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商贸公司适合做的生意(做商贸公司有前途吗)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19 20:02:0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三、免税:中国中免及免税未来变化分析

疫情对整体消费依然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一线和人员聚集的区域,2022 年截至目前诸多 消费公司的正常营业时间大概只有 3、4 个月,其余时间或者停业或者处于恢复期。疫情 影响最大的当属直接提供线下消费场景和服务的,如免税、医美门店(含植发等)及餐饮 等,产业链上相关公司(如上游代工厂,医美产品端等)也受损较大;而线上销售占比大 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扰动,主要受消费能力和品牌竞争的变化影响。此外横向 观察,高单价商品价格稳定或者有所提升,而低单价产品则容易陷入内卷。例如 11 月中 旬商旅相关的厦航、东航两家航司决定上调部分航线机票价格,奢侈品也在近两年多有 提价;而两年来平价的电商活动则月月大促,美妆产品也在折扣上有所加码。

(一)2022 年免税运营商情况

免税运营商经营最理想的经营环境是国内没有疫情而国外疫情影响较重(对应 2020 年 Q1 后到年底),略差的是国内外影响差别不大,整体不影响客流到店(未来疫情防控可 能走到这一阶段);最差的情况是国外影响削弱而国内影响很大。出入境受限情况下目前 依然是海南市场贡献主要免税销售额。2022 年截止目前免税实际正常经营时间仅 1、2、7 月,3 月开始三亚本土、4/5 月核心目的地之一上海、6 月缓慢恢复(6 月中免营收同比 增长 13%);8 月初海南本土特别是三亚又开始疫情较为严重,9 月底免税店才恢复营业, 到目前尚未完全恢复,客流影响较大。近期海南又开始有零星确诊病例。 海南在 2022 年前五月接待游客总数为 3978.82 万人次(-20.1%),旅游收入下滑 21.9%至 558.30 亿元。7-9 月海口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下滑 40.76%、15.43%和 52.14%,三亚 机场分别下滑 8.63%、51.36%、86.84%,美兰和三亚凤凰机场 Q3 旅客吞吐量合计分别下 滑 40.08%和 40.00%。相比上年同期(2021 年 8 月三亚过夜游客数量同比-61%,环比63%;9 月同比-35.49%,环比 50.75%,9 月底基本恢复到较为正常的客流水平)及今年 3-5 月国内其他地方疫情影响,8-9 月海南疫情对免税店的经营更为直接和猛烈,且持续 时间相对更长。

中免上半年公司免税业务下滑 34.03%至 161.98 亿元,有税业务 5.56%至 111.54 亿元。 按主体看三亚市内店收入 153.54 亿元,归母净利润 24.58 亿元;海免收入 34.59 亿元,净 利润 4.09 亿元,归母净利润 1.82 亿元;日上上海营收 54.54 亿元,归母净利润 2.46 亿 元;日上中国营收 7.72 亿元,归母净利润-1952 万元。Q3 公司营收 117 亿实属不易,预 计以线上销售为主,毛利率因此受到影响。此外销售费用环比继续下行(Q2 扣除白云机 场租金减免),预计机场租金仍有优惠,免税相关方共渡难关。 1-7 月海旅免税营收 23.98 亿元(其中 1-3 月 13.84 亿元,月均 4.61 亿元;4-7 月合计 10.14 亿元,月均 2.53 亿元),几乎接近 2021 全年的 24.43 亿元,毛利率为 16.6%(2021 年全 年为 17.7%),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则有明显好转:2021 年全年分别为 10.7%和 3.4%, 2022 年 1-7 月分别为 6.6%和 1.8%。

