转移理念的概念,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1)

二、能量转移论的运用

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

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人接触能量的大小;接触时间和频率;力的集中程度;屏障设置得越晚,设置的越早,效果越好。

按能量大小,可研究建立单一屏障还是多重屏障。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方法大致分为十二个类型:

1.限制能量,如限制行车速度,规定矿井照明用低压电等;

2.用较安全的能源取代危险性大的能源,如用水力采煤取代爆破,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剂代替四氯化碳等;

3.防止能量蓄积,如控制爆炸性气体的浓度,溜井放矿尽量不要放空(减少和释放位能)等;

4.控制能量释放,采用保护性容器(如耐压氧气罐、盛装辐射性同位素的专用容器);

5.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如接地电线、通过局部通风装置抽排炮烟等;

6.设置屏障,如防冲击波的消波室、消声器以及原子防护屏等;

7.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如防护罩、防火门、密闭门、防水闸墙等;

8.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障,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口罩等个体防护品等;

9.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连续监测和远距遥控等;

10.改善效果及防止损失扩大,如改变工艺流程,变不安全流程不安全流程,搞好急救;

11.修复或恢复,治疗、矫正以及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

12.延缓能量释放。

能量转移理念的概念,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2)

三、危险因素防护原则

  1、消灭潜在危险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制出适应具体生产条件下的确保安全的装置,或称故障自动保险或失效保护(fail-safe)装置,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即使当事人违章操作,或个别部件发生了故障,也会由于安全装置的作用而完全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

  这一原则保证提高安全水平,但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防护危险因素。实质上该原则只能获得折中的解决办法。例如作业或环境中存在有化学能的有害气体,这就要从确保降低吸入尘毒数量,加强个体防护。这称之为第二位的fail-safe。

  3、距离防护原则

  生产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作用,依照与距离有关的某种规律而减弱。许多因素的这一性质可以很有效地加以运用。例如防止火药爆破冲击波及对放射性等致电离辐射的防护,噪声的防护等均可应用安全距离防护的原则来减弱其危害。

  采取自动化和遥控,使操作人员远离作业地点,以实现生产设备高度自动化,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4、时间防护原则

  这一原则是使人处在危险和有害因素作用的环境中的时间缩短到安全限度之内。例如采场放炮后要经过充分的时间通风才能进入。

  5、屏蔽原则

  这一原则是在危险和有害作用的范围内设置障碍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如防水闸墙、井口安全门等的设置。

  6、坚固原则

  这个原则是以安全为目的,提高结构强度相联系的,通常称之为强度安全系数。例如竖井提升的钢丝绳,坚固性防爆的电机外壳等。

  7、薄弱环节原则

  与上述原则相反,利用薄弱的元件,当它们在危险因素未达到危险值之前预先破坏,例如保险丝、安全阀等。

  8、不予接近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使人不能落入危险和有害因素作用的地带,或者在人操作的地带中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落入。例如安全栅栏等。

  9、闭锁原则

  这一原则是以某种方法保证一些元件强制发生相互作用,以保证安全操作。例如防爆电器设备,当防爆性能破坏时则自行断电,提升罐笼的安全门不关闭就不能合闸开启等。

  10、取代操作人员的原则

  在不能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为摆脱不安全因素对操作工人的危害,可用机器人或自动控制器来代替人。

  总之,把能量管理好,就可以把安全生产管理好,例如管好电能可以防止触电事故;防止坠井就是把位能管好不使之转变为动能;防止炮烟中毒是要管好化学能;冒顶、落石、物体打击也是位能的转换等。

栏目热文

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能量流动图如何分析)

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能量流动图如何分析)

考点一:种群1. 种群概念: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①苔藓约有4万多种,将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苔藓个体看做一个种...

2023-06-27 09:05:58查看全文 >>

能量流动计算(能量流动的计算公式)

能量流动计算(能量流动的计算公式)

猩猩生物类型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类型二:定量计算类型三: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2023-06-27 09:12:17查看全文 >>

能量流动及特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流动的意义)

能量流动及特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流动的意义)

生物一直是理科中公认最容易得分的一个学科,但它的知识点较为零碎,既有大量需要背诵的内容,也需要很好的理解和思考。今天和大...

2023-06-27 08:57:07查看全文 >>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概念(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不同点)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概念(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不同点)

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站在一个自然环境中时,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堆随意排列的岩石、树木和动物。实际上,这是一个完整的生...

2023-06-27 09:12:33查看全文 >>

能量流的定义(怎么计算能量流)

能量流的定义(怎么计算能量流)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347天。工业革命之后,现代科技和现代产业的兴起完全改变了“正增长秩序”的逻辑,“正增长秩...

2023-06-27 09:03:36查看全文 >>

能量流动的最终来源(能量流动最终来源于)

能量流动的最终来源(能量流动最终来源于)

高中生物必修三---能量流动试讲稿一、导入师:假如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

2023-06-27 08:36:45查看全文 >>

能量需要量的概念(能量的维持量怎么计算)

能量需要量的概念(能量的维持量怎么计算)

人体的三大必需营养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首发|杜德春第一类: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人类必需氨基酸有8种,分别为苯丙...

2023-06-27 08:53:15查看全文 >>

能量流动概念(从能量流动角度理解)

能量流动概念(从能量流动角度理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能量流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概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过程与方法目标:应...

2023-06-27 08:56:19查看全文 >>

能量流动的意义(能量流动的意义和事例)

能量流动的意义(能量流动的意义和事例)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终点是最高营养级动物(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2、生...

2023-06-27 09:26:14查看全文 >>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三个图示)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三个图示)

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网络,其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维持这一平衡的关键。让...

2023-06-27 09:10:1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