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小石潭记翻译及赏析(小石潭记翻译最简短的)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09 09:32:5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小石潭记翻译及赏析,小石潭记翻译最简短的(1)

(一)(2022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共11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央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释】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13. 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尤清冽”中“清冽”是清凉的意思,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寒凉。

B. “斗折蛇行”中的“斗”“蛇”指像北斗星、像蛇一样,表现溪流的曲折蜿蜒。

C. “明灭可见”中的“明灭”指忽明忽暗,写出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

D. “坐石弄泉”中的“弄”在这里有玩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

14. 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5. 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6. 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以“定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_________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_______,后来途径槐林,_________,_________夜宿于连云阁。

【译文】

第二天,在林虑吃早饭,正午是抵达桃林村,原来这里才是山脚。山泉声在道路两旁叮咚作响,路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珍奇花草,数不胜数。山回路转,有一块几丈大的平地,叫槐林。我坐在石头上,摆弄着山泉,不知不觉到了下午申时,在环翠亭上休息,环顾四周,景色清新脱俗,忽然怀疑自己在人世之外,我留连美景,慢慢前行。傍晚时,到了明教院,当晚住宿在连云阁。

13. C【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C.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可知,“明灭可见”的是流入小石潭的溪水的身影,而非表现“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故选C。

14.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下,向下照射。澈:透过。布:照映,分布。

15. “乐”的原因是:小石潭的美景;“忧”的原因是:环境凄清,不能久留。【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和理解。根据【甲】“隔算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青树翠蔓,蒙络摇级,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等景物描写可知,作者“乐”的原因是:小石潭的美景;根据【甲】“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等景物描写可知,作者“忧”的原因是:环境凄清,不能久留;结合作者经历可知,引发了作者的贬谪之忧。

16. ①潭周围环境②到桃林村③环翠亭④明教院【解析】(1)根据题干“甲文段以‘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找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可知,此处应填:潭周围环境;(2)根据题干“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和“早上从林虑出发”,找到“亭午抵桃林村”,可提炼出游踪是:桃林村;(3)根据题干“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和“早上从林虑出发”,以及上一游踪是“桃林村”,找到“憩环翠亭”可提炼出游踪是:环翠亭(4)根据题干“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和“早上从林虑出发”,以及上一游踪是“环翠亭”,找到“薄幕,至明教院”可提炼出游踪是:明教院。

小石潭记翻译及赏析,小石潭记翻译最简短的(2)

(二)(2022湖南·益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7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ㅤㅤ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ㅤㅤ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ㅤ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②,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ㅤㅤ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黄州,今湖北黄冈,当年作者被贬此地。②相(xiàng)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③王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相传他在此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尽黑。④黄鸡,报晓的公鸡。该句意思是不要因为时光易逝,年华老大而悲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门前流水尚能西

B.全石以为底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C.潭中鱼可百许头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D.以其境过清

余以手为口

(2)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D.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作者柳宗元、苏轼均为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唐宋八大家”指八大散文家。

B.两文的写作背景基本相同,分别为作者被贬湖南永州和湖北黄州后出行记游之作。

C.两文语言均很优美。【甲】文善用比喻且句式灵活;【乙】文风趣幽默,简练生动。

D.两文主旨相同,皆表达了作者虽遭朝廷放逐,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旷达情怀。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乙】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西:向西/西:向西流淌;B.为:作为/为:是;C.许:大约/许:大约;D.以:因为/以:用。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故断为: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故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BC.正确;D.有误,【甲】文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心情。故选:D。

(4)①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

小石潭记翻译及赏析,小石潭记翻译最简短的(3)

(三)(2022湖南·娄底中考)文言类。(17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教然后/知困

D.今齐地方/千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光下澈(清澈)

B.可百许头(可以)

C.凄神寒骨(凄凉)

D.佁然不动(……的样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B.第①段开头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C.文章②③④三段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对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进行了细致描绘,渲染出幽僻凄清的氛围。

