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男人揪痧丢人吗(男士自己揪痧)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2-03 18:43:4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她也在演戏,演得很高兴,扮做一个为人尊敬爱护的人。”

这是张爱玲在《怨女》中,对去浴佛寺为姚家老太爷做六十岁阴寿时,姚家二奶奶柴银娣在途中情形的描述。

对于姚家老太太来说,柴银娣的可取之处,除了可照顾二爷生活外,其余的应该只有那一分美貌而已:

“老太太最得意的是亲戚们都说她的三个媳妇最漂亮,至于哪一个最美,又争论个不完。”

但是这一分美貌,却并没有让银娣在姚家得到少奶奶应有的待遇,否则也不会出现短暂的在外途中,高兴地扮演着“一个受人尊敬爱护的人”,在外人眼中营造出了一种“成功”,并为了这份莫须有的“成功”洋洋自得。掩盖在这份“虚荣”背后的凄凉,是银娣嫁入姚家生活后的种种不顺。

嫁入姚家后,给银娣配备的佣人数量与其他两房是一样的,只不过为了凑数把“这房派到那房,没人要,因为爱吃大蒜,且秃顶”的老夏妈分配给了她,二房在姚家的地位不高,以致于其他房的丫头腊梅可以“后来居上”的夺走老夏妈为银娣打的热水壶,甚至还敢对老夏妈打趣二奶奶银娣:

“厨子现在不知道在哪儿买油。在别处买二奶奶不生气?”

姚家老太太除了在银娣刚进门时,有过一段“客气”的时间,不久之后,就开始变得冷淡,甚至有时还会因为些许小事对其冷嘲热讽,姚家老太太曾是官宦之妇,寡妇当家多年,平日里除了恪守着一些“老规矩”外,处世风格颇有老太爷鼎盛时颐指气使的风范,银娣与这种家风格格不入,也或许是在姚家人心中,她也从未真正的进过他们的眼,对此最好的佐证,就是她与另外两房少奶奶的微妙氛围:

“她们两妯娌自己一天到晚开玩笑,她说句笑话她们就脸上很僵,仿佛她说的有点不上品。”

身处在家庭的这种氛围之中,对于一个过分在意他人眼光的女人来说,是十分残忍的,她从未享受到曾幻想能得到的“待遇”,唯一的特权或许仅是对佣人的咒骂,而佣人对此举心中也存有一定的愤然,只是表面漠不做声。

男人揪痧丢人吗,男士自己揪痧(5)

△《怨女》剧照

银娣与丈夫的关系也很微妙,他的丈夫长期卧在床上,其实他除了眼瞎以外还患有软骨病,终日吸食鸦片,据说是患有哮喘的缘由,实际上可能更是为了填补内心“意难平”的空虚,他对家里的事漠不关心,向他提及大爷与三爷从家族账上支钱的事情,他也没有任何态度:

“他反正有钱也没处花,乐得大方。也许他情愿只够过,像这样白看着繁华热闹,没他的份,连她跟着他也像在闹市隐居一样。”

他的存在没有为银娣提供任何便利,更没有满足她任何一丝的“需求”,无论是心理的,身体的,他人的,还是自己的。不仅如此,反而有时还会成为他人名为赞许实为讽刺的对象:

“不像你跟二爷恩爱夫妻。”

真的恩爱吗,他们与银娣心知肚明。如果说她与丈夫姚二爷的夫妻关系微妙的话,那么她与姚三爷的关系就更加微妙了,在姚家除了丈夫及佣人外,她平常能接触到的男性唯有大爷与三爷,大爷一心向“上”,对银娣这般的存在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唯有与三爷的关系为近,甚至于偶尔互相间可以任意的“嬉闹”。

张爱玲在《怨女》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她到现在才发现那真空的压力简直不可抵抗,是生命力本身的力量。”