(二)疫情期间中免全方位提升

目前的估值水平基本反应了当下疫情的影响,防疫依然是短中期内影响股价的核心因素。 当前疫情影响不确定性仍在,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公司依然选择做好自己,及时调 整应对挑战,不断优化供应链、物流、数字化体系等等,以及创新国内免税业态,持续 改善购物体验。从疫情初期开始线上销售建设到现在线上系统会员数量达到 2400 万人, 汇集高质量、高消费能力客群。疫情之下,公司组织管理、经营效率、业务创新能力已 大超疫情前。 10 月 28 日海口国际免税城开业。海口国际免税城开创了国内免税店的新玩法,吃喝玩 乐购一体化目的地,涵盖多层次人群、多类型体验(高端、重视体验群体和直接购物群 体且在空间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区隔,茅台体验馆、威士忌博物馆等扩充男性群体,艺术 展及玩乐项目等也都增加了留客时间,消费与体验相结合)。海口国际免税城吸引 800 多 个品牌入驻,包含 25 个海南免税店首进品牌和 78 个海南离岛免税中免集团独家品牌。 10 月 28 日开业首日进店 4.4 万人,中免海南合计销售额 7 亿元,为缓解排队现象公司推 出了线上下单(但仍需在店内),优化体验;紧邻新海港,也方便岛民购物。离岛免税经 过十余年的市场和消费者教育,预计海口国际免税城爬坡期远快于三亚。 此外,9 月中免全资子公司中免投资发展与太古地产实际控制的全资子公司宏溿有限公 司各出资人民币 12.5 亿元,共同投资设立三亚中免棠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 50%,均不控股;该公司于 2022.10.24 成功竞得位于海棠区龙海路以北,藤桥路以东,规 划编号 HT05-08-01 的 207,488.44 平方米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并签订《挂牌出让成交 确认书》,总成交金额为人民币 13.08 亿元。

(三)免税市场的未来

方向上看,我们依然认同消费回流的大趋势,围绕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 预期未来或有相关配套政策出台,但当下出入境受限、免税商仍需立足海南市场。 随着市场逐步回暖,我们认为: 1) 第一步是海南市场客流和销售恢复,对当前的中免及海南当地免税商是实质性利好; 2) 第二步是出入境开始有所恢复,有部分国人客观上在境外消费(类似于海南市场上 新增免税运营商,中免在绝对份额上有所下降但是总体规模有大幅提升,中免自身也受 益于鲶鱼效应持续优化经营)。和市场的想法有所差别(市场很担心放开后海外消费分流 影响非常大),我们认为国内免税市场更多是发生机场出入境免税店和海南市场的重构和 再平衡,总盘子有所增长。因此我们也对疫情期间海外旅游零售、免税运营商情况做详 细分析。 我们判断,奢侈品市场/旅游零售市场中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是国人远距离出境游 困难的欧洲等地;韩国市场因采取平行出口、代购等方式减价保量,受影响程度相对较 小,未来的回补弹性预计也主要是在欧洲而非韩国(且考虑到疫情期间很低的销售/出货 价格,预计随着疫情恢复,相比 2020-2022 年更大概率是提高销售价格,而非更大的销 售折扣抢夺市场,当然同时伴随的是个人奢侈品及旅游零售额总体销售回暖);疫情期间 我国港澳地区预计也受较大影响。未来随着疫情好转、经济恢复,预计销售总盘也将重 回增长轨道。

(四)疫情期间海外旅游零售情况

根据贝恩咨询, 2020 年全球个人奢侈品销售额比 2019 年下降 23%至 2170 亿欧元(2019 年为 2810 亿欧元),2021 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 V 型反弹至 2880 亿欧元,比 2019 年增 长 7%。贝恩咨询预计 2022 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将至少增长 5%达到至少 3050 亿欧元(约 3200 亿美元)。 近期贝恩咨询与意大利奢侈品协会合作发布《奢侈品研究报告》,奢侈品市场总规模有望 在 2022 年同比大幅增长 21%达到 1.4 万亿欧元,其中个人奢侈品行业销售额有望达到 3530 亿欧元,按照当前汇率计算同比增长 22%。 贝恩咨询数据显示,由于出境游的减少 2020 年源于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下降近 35%;其中国内奢侈品销售额实现 48%的增速,达到约 440 亿欧元(对应 3460 亿人民 币,境内消费占总消费额的 70%-75%),市场份额几乎翻了一番,从 2019 年的 11%左右 提升至 2020 年的 20%,并在 2021 年继续上升至 21%左右。贝恩咨询在 2021 年奢侈品报 告中预计我国境内个人奢侈品市场将增长 36%至 4710 亿人民币。