D.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寓情于景,奇丽的小石潭风光中始终流淌着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永州山水的热爱。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小石潭本是永州一无名小潭,却因柳宗元诗情画意的笔调而闻名古今。结合全文说说柳宗元描写山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1)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A.有误,正确停顿为“伐竹/取道”;B.正确;C.有误,正确停顿为“教/然后知困”;D.有误,正确停顿为“今齐地/方千里”。故选:B。

(2)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A.有误,正确解释为穿透;B.有误,正确解释为大约;C.有误,正确解释为使……凄凉;D.正确。故选:D。

(3)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本文作者在一开始有欣赏美景的愉悦,但氛围最终出发了作者心头的忧愁,流露出孤寂抑郁之情。故选:D。

(4)①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重点词: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句意: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重点词:以,因为;居,停留。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

(5)作者描写小石潭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①移步换景。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②抓住景物特征,精细生动地描绘。从听觉、视觉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绘。“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此文开笔就有声有感。动静结合。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这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读者领受着这画卷的美又对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与同情。③文笔简练,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写潭,处处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写环境气氛又处处透出这里的寂寥、幽邃。前后照应浑然一体。④侧面描写,烘托景色。第二段无一字写水,却将水的清澈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描写小石潭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①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②抓住景物特征,精细生动地描绘。写小石潭,处处从“石”字落笔,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从听觉、视觉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绘。“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此文开笔就有声有感。未见其潭,先闻其声,游兴被激发了。“水尤清冽”“青树翠蔓”“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明灭可见”,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写景,动静交错。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这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写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读者领受着这画卷的美又对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与同情。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③文笔简练,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写潭,处处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写环境气氛又处处透出这里的寂寥、幽邃。前后照应浑然一体。全文不满200字却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所以说这篇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的精品。④侧面描写,烘托景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运用侧面描写,“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洌可鉴的特点。

小石潭记翻译及赏析,小石潭记翻译最简短的(4)

(四)(2022重庆中考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

B. “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

C. “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

D. “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B.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

C. 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

D. 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

12. 下面的链接材料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一种观点,请简要概括。你是否赞同链接材料中画线部分对《小石遭记》的分析?请简要评析。

【链接材料】

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

(节选自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二)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

9. D 【解析】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D.“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表述有误,“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而“隶而从者”意思是跟着同去的人,“从”为“跟从、跟随”;故选D。

10. (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句重点词语: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见,看见;下,向下;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2)句重点词语: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

11. B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表述有误,联系文章内容可知,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C.“‘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表述有误,作者观鱼后坐潭上,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中感到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反映了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D.“‘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表述有误,联系文中“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的内容可知,“斗折蛇行”写溪身,“犬牙差互”写岸势;故选B。

12. ①不写尽不游尽(或:留白、言已尽而意无穷)。

② 示例1:赞同。遥望潭西南一段,所见之景极多,但作者只写了溪身和岸势,(或:作者只写了潭西南方向之景,未写其他方向之景)这就是不写尽;潭上不久坐一段,作者游了小石潭之后,即无心再游,这就是不游尽。

示例2:不赞同。遥望潭西南一段,见溪流却不知其源,这应是不游尽;潭上不久坐一段,只写了对环境的感受,未写内心的贬谪之愁,这应是不写尽。【解析】(1)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通过材料中“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的内容可知,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不写尽不游尽”的观点。(2)考查对链接材料的理解和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解答时,围绕链接材料中“不写尽不游尽”的观点和“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的评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不论是否赞同,均应表明观点,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并言之有理。

示例一:赞同。文章第三段写“西南而望”,只突出溪水若隐若现、岸势参差不齐,并没有写清楚其源头,此所谓“写尽妙境,不如不写尽为更佳”;第四段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表明作者一行并没有游尽小石潭,此所谓“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

