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大盛世概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洗练,洋洋《二十四史》,道尽千古风流人物,也留下无数精彩故事。其中有许多为人称道的太平之世,也有许多无道昏君留下的黑暗时代。在盛世里最为著名的有三段时期:一是汉代自文帝至宣帝时期;二是唐代太宗至玄宗中期;三是清代康雍乾时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与子晟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大盛世的概况,以及有哪些特点和不足。
1.汉代盛世概况。
汉朝的盛世,起自文帝继位的公元前180年,终至汉宣帝驾崩的公元前48年,前后持续达130多年。
汉朝建立在秦末混战的废墟之上,立国之初,民生调蔽,百废待兴。于是汉高祖刘邦针对秦朝的不足调整国策:“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税一”(《史记·汉高祖本纪》),全力恢复国力。后来耶律楚材曾以“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来形容刘邦实行的国策对百姓的宽仁。
但刘邦在位时,因为汉朝新立,内有诸异姓王暗怀不臣之心,外有匈奴虎视眈眈,甚至在白登之围后不得不屈辱的向匈奴称臣纳贡,采取和亲之策避免边境起干戈,为汉朝发展争取缓冲时间。
刘邦整个后半生都在征战厮*,以图为子孙打造一个承平盛世的好基业,并最终死于讨伐英布时所受箭疮复发,不能不说极为惋惜。而惠帝就更不用说了,其本人无甚实权,大权尽在吕后之手。吕后豺狼之性,大肆诛*刘氏宗室,把朝堂搞得动荡不堪。这一时期的汉朝,可谓内忧外患俱在,自然算不上盛世。
到了文帝、景帝时期,长达数十年的稳定政局,坚持与民休息的国策,奉行黄老之道,使汉朝经济不断恢复,国力不断上升。文帝曾下诏:“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文帝纪》)。文帝多次减免田租,甚至将田租降为三十税一,人口税、徭役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此外,文帝时期政治清明,取消了许多苛刻刑法。这些政策都得到了百姓称颂和史学家的高度赞誉。因此,后来历代王朝都以汉文帝为帝王楷模。
汉景帝时期虽有“七国之乱”,但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叛乱,并未使汉朝伤筋动骨,反而使朝廷藉此削弱诸王割据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统治,确保了政局持续稳定,民生持续飞速发展。《汉书》称文帝时期“海内殷富,兴于礼义”,称景帝时期“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但这一时期仍有不足,那就是匈奴这个心腹大患并未得到解决。汉文帝感于和亲的屈辱,曾愤怒的予以拒绝,但面对匈奴人的年年寇边,边境狼烟四起,仍然束手无策,只得愤恨驰骋于上林苑,发泄满腔怒火,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好在文景时期的丰厚积累,为之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举折断匈奴这把悬于脖颈之侧的剑打下了坚实基础。汉武帝在掌权后不久,就开始改变汉朝的国策,由保守变得勃发有为。
在汉武帝的带领下,汉帝国展示了一个强盛大帝国的昂扬姿态,北面频频打击匈奴,西面控制并经略西域诸国,开辟丝绸之路,还出兵东瓯、西南诸夷,使汉朝成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大帝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雄伟的都城,辽阔万里的匈奴被打的分崩离析,从此漠南无王庭。
这种主动的进取,以强大的综合国力来做保证。如在最后一次与匈奴决战时,汉朝一次性出动十万大军,仅仅运送各类军用物资,又动用了高达十四万匹驮马。这些马匹在作战过程中吃的全是优良的的粟米,喝的是昂贵的盐水,这是匈奴人远远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