乍一看,这句话会有些突兀,或是不知所云,但实则是银娣后期对“寂寞空虚”的一种感悟,她以为有些寂寞与空虚是可以扼制或忽视的,却发现有时发自内心的*很难抑制。真的不可抵抗吗?也并未如此,但首先要真正读懂心中的“*”,而后还要正当的疏导或化解,后期银娣的感悟都有些片面,何况在那之前的银娣了。正是由于她内心的一丝*,让她莫名的对姚三爷产生了些许情愫。

这份情愫在与姚三爷的嬉闹中生长,在姚三爷刻意而为的“暧昧”氛围中滋生,在一次嬉闹中,他让银娣唱个歌,这让银娣误认为是对她有某种特殊的关注,当时没有唱,随后一晚她暗自偷偷的唱给了他,只是二爷听到后无意的言语透漏出对她真实的看法:

“这个天还有人出来卖唱。”

银娣唱的歌是《十二月花名》,其中透露的是女子发自内心深处对幸福的渴望,这首歌出自她的口中时,却又是另一番味道,可能更多的是寂寞伴随而来的空虚,而这或许也是姚三爷乐于与她“嬉闹”的一部分原因吧。

银娣与姚三爷的关系未完待续,随着时间的发展,银娣对丈夫姚二爷的最后一丝“良知”逐渐的消磨殆尽了,当他让银娣帮助寻找他那串“最喜欢的桃念珠”时,银娣的举动已经暗示着内心的改变:

“她走到五斗橱跟前,拿出一只夹核桃的钳子,在桌子旁边坐下来,把念珠一只一只夹破了。”

不久,银娣为姚二爷生了一个男孩,仿佛预示着她嫂子的话短暂成真,她的处境开始变好了,姚家老太太对她又开始了重视,但随之而来却是另一番苦恼——银娣家中要为她的孩子准备满月礼,这是关乎颜面的事情,她要凭借此来翻身,而重任就要落在哥哥炳发的身上了。

但难处在于,他哥哥与嫂子不管是早已“商量好了”,还是真的无处筹钱,“满月礼”成为了一件棘手的事,他们提议银娣去找老太太寻求帮助,但是银娣认为并不妥,一是老太太的喜欢是靠不住的,这很可能会为以后埋下隐患,二是老太太多年远离“喧闹市井”,不了解外面的市价,给的钱不会多,家里安排人去买只会“粗糙”,自己去买又会被有心人怪罪他们不会买东西,不上台面……随后他们又提及让银娣去找姚二爷求助,也被她否决,她这一刻有些“怨”哥哥与嫂子:

“她这时候刚生了儿子,大家有面子,下股子劲硬挺过去,处处要人家特别担待,谁拿你们当正经亲戚?她恨他们不争气,眼光小,只会来逼她。”

可即便这样,为了自己的颜面与未来的生活处境,她摁下了心中的愤懑与怨恨,偷偷的让嫂子把自己“头面”装在哥哥带来装饭的“提篮盒”带出去,短期当掉去买满月礼,这件事情看似圆满的度过,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被一些人暗自嘲讽: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家本事大,提篮盒拿出拿进,谁晓得装着什么出去?”

恰在这个时候,对银娣更为不利的事情发生了,三奶奶想要重新穿的一朵珠花意外丢失了,没有人怀疑真正偷盗者姚三爷,都把矛头指向了二房:银娣与她的嫂子,事实无人去追究,风波也被老太太压下,但是造成的影响却让银娣在姚家的处境更为艰难——尤其是这个对他人眼光尤为在意的女人。

两个月后,一切看似风平浪静,浴佛寺一行,让银娣一度获得姚家以外路人的羡慕,她努力的扮演着二奶奶应有的仪态,无人提及她的丈夫姚二爷,她喜欢这种感觉,这是曾经期待的样子:

“她喜欢出去,就是喜欢做三个(姚家少奶奶)中间的一个。”

那天,姚三爷是最后到的,在银娣携带儿子暗自“惆怅”的时候,二人相遇在寺庙的走廊中,在偏殿里将曾经的“暧昧”延续,她诉说着内心的苦楚,把他比喻成前世冤家,忘不掉又无法躲,她让他给一个答复,他无法回答,却用行动给予了回应,孩子持续的哭声将想要弥漫开来的*气息豁然震散,把二人唤醒,没有让错延续到底。