示例二:不赞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只描写了溪流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却没有描写或探究它的源头,这应是不游尽;“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指描写了作者对环境的客观感受,没有触及自己被贬后内心的失意和凄苦之情,这应是不写尽。

栏目热文

小石潭记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视频)

小石潭记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视频)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

2023-06-09 09:52:26查看全文 >>

电动后备箱液压杆修复(后备箱液压杆修复的新方法)

电动后备箱液压杆修复(后备箱液压杆修复的新方法)

近期有网友咨询别克GL8电动尾门举升失效怎么解决?我来给车主解答一下,出现这种情况基本有以下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尾门电...

2023-06-09 09:45:57查看全文 >>

后备箱液压杆无缓冲怎么修复(后备箱液压撑杆无力怎么修)

后备箱液压杆无缓冲怎么修复(后备箱液压撑杆无力怎么修)

不建议自己修。后备箱液压杆没弹力了zui好是到汽车修理店或是4s店实行修理,液压撑杆严禁拆开,由于在液压杆的内部有高压液...

2023-06-09 09:14:07查看全文 >>

后备箱液压杆太硬怎么弄(后备箱液压杆没有压力怎么办)

后备箱液压杆太硬怎么弄(后备箱液压杆没有压力怎么办)

我的车是2016款雪铁龙世嘉手动品尚型,后备箱液压杆用了五年多了,每次打开后备箱,总是要用力抬起来,一点弹性都没有了,于...

2023-06-09 09:34:23查看全文 >>

后备箱液压杆如何修复(后备箱液压杆修复教程)

后备箱液压杆如何修复(后备箱液压杆修复教程)

汽车液压杆一般用在尾箱或引擎盖上。是为了方便驾驶人打开引擎盖检查发动机舱,进行机油检查,防冻液检查等等,防止引擎盖掉下来...

2023-06-09 09:14:46查看全文 >>

绝地求生1728分辨率为什么很模糊(绝地求生设置1728分辨率区别大吗)

绝地求生1728分辨率为什么很模糊(绝地求生设置1728分辨率区别大吗)

经常看国外主播的朋友会发现有些欧美职业选手的分辨率跟普通的1920×1080不同,他们的画面比我们的要宽一些。经过摸索本...

2023-06-09 09:07:58查看全文 >>

绝地求生分辨率为什么1728*1080(绝地求生分辨率1728*1080不清晰)

绝地求生分辨率为什么1728*1080(绝地求生分辨率1728*1080不清晰)

Jedi Survival现在是许多正在玩电脑竞争游戏的用户.最近,最近,当他们性感时,图片总是卡住或落下.无论如何,卡...

2023-06-09 09:34:09查看全文 >>

绝地求生设置1728分辨率全过程(绝地求生1728分辨率上下黑边)

绝地求生设置1728分辨率全过程(绝地求生1728分辨率上下黑边)

本期内容旨在帮助盒友最大化电脑性能,提高帧数、解决卡顿。配置够用还看啥,划走~如反响还不错,将在日后推出其他FPS类游戏...

2023-06-09 09:39:36查看全文 >>

绝地求生1720*1080分辨率最佳设置(绝地求生1780*1080游戏分辨率)

绝地求生1720*1080分辨率最佳设置(绝地求生1780*1080游戏分辨率)

对于绝地求生这款游戏,相信很多玩家都是又爱又恨的。作为目前最火的FPS游戏之一,绝地求生凭借它特别的吃鸡模式吸引了无数玩...

2023-06-09 09:23:32查看全文 >>

绝地求生设置1728分辨率有用吗(绝地求生调完1728分辨率后模糊)

绝地求生设置1728分辨率有用吗(绝地求生调完1728分辨率后模糊)

关于PUBG游戏中的各种设置一直是不少网友关心的话题。有的人会选择一直用一个设置玩,保持习惯;而有的人则会根据自己目前的...

2023-06-09 09:08:3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