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声3月9日讯 评书,是曲艺的一种,一人或几人通过叙述情节、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演绎一段历史及现代故事。若在评书中突出舞美、背景等元素,将其打造为一个完整的剧目会不会有更好的视听效果呢?这两天,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书艺术委员会、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市曲艺家协会和四川省曲艺家协会指导,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曲艺团艺术总监袁国虎编写、导排、主演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在山城曲艺场首演。
演出现场
《李顺盗墓》由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重庆市曲艺团一级演员袁国虎担任编剧、导排和主演,是一部以守正创新为目的的实验评书剧。这部剧目讲述了清朝嘉庆年间,无业游民李顺通过寻找“贵人”离奇死亡的原因,探寻自己人生真谛的故事。演出现场,三位演员用诙谐的方言,入木三分的演技,推动情节深入的同时牵引观众沉思。重庆市曲艺团副总经理刘建龙表示:不光有演员的表演,还有舞美的布景、灯光,还有道具、服装、化妆,让观众看起来更加的进入情境。
编剧兼主演袁国虎提及创作目的:为什么叫实验评书剧?因为这是第一次,全国没有人试过这一条,万一实验成功,那么以后就叫评书剧,也请了很多专家来帮我把把脉。如果实验失败,我们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上再做一些调整,更多的是要走向市场。希望本次首演,让实验评书剧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也带领观众打开了了解传统艺术的大门。
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书艺术委员会主任杨鲁平在观看后对这样的创新表示肯定,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们现在的艺术也在转型,一定要有矛盾关系,这样才能刻画人物。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就是现在跟谐剧结合起来了,很好。另外注意不能雷同,你如果这一段见了彩,下边我就要想别的点子了。”原《曲艺》杂志编辑部评论组长、副主任常祥霖表示,重庆具有大城市的风范,地大物博、历史深远,应该有展现大城市风采的作品。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将中国曲艺、中国评书推向新的高度,喜剧情景给作品赋予了灵魂,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体验感,也完成了在现代题材曲艺化道路上的大胆实践和创新突破。原重庆市文联党组*、著名作家、评论家蓝锡麟表示,现在艺术传承讲守正创新,各种艺术形式都要遵循。就艺术而言,艺术形式的表现很关键,不仅要在作品的本质上下功夫,还要对内容进行精心打磨。将守正创新传承到艺术中去,在不断的探索中创作出更多积极的、健康的高质量作品,并能得到现场观众热烈的反响就是《李顺盗墓》这部剧最大的收获。
后续这部剧将在川渝地区开启巡演,邀请观众品评。
重庆之声记者叶爽,实习生张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