根据贝恩咨询,2020 年欧洲和亚洲(除中国内地以及日本)地区奢侈品消费下降最为明 显,分别萎缩 36%和 35%(根据各公司财报,2020 年 LVMH、历峰、开云、爱马仕在欧 洲均有较严重的下滑;爱马仕在日本表现突出,2020 年仅下滑 3.5%)。欧洲地区主要受 跨境游冲击,亚洲(除中国内地以及日本)主要因为港澳地区奢侈品行业遭受重创。2019 年中免来自香港、澳门及海外渠道的收入为 40.39 亿元, 2020 年同比-29.7%至 28.42 亿 元。 根据中免港股招股说明书,2020 年全球旅游零售市场规模下降 61.6%至人民币 2303 亿元 (2019 年为 5991 亿元,2016 年为 4379 亿元)。2020 年中免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零售商,占全球旅游零售行业市场份额的 24.6%;Dufry 位落第四,销售额 23.70 亿欧元,而乐天、 新罗仍然位列二、三,销售额分别为 48.2 亿和 42.91 亿欧元。

根据 kdfa,2019 年韩国免税销售额规模为 24.86 万亿韩元(对应 213 亿美金,超 1000 亿 人民币),2020、2021 年韩国免税销售规模为 15.5 和 17.8 万亿韩元(对应 132 和 156 亿 美元),同比变化分别为-37.63%、 15.02%,其中韩国国民的消费下降更为严重(外侨有 平行出口等方式,2021 年外侨消费占比达到 95.36%,相比 2019 年 11.6 pct);2020、2021 年客流分别同比-77.98%和-36.54%,其中外侨分别下滑 83.57%、79.76%。2021 年韩国免 税销售规模相比 2019 年下降 28.26%。 疫情期间外侨的平行出口、代购等方式托住了韩国免税市场,考虑到销售折扣比疫情前 更大,韩国免税销售量预计所受冲击非常小。2020 年韩国免税销售中外侨消费单价在 443.54 万韩元,是 2019 年的 4 倍之余,2021 年继续急剧上升至 2555 万韩元(对应 13.18 万元人民币,个别月份甚至更高),是 2019 年的 25 倍。疫情导致客流下滑→韩国免税商 采取代购/平行出口方式(降价明显)→销售额下滑(保住销售量)。

商贸公司适合做的生意,做商贸公司有前途吗(5)

和市场粗暴的假设——恢复后韩国加大力度折扣、继续降价吸引我国消费者——不同, 韩国免税运营商在疫情期间同我国免税商一样都为消费者让利很多,只是触达我国消费 者的路径不够官方、比较隐秘。并且免税运营商也不生产商品,只是渠道商,有激活价 格制约,且预计恢复后品牌商也有相对更大的价格控制。而且如果考虑降价因素,疫情 期间韩国免税业销量预计确实没有大量被我国免税运营商分流,所以也不存在再被分流 回去。 反倒是长距离的远途游相关旅游零售商受损很大。2019 年 Dufry 免税收入为 366 亿元人 民币,2020 年 Dufry 免税和有税业务分别下滑 72.27%和 65.31%,免税收入降至 101 亿 元人民币,2021 年免税收入也仅增长 30.70%至 133 亿元人民币(仅恢复至 2019 年的 36%)。Dufry 在疫情期间收入结构较为稳定,免税和机场销售比例略微下滑。 此外更长周期看,诸多高端品牌在我国的布局和对我国消费者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而 且同层级品牌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