回家之后,她开始怨那一刻的放纵,担忧未来的路,担心姚三爷的嘴,恐惧姚家人得知此事后的眼光,在深夜,姚家人都已入睡后,独自一人想要解脱——上吊。

虽然她知道这种行为没有意义,若是在珠花事件后上吊最起码还能表明自己的心迹以此证明清白,可能也无法获取他人的认可,甚至还会说:“小户人家的女人惫赖,吵架输了,赌气*事”,但是原本可能会在意的东西,这一刻都不在意了,她不愿在想关于未来的事情了,即便有放不下的担忧,但是她若能让人去挖掘其中隐藏的秘密,甚至可以察觉她除了姚二爷以外还有另外的人,可能也是一种满足——畸形的心理满足。

但丁曾说:“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对于银娣来说,她看似没有了希望,但实际上若抛开他人的眼光,好好的生活未必会如此的坎坷。

在《怨女》中,活在他人的眼中,是导致银娣在姚家生活坎坷的主要原因之一

她在姚家的坎坷与不幸,有姚家人很大一部分的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银娣自身的问题,她将原本承受的疼变得愈加的痛,因为她在意他人的眼光与看法,无论是面子还是虚荣,她把一些原本可以“一笑而过”的事情,演变成了事关“颜面”的大事(满月礼如此,珠花事件也是如此),内在的骄傲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自我的一种肯定与认可,这就像席慕蓉说的:“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应该学着喜欢自己,应该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或者别人怎么想。其实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己如何衡量你自己。”

柴银娣未必真的害怕在姚家生活的“艰辛”,更多还是害怕他人对她的评价。

网络中有一句热度很高的话:“不要在别人的眼光里找快乐,否则永远悲哀;不要在别人的嘴巴里找尊严,否则永远卑微”,用此来评价银娣的生活状态尤为合适,她渴望被认可与尊重,只不过用错了办法,走错了路,所以越走越偏,渐行渐远。若非如此,即便坎坷,但是未必不能从困苦的处境中,找寻到慰藉内心的快乐与走下去的理由,无论是客观情况下姚二爷的陪伴与心,无论是的确脱离了困苦的生活水平,无论是她生下的全新生命,无论是未来可以窥探的点滴光明……

歌德说:“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可是银娣却在他人眼光的束缚下,放弃了远方转身投入了更为阴冷的黑暗,是一种不幸更是一种难言的悲哀。至于她与姚三爷的情愫,可以说完全是压抑下不自爱且放纵的表现,她以为能从他的身上获取温暖,享受一定爱情的美,然而脱离爱情的暧昧,只会给自己带来数之不清的后患与伤害,很难孕育成真正的爱情。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柴银娣这种状态的人也并不少,无论是工作,婚姻生活,还是日常社会交往中,部分人很容易将目光聚焦在他人的身上,以他人的喜好及评价来衡量自己及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很难一一对照,所以很多事走自己的路,无愧于心,对自己负责,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男人揪痧丢人吗,男士自己揪痧(6)

“她每次看见有个亲戚,大家叫她大孙少奶奶的,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大孙少奶奶辈分小,已经快六十岁的人,抱孙子了,还是做媳妇,整天站班,还不敢扶着椅背站着,免得说她卖弄脚小。替婆婆传话,递递拿拿,挨了骂红着脸赔笑。银娣是还比不上她,婆婆跟前轮不着她伺候……上头老是给她没脸,怎么管得住媳妇?等到老太太死了,分了家,儿子媳妇都不小了,上一代下一代中间没有她的位子。”

这是张爱玲在《怨女》中,对姚二爷及老太太死后,银娣的心理描述。

一晃儿,银娣在姚家十六年过去了,上一次她上吊时被丈夫姚二爷发现,唤人及时救了下来。那件事后,姚家人对她上吊的原因议论纷纷,但没有人把这件事指向姚三爷,老太太从那以后对银娣更加冷淡,以姚二爷身体不好为由,基本不让银娣再到她身边伺候。后来不久,姚家全家人去普陀山给二爷许愿,把她一个人留在家中,又把在南京看房子的一些老人都叫回来日夜看守,许是担心银娣再次想不开发生意外,许是如同银娣的猜测一样,担心那年“珠花事件”再次发生。

