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中的比亚迪零部件产业园
此外,工业项目用地面积占比不高,工业用电电价较高,冬季气荒现象频发,产业人才紧缺,大项目缺少专项基金支撑;创新研发项目缺少风险投资,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围绕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及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

伴随着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推进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全球产业格局和供应链配置面临调整;国内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为西安制造业“提档升级”创造发展契机。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已经形成共识。
因此,未来几年内西安能否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到未来西安在城市竞争中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瞄准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倍增
“十四五”期间,西安将聚焦建设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强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制造、食品和生物医药等6大支柱产业,突出支柱产业核心地位,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专项规划,助力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规模“倍增”。

1. 电子信息制造
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
依托三星、中兴、比亚迪电子、创维等12户龙头骨干企业,以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传感器等重点产业链提升为牵引,以三星闪存芯片、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创维智能家居生产基地、“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倍增,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到3500亿元。
2. 汽车
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和关键零部件
依托陕汽、比亚迪、法士特、西安吉利等10户龙头骨干企业,以重卡、乘用车(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提升为牵引,以陕汽重卡扩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能一期和二期、众迪新型动力电池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倍增,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到4200亿元。

大西安主要整车生产基地 制图©悦西安
3. 航空航天
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零部件、航天动力、无人机、卫星
依托西飞、西航、航天四院、航天六院等10户龙头骨干企业,以航空、航天、无人机等重点产业链提升为牵引,以西飞、一飞院、试飞院飞机研发生产能力提升,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中电科39所卫星应用系统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倍增,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到28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