四、美妆&医美:行业格局变化,合规龙头受益

自 2021 下半年以来,美妆和医美的整体环境受疫情和监管影响,行业总盘β表现略逊。 两条主线影响下不论品牌还是上游厂商,都出现合规龙头受益,小的、不规范的、容错 率小的企业被动或者主动收缩。被动收缩更多是因为新的监管条件下不符合要求,或功 效宣称问题、或生产及配方环节&产品备案注册方面出现问题、或自身资金链危机等等), 行业合规趋势预计延续;后者更多是基于疫情的考虑,疫情影响下线下消费场景和社交 场景减少、且消费意愿有所变化,相关从业者无法再像行业快速发展、遍地机会时那样 积极扩张、大笔投入,甚至行业内龙头企业也普遍开始缩减销售费用投放。上市公司及 大集团资金充足、人才、体系、管理等更加成熟,应对更为自如,抗风险能力更强;中间 档次塌陷,消费结构迁移向 M 型两端,呈现出上文我们描述的高端产品提价而大众产品 陷入内卷的现象。

我国包含化妆品在内的快消品零售渠道、营销方式快速变化,要求参与者有更强的适应 性或者容错空间。国际大牌凭借多年的品牌积淀、消费者积累、扎实的研发储备和充实 的资金等等,在行业环境发生变化是有足够的容错空间适应内部较为复杂的决策流程, 但中小“船”的灵活性要求就很高,流量洼地往往很快就被夷平。早期的强项在环境变 化之后可能变成弱势,品牌和市场也从来都是相互作用的。同时随着消费者教育的不断 进行,结合整体消费环境变化,近年来国内市场上细分赛道功效护肤、敏肌修复、轻医 美等获得更高关注,相关参与者也获得较高增长。

(一)珀莱雅

上市公司中珀莱雅凭借早 C 晚 A 的红宝石、双抗精华大单品延伸到更多的产品系列,同 时延展了源力系列,在 2021 年中报被验证后势能持续至今,目前生命力旺盛,预计还有 较长的生命周期。同时第二品牌彩棠自不断调整和梳理后,今年实线盈利且快速扩大规 模;悦芙媞和头皮护理品牌 OR 也在孕育当中。 随着线上收入及线上直营持续增长(疫情仍然影响线下业务,预计线上占比超过 85%。 2021 年线上占比约 84.9%)、第二品牌较快增长(且预计彩棠、悦芙媞等子品牌盈利),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增长 31.53%至 39.62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5.96%至 4.95 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 4.77 亿元( 33.84%)。毛利率同比提升 4.84pct 至 69.43%,净利 率同比提升 1.21pct 至 12.73%。销售费用 34.77%至 17.01 亿元,销售费用率 42.93%, 1.03 pct。

双十一期间,珀莱雅主品牌在抖音和京东的国货美妆成交同比增长在 120% 和 110% , 均为第一名。珀莱雅双抗精华、早 C 晚 A 套组和红宝石面霜销售额破 2 亿,双抗面膜、 源力精华、红宝石精华销售额破亿元,品牌营销获得广泛曝光。 第二品牌彩棠,天猫 gmv 增速 80% ,在彩妆行业排名第 10,彩妆行业国货排名第二; 抖音增速 380% ,位列彩妆排行榜第 10。 or 品牌天猫双十一 gmv 超 2000 万。悦芙媞天猫和抖音 GMV 分别同比增长 520%和 130%。 公司品牌力持续提升(大单品占比提升、升规格后消费者继续买账,所有女生的 offer 谈 判中有一定提价且相对更为强势),品牌宣传愈加走心,销售策略上也更加注重日销。我 们预计公司 2022 年业绩约 7.5 亿元( 30%),目前约 65 倍左右估值。