从那以后,银娣开始真正的沉沦了,随着二爷抽上了鸦片烟,若说二爷是为了对付空虚,或许银娣更多的则是为了逃避现状麻痹内心。直到姚二爷与老太太接连去世后,她心境已然发生变化,曾经婚前的种种美好期待早已腐朽不堪:

“其实她这时候她拿到钱又怎样?还不是照样过日子。不过等得太久,太苦了,只要搬出去自己过就是享福了。”

即便如此,银娣还是希望可以分到更多的产业,许是为了补偿曾经的处境艰辛,许是为了补偿年华的流逝,许是为了更好的“吃烟”,也许是为了她最后的一丝颜面及无所依的安全感……最后主持分家的是姚家公亲九老太爷,分配的并不公允,但是银娣的反抗也没有效果。

脱离姚家的大家庭,分到一定的产业单独出来住,银娣原本可以过上一段舒心的生活,可是因为在意他人的看法,生活过得仍旧不堪,新家没敢布置:

“不光是为了省钱,也是不愿意露出她自己喜欢什么,怕人家笑暴发户……分到的东西,除了用惯的也不拿出来,免得像是拣了点小便宜,还得意得很。”

唯一增添的东西就是一张烟铺,放在了自己房间内,曾经的佣人银娣也没有更换:

“她用的都是老人,要是一出去就换人,又有的说了……不过留着他们也有桩好处,否则也不大觉得现状是她的天下了。”

曾经她性格中的“要强”,似乎又回到了她的身上,只不过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她要争气,为了其他房曾对她的歧视,她在意别人的目光,守旧不愿招惹是非,无法去追寻新的生活,慢慢年纪不大的她却成为了一位“遗老”,她沿袭着老规矩,除了吃烟外,全部按照老太太生前的样子进行。

期间,姚三爷上门找过银娣两次,皆是为了借钱,第一次银娣给予了,第二次姚三爷为达成目的,想要强行续上浴佛寺中断的残“情”,及时清醒的银娣阻止了事态的发展,最后二人的关系,在银娣当着外人面给姚三爷一个“嘴巴”而告终。

她的儿子玉熹,成为了她生命中情感最后的依托,她为了避免他跟其他房的孩子学坏,他们进了书房,银娣单独给他在家中请了先生,大奶奶家的儿子小丰出洋留学,玉熹对此也曾表露过羡慕,但在银娣的心中这是无用之举,那个年代出国留学回来后依旧要留在家中,何况在银娣的心中,她情愿玉熹像姚二爷那般待在家中“韬光养晦”与她陪伴,他们是姚家嫡系,也没必要去触碰新式的东西。

后来无意间得知玉熹曾一段时间随姚三爷到“堂子”里玩耍,大发雷霆。为了安抚儿子“躁动”的心,她还未给儿子娶妻先答应以后为他娶妾,娶的妾则是儿子心心念的戏子——粉艳霞。实际上,银娣的心中却有另一番打算:

“在他的年纪,他需要一个梦想,才能够约束自己。让他以为他要是听话,她真肯拿出钱来替他娶粉艳霞。等他吃上了烟,他会踏实些,比较知道轻重。”

或许,这就是银娣当初“吃烟”的原因,麻痹了所有对未来的期待。她为玉熹选亲时,挑选了门当户对无为州的老亲冯家,因为这是银娣一生唯一可以讲“家世”的机会,她不愿意让儿子借祖荫出去当官,只能在选亲时体现自家的“高贵”,冯家其实也是下选,冯家女儿样貌极丑,但是没有办法,周边的亲戚不愿与二房有所接近,她又不愿选择一般的家庭徒增笑料,只好“退而求次”。

