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我们中国每一个人最重要的学龄期。也只有这个阶段,我们在一起要进行长达六年的学习。而且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且社会发展将进一步进入成人社会,所以这个阶段是家长最累、最不好处理的时期。
相互尊重、平等对待
从认知发展看,这个时期学龄儿童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和能力等都开始全面发展。因此,从教育观的角度看,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在某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影响家长、老师对孩子自身成长的重视,尤其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纪律差、经常走神、不写作业、不服从管教、考试成绩差……,以至于家长和老师疲于应付孩子出现的注意力或者学业问题,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身发展规律和特点。
其实仅仅就注意力问题家长或老师有时候可能对孩子的期望就过高了,有很多研究和实践证明,小学低年级段一般专注在学习上能稳定维持20分钟左右,高年级段一般专注于学习上能稳定维持30分钟左右,所以对孩子而言这就是他们在6~12岁学龄期的注意力时间。
孩子在这个阶段爱说话,喜欢表达是因为受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且与同龄人会有更多的话题,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断的问家长或老师,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这时候如果我们成人不知道、不清楚,不好说,就直接表明或说明我们不清楚,不知道,切勿含糊其辞或者躲躲闪闪、有头无尾的回答他们。成人即便是不说、不回答都比瞎说、乱说的回答要好的多。
人际关系、简简单单
小学阶段的孩子情绪情感发展很快、变化也很快。但大多数孩子通过学习和同学交往,都基本掌握了社交礼仪和方式,也会通过相互影响和发展,获得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但是,如果这个阶段的前三年,就是小学三年级之前,孩子的同学交往或者人际关系很差,就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足够重视。
小学期间的孩子,男女之间会产生一些相互吸引的地方。一部分男孩子很喜欢和女孩子玩,或者一部分女孩子喜欢玩男孩子玩的东西或和他们一起玩,这不算是早恋,只是孩子基于好奇心和兴趣等引起的共鸣而已。即便是异性之间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也不会早恋。如果你问们彼此喜欢的是什么,你会发现他们彼此喜欢的都是很具体的事情或行为,比如,一个男孩子很喜欢一个女孩子,是因为这个女孩子有一支很好看、好玩的铅笔;或者一个女孩子很喜欢一个男孩子,是因为他会弹琴、唱歌很好,学习好、是班长等等,但不掺杂其他情感。而且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会儿喜欢一会儿讨厌,全凭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需要。
积极倾听、理解共情
6~12岁的学龄儿童,记忆力逐渐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且随着不断学习,他们的抽象记忆逐渐超过形象记忆。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能力会出现一次质的飞跃,小学三年级之前偏重形象思维,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过渡的转折期。
这个阶段的学龄儿童行为发展是从单纯依靠外部的监督和约束,逐步发展为发自内心的需求行为。行为意志的果断性也逐步发展,自制能力随年龄提升而发展。道德意识随着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也会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学龄儿童的个性特征表现会越来越明显,家长和老师也要关注其心身的发展,如果孩子持续出现脾气暴躁、性格孤僻、容易自卑、想法狭隘极端……。要及时进行帮助或干预。
学龄儿童已经进入“混合抚养期”,所以家长要与老师或其他可能影响孩子心身发展的人尽可能的沟通,建立起一个互通有无的信息流,以便及时充分的了解孩子心身发展的状况和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