(二)华熙生物

公司 2022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43.2 亿元( 43.4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99%至 6.77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 6.01 亿元( 34.51%)。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与经营相关的政 府补助 8157 万元(税前)。eps(基本)=1.41 元。销售费用 45.27%至 20.3 亿元,销售费 用率 46.98%, 0.59 pct;管理费用 35.36%至 2.73 亿元,管理费用率 6.31%,-0.38 pct; 研发费用同比下滑 0%至 2.77 亿元,研发费用率 6.42%, 0.04 pct,维持稳定。 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8.76%至 13.8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86%至 2.04 亿元(含 非经常性损益 1612 万元),扣非后同比增长 33.64%至 1.88 亿元(相比上年同期政府补贴 减少约 5000 万)。单季度销售费用率下滑 0.13 pct 至 46.4%,管理费用率增长 0.14 pct 至 7.07%,研发费用率下滑 0.87 pct 至 7.06%。

公司四大品牌已发展成熟,带动化妆品业务占比持续增加(预计已在七成以上),品牌力 日渐提升,消费者自主购买比例提高;功能性护肤品业务销售费用率持续改善,公司整 体销售费用率提速趋缓,预计部分品牌净利率已经接近行业中枢水平。不同品牌差异化 渠道、差异化营销、差异化引流及复购。 此外原料业务相比上半年有一定恢复,海外业务预期有高速增长。除了既有的生物活性 物,公司人源胶原蛋白也进行了中试转化,预计年末可开始量产;收购益而康后已开始 了整合,为后续胶原蛋白业务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1 月 7 日公司有部分首发原*限售股解禁,对公司股价造成一定压制,目前都已在预 期内反映到股价中,公司估值也处于上市以来低点位置,目前市值对应明年预期业绩约 在 52 倍 pe 水平。未来功能性护肤品运营的持续优化、医美业务调整以及原料部分的新 增部分,预计能够逐步体现到股价中。

(三)爱美客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4.89 亿元( 45.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9.96%至 9.92 亿元。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后为 9.65 亿元( 44.06%)。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投资收益 2432 万元。单季 度营收同比增长 55.15%至 6.0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1.55%至 4.01 亿元,扣非后 同比增长 52.26%至 3.95 亿元。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 2.07 pct 至 7.88%,管理费用 率同比下滑 0.11 pct 至 3.94%,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 3.84 pct 至 8.34%。Q3 毛利率 94.94% (同比 0.92pct,环比 0.61pct),净利率 66.34%(同比-6.41pct,环比-2.10pct)。 Q3 归母净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上年同期投资的博安生物及先为达公允价值 变动产生约 4263 万元收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与收入增速基本匹配。单季度研发费 用率提升 3.84pct 至 8.34%,自 Q2 以来研发费用率持续两季度超过销售费用率,规模效 应、高价值产品占比提升带动公司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 目前产品结构预计维持原有趋势,嗨体及其系列产品仍为发展主力,濡白天使稳步开始 发力。

我们预期未来医美领域仍然监管趋严,但鼓励好的、合规的产品和服务发展。线下消费 受到疫情影响,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且大众对美的认知持续加深。公司以合规产品 满足消费者现有需求,并且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持续加大研发。爱美客新产品前期投 入时间长、人力物力投入多,因此相比于收购来的产品更加珍惜产品、耐心培育、避免 出现因培训、操作问题而归因到产品问题上,一贯稳扎稳打、扎实推进,争取新品有更 健康良性地生命周期。 目前公司估值处于上市以来的最低位置,对应 2023 年预期业绩约 50 余倍,受到监管预期和疫情的双重压制且反应较为充分,如疫情好转、监管趋严对合规产品的效应真正得 以释放时预期股价有较大空间。