儿媳进门的当天,为了在儿媳面前彰显地位,她对儿媳百般刁难,可能这其中也有另一部分原因,儿媳入门触动银娣嫁入姚家时的痛,银娣的美貌并没有让她在姚家处境平坦,银娣又怎能让与她曾经容貌“差之千里”的儿媳好过:

“她一天到晚跟她找碴子。三十年媳妇三十年婆,反正每一个女人都轮得到。”

在银娣的欺压下,儿媳病了——痨病,她又让玉熹将丫头冬梅收房,她处处无形中抬高丫头冬梅的地位,并扬言等冬梅生下儿子后立马“扶正”,但等冬梅生下第二个儿子,儿媳被逼死以后,银娣答应冬梅的事情又不了了之,反而开始针对起了冬梅:

“只要虚位以待,冬梅要是上头上脸起来,随时可以扬言托人做媒,不怕掐不住她。”

或许,银娣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一部分也是担心他人会触碰到她在家中的地位,这是可以让他人畏惧且羡慕她的东西,哪怕由此会引来他人的非议,哪怕这种非议也会让银娣不舒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的“否定”也伴随着她的“权威”。如同她对儿子玉熹的婚事处理,招到的非议:“没给儿子娶填房,比逼死媳妇更叫人批评”,她听到后心会痛,会想到说话人的嘴脸,甚至会触碰到过去的种种带来的伤,她自己也承认了自己的病——在意她人的眼光,但是她情愿如此。就像她的节俭招人诟病说:

“她家的菜出名的咸,据说是为了省钱,其实也很少有人尝到。”

她每每听到都会气愤,但是最终的结果她又是乐于看到的:

“‘他们现在怎么样?’‘他们有钱。’”

玉熹自从吃烟以后,慢慢的也像姚二爷那般将自己困在了家中,偶尔流连“堂子”里,却多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没有轻易许诺,也没有深陷其中,他这种行为让很多人不耻厌恶,但他却不以为然,至于为了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但银娣对此却很得意,认为玉熹:“他是她住在敌国的代表,居然不替她丢脸”。银娣与儿子玉熹愈加合得来,经常一同“吃烟”,聊着身边人的事,说着各自的看法,时而嘲笑、时而无言。他们不知道未来如何,也不知所做意为何,只是麻木的活,困在自己的世界,活在他人的眼中,是不幸,更是悲哀。

在《怨女》中,活在他人的眼中,是导致银娣“麻木”最终迷失了自己的主要原因之一

纵观全部情节从中可以发现,脱离姚家后,银娣有重头开始新生活的机会,只是她放弃了,或者说她也不知道如何去开始新的生活,塞涅卡曾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可能导致银娣麻木迷失的原因也在于此,她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受着他人眼光及看法的影响,无论是为了“颜面”,无论是为了“要强”。

她后来生活的幸福吗?或许她早已失去了对幸福生活明确的定义,仅知道要让他人看得起,她把金钱当做安全感来依靠,把“吃烟”当成精神的慰藉,在生活中沉沦,雨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话语看似带有一定的攻击性,但是却又是对银娣生活方式的一种偏“恰当”的评价,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对未来的期许(理想),怎能获取幸福?

或许,柴银娣在麻痹内心的时候,早已扭曲了心理,泯灭了人性。

汪曾祺在《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中写到:“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而这也是导致她一切悲剧的源头,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又怎能注意到自身的心灵需求?她“吃烟”麻痹的不是“痛苦”,而是心灵所期盼的美好向她发出的反抗。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柴银娣这种情况的人也不少,在生活中、婚姻中,甚至于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早已忘记了心中所想所盼,所作所为、好坏优劣,皆等他人来评判,生活漫无目的,却又身心疲乏,不知前路,只知随从前行,而这很可能就是因为将鲜活的自己束缚在了他人的世界中,想要脱困,却又无从解脱。想来也是,人又如何能在他人的世界里突围而出呢?《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能困住一个人的,不是钢铁铸就的牢笼,而是心中矗立的高墙”,或许当心不在受他人干扰,才是脱困打破心中“高墙”最佳途径。

男人揪痧丢人吗,男士自己揪痧(7)

在《怨女》结尾处,有一段特殊的描述,银娣在黑暗中差点打翻了烟灯,让她想起了婚前的一晚,醉酒的木匠深夜哼唱着《斩黄袍》,找到了柴银娣,莫名勇气的赋予下,让他紧紧的抓住了银娣的手,仓促间她用油灯烫他的手才得以逃脱。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那时木匠对她的称呼仍萦绕在心:

“大姑娘!大姑娘!”

