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黄浦区加强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建立了由29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强大科普团队。近日,由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黄浦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承办,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协办的“科普引领,医路向前”系列科普栏目,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本次邀请到的专家为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屠昊天,他将与大家聊聊秋天该如何进补。


你是不是也听到过“秋冬进补,春来打虎”的说法?每到秋冬季很多人的养生血脉便开始苏醒,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补呢?
秋季吃中药会上火吗?
季节变化对人体是有影响的,在秋季,我们也会因秋燥出现口唇干燥、鼻咽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很多人会认为秋季容易上火、燥热。担心在此时服用中药会“火上加火”。其实,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有些药具有温热性,有些药具有清热性,有些药能泻下,有些药能平调阴阳等。中医医生一般都会根据病人的体质选择对症的中草药方剂,因此不必有“上火”的顾虑。适合秋季的中药方药有很多,如生脉饮、桑菊饮、五味消毒饮等,这些方剂都能清热下火、消暑生津,服用后不但不会上火反而能治愈上火病症。
秋季该如何进补?
秋季适宜“清补”,不宜“滋补、腻补”,进补要遵守“温润、平补”这两大关键。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即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对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对于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秋季养生宜吃哪些中药?
这八类适合秋季养生的中药,可作为膳食的食材用来煮粥、煲汤、煮茶、做菜。
玉竹

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饱含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
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