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 >

佛教建筑发展过程(佛教的建筑物特点)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23 00:17:3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示意图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平定希腊之后,开启了长达13年的东征,相继征服了叙利亚、腓尼基、埃及、波斯等中亚与北非诸国,东扩至印度河流域,囊括了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三大文明古国,建立了地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超级大帝国,开辟了东西方贸易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

公元前317年,旃陀罗笈多领导印度人击败亚历山大帝国军队,建立了孔雀王朝,全盛时期几乎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随着第三任君王阿育王尊奉佛教为国教,召集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兴建寺院和佛塔,同时派遣众多高僧向邻国弘法,促使佛教传播至整个南亚次大陆、东南亚以及中亚地区,开始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其中,由阿育王儿子莫晒陀所率领的僧团将上座部佛教传入僧诃罗【今斯里兰卡】,后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东南亚各国,开启了南传佛教的传播。

佛教建筑发展过程,佛教的建筑物特点(5)

贵霜帝国与丝绸之路

公元前174年,居住在中国河西走廊一带的月氏部落被匈奴老上单于所击败,被迫向西域、中亚地区迁徙,在吞并了大夏国(巴克特里亚王国)之后,建立了以阿姆河、锡尔河为中心的大月氏国,后由五部翕候分治。公元45年左右,五部翕候之一的贵霜在吞并其他翕候之后,自立为王,国号贵霜,开启了一系列对外扩张战争,全盛时期的疆域西起伊朗边界,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南至纳巴达河,都城设在古犍陀罗国的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与当世的罗马帝国、安息帝国(波斯萨珊帝国)和东汉帝国并称为四大帝国。

贵霜帝国尊奉佛教为国教,在首府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兴建佛塔和寺院,吸引了大量印度佛教高僧前来弘法,将之前口诵的佛经经典书面化,逐渐发展成为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哲学宗教艺术中心,新的佛教思想和佛教建筑形式开始涌现而出,最为重要的便是具象化的佛陀造像开始出现。

佛教建筑发展过程,佛教的建筑物特点(6)

犍陀罗艺术风格佛像示意图

贵霜帝国首府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历史上属于古犍陀罗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处在南亚次大陆、中亚与西亚的交通枢纽位置,曾在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长期统治下,深受波斯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希腊雕刻艺术的影响。随着佛教的兴起,贵霜帝国的佛教徒们开始雕塑佛陀塑像,最初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在佛塔的基座上,随后独立式的、希腊式的佛陀造像开始出现,这一融合了希腊、波斯和印度三种元素而又自成一体的风格,被称为犍陀罗风格,典型代表便是当今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塑像。

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内部形成了一些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不同于传统的以自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转变为以“普渡众生”为修行之目的,自称为“大乘佛教”,将原来的佛教派别称为“小乘佛教”。

“乘”是梵文yana的意译,有“乘载”之意,即像船一样助人修行达到佛之彼岸。小乘佛教只承认释迦牟尼是唯一的佛,修行就是远离烦恼和*,追求个人的解脱,强调自我完善,自利与解脱;大乘佛教认为除了佛陀之外,在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和十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东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和下方)有无数的佛,强调普渡众生,救渡天下苍生脱离苦海。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迅速发展,成为主流教派,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开启了大乘佛教时期。

公元7世纪左右,印度本土的印度教蓬勃发展起来,而大乘佛教由于思辨繁琐的风格而逐渐脱离广大群众。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大乘佛教开始借鉴吸收婆罗门教咒语、宗教仪规和瑜伽术身体训练等印度教的思想与方式,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宗教派别,因采取师徒秘密传授的方式,故被称为密宗,并将之前的大乘佛教称为显宗,佛教开始进入密乘佛教时期。

密宗将大乘佛教看作是初级阶段,而自身则是高级阶段,提出了“即身成佛”的教理,即今生今世便可成佛,从而免去了轮回之苦,以古印度烂陀寺和超戒寺为中心迅速发展并传播。随着寂护、莲花生等印度佛教高僧们入藏弘法,密宗传入了西藏地区,在与当地苯教相融合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

佛教建筑发展过程,佛教的建筑物特点(7)

佛教传播路线示意图

至此,佛教三大系的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基本成形,其主要传播通道大致可分为南线、北线和东线:

  • 南线(南传佛教)

早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上座部佛教便已南下传入斯里兰卡,之后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先后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各国和中国云南地区,远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马来群岛各国,又被称为南传佛教。

  • 北线(北传佛教)

佛教北传至贵霜帝国,即今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中亚各国之后,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为中心,经古代丝绸之路向东传播,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传入西域【今新疆省】,进入中原腹地,在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融合之后,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之后相继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邻国。

  • 东线(藏传佛教)

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前往古印度那烂陀寺学习梵文和佛经,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藏文,并翻译了一些佛经,佛教开始在吐蕃流行起来。之后,随着寂护、莲花生等众多的印度高僧入藏弘法,以及桑耶寺的建成,佛教开始兴盛起来。

公元10世纪左右,“朗达玛灭法”之后,遭受到毁灭性打击的佛教,在阿底峡等印度高僧弘法之后,特别是与西藏本土苯教相融合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复兴流行起来,之后在蒙元时期,凭借着皇室的扶植,开始逐步传入蒙古以及中原等地区。

佛教建筑发展过程,佛教的建筑物特点(8)

栏目热文

佛教的建筑有什么风格(佛教的建筑有怎样特征)

佛教的建筑有什么风格(佛教的建筑有怎样特征)

来源:中国民族建筑古建知识解读佛教在汉代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到我国来的寺院是塔,实际就是埋葬高僧大师的坟墓。寺僧...

2023-04-23 00:00:04查看全文 >>

佛教派系建筑风格(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

佛教派系建筑风格(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

寺院之美在于它沉淀千年的厚重和移步换景的恢弘2021厦门佛事用品展中「寺院建筑与设计展」首次闪亮登场其中的中国标志性寺院...

2023-04-23 00:25:43查看全文 >>

道教和佛教建筑的区别(佛教和道教建筑类似么)

道教和佛教建筑的区别(佛教和道教建筑类似么)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宗教建筑,有的叫XX寺,有的叫XX观,有的叫XX庙。...

2023-04-23 00:14:57查看全文 >>

佛教建筑最大的特征(中国佛教建筑风格及特征)

佛教建筑最大的特征(中国佛教建筑风格及特征)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信仰者主要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这些宗教建筑因其教义和使用要求的不同...

2023-04-23 00:41:16查看全文 >>

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傣族佛教建筑风格特点)

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傣族佛教建筑风格特点)

和任何宗教建筑艺术一样,藏传佛教建筑不但有着与其相关的宗教气息,还因为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以及多元化建筑特点,备受艺术家、...

2023-04-22 23:56:35查看全文 >>

佛教建筑主要三大类(佛教的建筑物有哪些)

佛教建筑主要三大类(佛教的建筑物有哪些)

二、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1.宫殿(最早的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遗址)宫殿的制度周制为三朝五门。(三朝: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

2023-04-23 00:37:04查看全文 >>

佛教建筑的特点(现代佛教建筑的特点)

佛教建筑的特点(现代佛教建筑的特点)

适合烧香祈福,瞻仰观赏,拍照打卡,还可以俯瞰景洪市区。此处不是景点,不收门票扫一下盲:般若寺,读音bō. rě sì,佛...

2023-04-23 00:18:18查看全文 >>

佛教三种建筑(佛教建筑有哪些)

佛教三种建筑(佛教建筑有哪些)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宗教建筑,有的叫XX寺,有的叫XX观,有的叫XX庙。...

2023-04-23 00:23:52查看全文 >>

佛教建筑风格及图片(佛教建筑平面布局特点及演变过程)

佛教建筑风格及图片(佛教建筑平面布局特点及演变过程)

佛 塔河南嵩山嵩岳寺宝塔。这是一座十五层砖塔,塔基是正八边形,底层比较高,上面十四层相对较窄。底层塔面被壁柱分隔开,窗边...

2023-04-23 00:25:20查看全文 >>

佛教建筑的三种形式(佛教建筑特征)

佛教建筑的三种形式(佛教建筑特征)

佛教建筑寺庙有哪几种类型?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按其布局特点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单体式、组群式、廊院式、塔庙式、园林式、禅堂式...

2023-04-23 00:09:5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