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苏轼对茶的影响(苏轼斗茶趣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13 13:28:2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苏轼对茶的影响,苏轼斗茶趣事(1)

北宋苏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熟谙茶道的高手,他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能从茶中品出生活的真味、世间的真情、人生的真谛。

茶,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当然是消暑解渴。

苏轼在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上任徐州知州,正赶上当地大旱,因行色匆匆,口干舌燥,最为渴盼的是讨得一杯清茶解渴,他写了一首《浣溪沙》,下阕云:“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由于路途遥远,又喝了一些酒,诗人困乏交加,昏昏欲睡。此时骄阳高照,更觉口渴难耐,若有一杯清甜的茶水解渴多好啊!诗人就近敲开了老乡的家门,问讯可否讨一碗茶喝?在这里,茶成了诗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苏轼对茶的影响,苏轼斗茶趣事(2)

《啜茶帖》

茶,还是邀友待客的佳品。苏轼爱茶,常常以茶待客,写过不少茶帖。

《啜茶帖》也称《致道源帖》,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写给好友道源的一张便条,邀请他来喝茶聊天,原文写道:“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轼上,恕草草。”

此帖邀道源“枉顾啜茶”,除了共啜有趣外,尚“有少事须至面白”。因为有事相商,故只请道源,未请孟坚,称“孟坚必已好安也”,且让他各自休息吧。

苏轼还给海南的朋友赵梦得写茶帖,邀请一起喝茶,《致赵梦得一札》云:“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有上好名茶,非请赵梦得会饮不可,可谓相知也。这是苏东坡的饮茶之道:只有配饮佳茗之人才可以分享,否则佳茗也会有意见的。他也不会独自享用,因为他觉得如此佳茗不与知己好友共饮,心中会惭愧不已。

苏轼邀其得意门生姜唐佐喝茶,也写过类似的茶帖:“今日雨霁,尤可喜。食已,当取天庆观乳泉泼建茶之精者,念非君莫与共之。”有好茶好心情,自然要请知己好友一起分享。因而他在《望江南·超然台作》感慨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燃起新火,烹煮春日里刚采的新茶。忘却尘世间一切烦恼吧,对酒当歌,不负眼下这大好春光啊!

苏轼对茶的影响,苏轼斗茶趣事(3)

茶,具有君子之品格,佳人之妙质,高人之风度,兼悟禅之韵味。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一诗中,将茶的质地、品格、风味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曰: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诗中的明月、冰雪都是代指茶;玉川子,唐代诗人、茶仙卢仝的别号,此处指的是诗人自己。“仙山灵雨湿行云”,是说茶色鲜嫩清新;“洗遍香肌粉未匀”,是指其天生丽质;“清风吹破武林春”,是说其清香可人;“要知冰雪心肠好”,是指其本质高雅;“不是膏油首面新”,是说其朴实无华。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从来佳茗似佳人”,将佳茗的鲜嫩清新与佳人的天生丽质、蕙质兰心联系一起,比喻贴切、生动,给人丰富的想象和美妙的感受。

后人将苏轼的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从来佳茗似佳人”辑成一联,陈列到茶馆之中,成为一副名联。

苏轼对茶的影响,苏轼斗茶趣事(4)

煎茶,更是颇有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苏轼深谙此道,自有其独特妙法。他在《汲江煎茶》中说: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该诗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关键之处是苏轼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水要好水、活水,清澈的江水;火要旺火猛火,炽热的燃烧。

他还写了一首《试院煎茶》,其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而最好的茶具是“石铫”。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苏轼对茶的影响,苏轼斗茶趣事(5)

茶,除了解渴生津,还可固齿疗病,益寿延年。对此,苏轼深有体会。他在《仇池笔记》中,介绍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记述得十分详细。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遍游佛寺,一日之内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一首七绝《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意思是说:高僧生病了,把禅房搬空,独自睡在床上。南北朝时的谢灵运是在俗之人,却到处遨游。世上哪有什么魏文帝所求的长生不老药,我生病了只需像茶仙卢仝那样,饮尽七盏茶即可痊愈。

为此,他在《试院煎茶》中还感慨道:“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呵呵,不需有什么满腹经纶,我只要有一瓯好茶,就能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啊!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栏目热文

苏轼一首非常著名的写茶诗(苏东坡最经典的咏茶诗词)

苏轼一首非常著名的写茶诗(苏东坡最经典的咏茶诗词)

说到苏轼我们实在是过于熟悉,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而且他...

2023-11-13 14:01:59查看全文 >>

苏轼的茶诗都有哪些(苏轼写茶的经典诗)

苏轼的茶诗都有哪些(苏轼写茶的经典诗)

提起苏轼,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天才式的人物,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几乎没有苏东坡不会、不精的(围棋除外...

2023-11-13 13:34:12查看全文 >>

苏轼对茶的痴迷(苏东坡与茶的不解之缘)

苏轼对茶的痴迷(苏东坡与茶的不解之缘)

宋代饮茶风气极盛,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均极爱饮茶,茶叶甚至成为了米盐一样的必需品,王安石曾发议论说:“夫茶之为民...

2023-11-13 13:44:11查看全文 >>

苏轼与茶的故事简介(苏轼斗茶趣事)

苏轼与茶的故事简介(苏轼斗茶趣事)

我是赫赫有茗,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茶知识。  自古文人爱喝酒也爱喝茶,之前写过李白后就一直没时间继续,这次应头...

2023-11-13 13:30:45查看全文 >>

茶话生活从苏轼茶诗看北宋茶文化(宋代苏轼一生写了近百首茶诗)

茶话生活从苏轼茶诗看北宋茶文化(宋代苏轼一生写了近百首茶诗)

中国历史上有关茶的记载起源甚久,如在《神农百草经》中便有过这样的描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其时间不可谓...

2023-11-13 13:36:08查看全文 >>

宋代茶文化审美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宋代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茶文化审美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宋代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茶文化:宋代文人寄予人生态度与审美的内涵思想中国文人墨客素来喜茶,茶文化历史悠久,据《茶经》载:“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2023-11-13 13:42:24查看全文 >>

宋代的斗茶之趣(宋朝的斗茶是怎么来的)

宋代的斗茶之趣(宋朝的斗茶是怎么来的)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玩过一个叫做“斗鸡”的游戏?“斗鸡”是南方地区的叫法,北方大多叫做“撞拐”或者“斗拐”。游戏规则其...

2023-11-13 14:10:34查看全文 >>

宋代茶诗与茶文化

宋代茶诗与茶文化

公元一二六七年,蒸青绿茶东渡日本贞观十五年,红茶经茶马古道传往西域十七世纪,中国乌龙风行英伦传统的中国茶,神奇的东方树叶...

2023-11-13 13:30:25查看全文 >>

迷你世界坐骑化石龙怎么回血(迷你世界化石龙怎么补血)

迷你世界坐骑化石龙怎么回血(迷你世界化石龙怎么补血)

其实,街机游戏中的所有道具和食物,都和游戏背景故事及年代息息相关的。但对于玩家来说,那些似乎都是无关紧要的,补血量的大小...

2023-11-13 13:56:04查看全文 >>

迷你世界化石龙是吃什么回血的(迷你世界化石龙吃什么可回血)

迷你世界化石龙是吃什么回血的(迷你世界化石龙吃什么可回血)

方舟生存进化中非常多的恐龙,但是有些恐龙随着人类发现的化石越来越多,游戏里的恐龙和现实中的明显有很大的差距,下面为大家...

2023-11-13 13:25:4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