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饼生产商,它没有生产月饼,而是印发了100元的月饼礼品券,然后以60元的价格卖给了黄牛,黄牛又以80元的价格卖给一个消费者,消费者因为有事求领导,然后把月饼券送给了领导,但领导不吃月饼,于是拿着消费券找到月饼生产商,以20元的价格卖给了生产商。
月饼厂赚40元,黄牛赚20元,领导赚20元。消费者自己想办的事成了。这整个循环以月饼为概念进行流转。
第一、月饼这个概念一定是整个市场能接受的;黄牛60拿到手,他知道80能卖掉。消费者买到他知道领导定会欣然接受。而领导也知道20元厂家一定会回收。这里基于这样的一个概念。
第二、这里边定价机制也非常合理。四个主体都认为他们的拿货价非常合理。
以上就是一个资本运营的思维,这就是一个月饼证券化的过程。所以资本运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你将自己的企业放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把企业证券化。就像月饼的这个例子一样。
在产品经营的思维模式下,企业都讲的是,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产品。企业都是靠着卖产品,回款赚回自己的投资。
这里衍生出了一个叫商业模型的词,如月饼厂,一块月饼没生产,但也不影响各个环节赚钱。也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市场能接受的概念,这是核心问题。就是企业不管做产品也好,做服务也行,一定得是市场能接受的。
商业模型感觉起来挺复杂的。简单的说就是赚钱模式。但资本市场上对它的要求就很苛刻。这里有几个要素。
第一、你的商业是否存在天花板;第二、上下游的产业链;第三、行业竞争结构;第四、企业财务特征。
资本市场要从这四个角度去分析你的商业模型到底行不行。
比如,一个公司说自己是做电梯的,但是投行去到你公司他不会只听你说,他要看你的发票。一看发票发现80%是卖电梯配件的。再看你的配件卖给谁。再一看你只卖给东芝。投行就会判断,你的企业是做电梯配件的,而且客户单一依赖性很强。
相比之下,另一个电梯配件商,你说我是为8大电梯品牌提供服务的,可以维修,可以更换配件,也可以卖整梯。这样一来,行业的天花板一下就提高了。这就是资本市场看企业的第一个要素。
行业产业链,看的是你的上下游关系。上游,你的供货商,你对供货商的定价能力,下游,你对下游经销商的控制能力。这里说的是你在这个价值链的价值是高端还是底端。
任何一个行业里都有一个竞争结构,在同样的商业模式的公司里边,你跟同类公司比,你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这讨论的是比较优势,你公司的比较优势能不能成立。另外,在这个模式里边,谁处于垄断地位。如果在这个模式里都没有什么竞争力,这叫完全竞争。这就表示这个行业里你们几个公司对上游没有定价权,对下游也没有定价权。
第四,行业财务特征,就是说你公司的商业模型要和财务模型是对应关系。比如你是8大电梯品牌配件商,你对应的发票业务比例来佐证你就是8大电梯品牌配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