(四)贝泰妮

公司 2022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8.95 亿元( 37.0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5.62%至 5.17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 4.51 亿元( 35.48%)。非经常主要是政府补助 2493 万元 投 资收益 5707 万元。销售费用 36.8%至 13.38 亿元,销售费用率 46.2%,-0.08 pct,基本稳 定。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0.65%至 8.46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5.49%至 1.22 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长 19.69%至 0.96 亿元,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 0.54 pct 至 48.03%、管理费用率同比下滑 0.04 pct 至 8.47%、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 1.81 pct 至 5.31%。 进入 Q3 以来,(社零口径看)行业在上年同期相对较低的基数下增速较为疲软,龙头公 司虽然增速远超行业但在销售费用方面同样有所优化和收缩,公司销售费用率单季度下 降 0.54pct,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基本稳定。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 持续提升。公司充足的资金(闲置募集资金和闲置自有资金)持续贡献利息收入和投资 收益。

(五)嘉亨家化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63 亿元(-8.2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25.07%至 0.48 亿元。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 0.47 亿元(-25.98%)。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4.58%至 3.03 亿元,归母 净利润同比下滑 20.16%至 0.22 亿元。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 0.19 pct 至 0.62%,管 理费用率同比增长 2.09 pct 至 12.09%,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 0.19 pct 至 2%。 Q3 单季度收入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今年双十一客户订单相较往年有所延迟,略有影响, 部分延迟到 Q4。业绩层面因新产能投放单季度管理费用约增加 500 万左右,扣除此部分 因素后业绩基本也与去年同期持平。新产能投放虽然增加了折摊费用,但接下来公司有 更大的能力接收客户订单,随着时间推进、生产端不断磨合,新订单持续实施落地、产 能爬坡、规模效应显现后,管理费用率预期回到正常水平。 当前监管及疫情双线影响下,行业内部结构分化,中小及长尾品牌受损较为严重,而龙 头品牌及龙头生产企业相对受益;同时中小生产厂商因接不到足够稳定订单生存不利。 公司过往打下了坚实的生产及品质基础,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当前发展环境下筛选出 的品牌未来对品控、供应链要求更高,我们预期公司迎来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公司合作 客户基础较好,且相对为功能性、品质要求更高、更为刚需的产品品类。新产能投产后, 公司有能力对接更多客户。

五、专业零售:培育钻石 C 端成新亮点,上游短期仍维系高毛利

培育钻石受益于 1)天然钻快速涨价,价差拉大;2)美国 C 端渗透率与需求快速提升; 5-8 月,美国珠宝零售维系双位数增长,培育钻需求持续向好。上游公司加快扩产,造成 8 月后短期供过于求,中游库存压力较大,价格出现大幅下挫。

印度累计进口额增长 44%,出口额增长 59%,印度加入设备竞赛。印度 1-10 月培育钻 石累计进口额 12.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9%;培育钻石裸钻累计出口额 15.07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8.5%。1-10 月进口额渗透率 7.6%,较去年同期 1.8pct;1-10 月出口额渗透率 6.9%,较去年同期 2.5pct。培育钻出口顺差扩大至 2.2 亿美元,yoy 286%,印度工厂加 快去库存,National Jewelry 披露 9 月末印度 CVD 设备数量为 4500 台,3 季度净增 1500 台设备。 受供给总量不断扩大、天然钻降价影响,培育钻价格出现持续下滑,平均 1ct 裸钻较年初 下滑 45%,2ct 及以上出现更大跌幅。我们认为,降价的发生是培育钻石的必经之路,此轮降价主要压缩中游与上游利润,我们预计现在上游仍保有 75%以上毛利率,65%以上 净利润率,横向比较其他制造行业仍然处于较高毛利的生产红利期。中游由于壁垒较弱, 利润受挤压明显。零售商批发价下跌,终端零售价格尚未出现较大下调。

商贸公司适合做的生意,做商贸公司有前途吗(6)