银娣的年华逝去了,美丽也消散了,她再不是他人眼中的“麻油西施”,她也不再拥有对未知重新选择的机会。或许她希望时间可以流转回去重新开始,但是她的“怨”却只能成为一声叹息。

而我们,却有无限的可能,命运还未注定。

男人揪痧丢人吗,男士自己揪痧(8)

栏目热文

哪些病适合揪痧和挤痧(中国最美揪痧师)

哪些病适合揪痧和挤痧(中国最美揪痧师)

刮痧疗法的种类刮痧疗法包括持具操作和徒手操作两大类。持具操作又包括刮痧法、挑痧法、放痧法。徒手操作又叫撮痧法,具体为揪痧...

2022-12-03 18:47:09查看全文 >>

揪痧演员表演(琦橙妹妹眉心揪痧图片)

揪痧演员表演(琦橙妹妹眉心揪痧图片)

昨日,渝中区,市民在人防工程人民广场纳凉点纳凉。6月27日,走走族的40多个家庭驱车到万盛黑山谷重报云麓,孩子们与家长一...

2022-12-03 18:56:02查看全文 >>

重复揪痧的害处(揪痧不痛是病情严重吗)

重复揪痧的害处(揪痧不痛是病情严重吗)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特别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病源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而感...

2022-12-03 18:18:19查看全文 >>

哪些部位不能揪痧(受凉揪痧的正确方法图片)

哪些部位不能揪痧(受凉揪痧的正确方法图片)

撮痧是指施术者以手指或手掌为工具,在患者特定体表部位,通过撮、扯、拧、提、推、挤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紫红色痧斑为特征的一种...

2022-12-03 18:49:53查看全文 >>

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揪痧呢(揪痧的真实原因)

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揪痧呢(揪痧的真实原因)

About Us此公众号号内容由叶乃菁博士后工作室创作及发布。本期校稿:巫建洪医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曾就...

2022-12-03 18:41:16查看全文 >>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揪痧(哪个地方人喜欢揪痧)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揪痧(哪个地方人喜欢揪痧)

28日,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石智勇以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总成绩364公斤获得冠军并打破...

2022-12-03 18:13:47查看全文 >>

明珍生了三个女儿(雷明珍儿女现状)

明珍生了三个女儿(雷明珍儿女现状)

1937年,许世友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与妻子雷明珍同志坚决离婚,后来,延安红军主力积极响应统一抗日战线的革命号召,下山接受...

2022-12-03 18:20:20查看全文 >>

明珍的结局是什么(明珍老婆变胖了)

明珍的结局是什么(明珍老婆变胖了)

郭进拴原创《河南三位美女作家的三部长篇小说》邵丽和她的《我的生存质量》 邵丽是我非常敬重和关注的作家,我曾读过她的第一部...

2022-12-03 18:13:25查看全文 >>

电影演员雷明珍有儿子么(雷明珍扮演者)

电影演员雷明珍有儿子么(雷明珍扮演者)

许世友将军一生共有三任妻子:朱锡明、雷明珍、田明兰(田普)。长子许光,为原配朱锡明所生。和雷明珍没有孩子。其余均为田普所...

2022-12-03 18:51:22查看全文 >>

延安四大美人嫁给谁(延安四大美人是哪四人)

延安四大美人嫁给谁(延安四大美人是哪四人)

上世纪40年代,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很多知识青年千里迢迢、不畏艰险地来到这里,试图寻找救国和人生理想,其中青年女...

2022-12-03 18:14:3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