1、国内 C 端快速布局

国内 C 端布局百花齐放:目前国内上游生产商、中游批发商、下游珠宝品牌与独立设计 师均在品牌端开始布局。1)中兵红箭:在 HPHT 优势生产的基础上,加强研发 CVD 培 育金刚石单晶。并于 21 年 10 月开设线下展示店。2)力量钻石:定增 39 亿扩大产能, 较 21 年底实现翻倍。3)国机精工:旗下三磨所在 HPHT 六面顶压机生产业务外,18 年 投入新型高功率 MPCVD 大单晶金刚石项目(一期)于 22 年 6 月实施完毕,具备年产 30 万片 MPCVD 法大单晶金刚石的能力。新设二期项目预计建设年产 5 万片超高导热单晶 /多晶金刚石材料生产线和年产 60 万片高品级大单晶金刚石生产线。除此之外,22 年 9 月推出培育钻品牌“DEINO 黛诺”;4)四方达增资旗下子公司天璇半导体,投入 CVD 设 备自产以及 MPCVD 钻石生产领域。

因镶嵌成本高,C 端定价难下降。国内小白光(Light Mark)已在线下开设出 13 家门店, 潮宏基旗下 VENTI、曼卡龙旗下 own shine,均已推出时尚配饰与婚庆钻石戒指系列产 品。对比现有培育钻婚庆产品与时尚配饰产品,较天然钻产品有较大价格优势,对比品 牌产品,几乎为同样 4C 标准下天然钻产品价格的 20%以内。但对比较主流时尚配饰品 牌,1)因生产、采购成本较锆石、仿水晶、银饰高,其次 2)切磨镶嵌仍需手工打造, 预计刚性加工费用 300-1200 元不等;3)为了配合培育钻的钻石属性,大多采用 K 金、 铂金作为镶嵌材料,镶嵌单价高达 1000,所以培育钻时尚配饰定价仍然偏高。根据草根 调研,部分个人品牌采用“银镀金”等镶嵌材料将碎钻镶嵌饰品控制在单价 2000 元以内。

2、复盘海外,优先布局配饰,重点推广钻戒

复盘海外,打造性价比的“真钻”与“环保”属性,从小钻配饰切入,主流系列为婚庆 场景。Diamond Foundry 旗下培育钻品牌 VRAI 源于法文的“真”,并邀《血钻》男主角 莱奥纳多投资,宣称全球唯一获得零碳放量认证的培育钻品牌。印度 Great Heights 旗下 培育钻品牌“Clean Origin”(21 年美国市场收入 2500 万美元),强调符合 ESG 标准。我 们复盘海外培育钻发展历程,在培育钻教育市场的第一阶段,头部具有认知度的品牌均 为主打轻奢、中高端的时尚配饰;市场被充分教育,愿意接受“裸钻产品”后,钻戒市场 才开始迸发。目前美国市场所有主流培育钻品牌已经均推出“bridal”场景系列产品,我 们预计目前婚庆类培育钻消费以高客单价与必选性需求贡献培育钻消费 60-80%消费。

商贸公司适合做的生意,做商贸公司有前途吗(7)

六、跨境电商:海外消费逐步复苏,边际改善明显

受主要出口国家美国 CPI 增速向下影响,预计缓慢的加息对消费信心影响较少,尤其是 降级以及必选性消费需求持续。海外库存压力 4 季度释放,目前库存调整到相对低位; 海运成本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汇率稳定在高位;预计 2-3 月跨境基本面持续修复。 跨境电商出口增速高于直接出口,21 年受影响较大,现已逐步回暖。2021 年中国跨境电 商行业规模达 14.2 万亿元(包含撮合成交部分),同比增长 14%;其中跨境电商出口规 模超 10 万亿,同比增长 13%;以 B2C 形式直接售出商品在 19 年已达 3.4 万亿,占比跨 境出口 2 成。根据海关总署数据,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出口货物金额 19/20/21 年 增速分别为 30.5%/39.2%/28.3%。2021 年受 1)亚马逊封号潮;2)欧盟 VAT 新规取消对 22 欧元跨境包裹增值税豁免;3)跨境物流成本大幅提升,且疫情影响库存周转效率,导 致国内供给端受损严重,傲基、帕拓逊、泽宝等头部跨境电商遭遇“封店”。

美国消费需求未出现明显下滑,较 2019 年仍然有 30%增长,主要受 CPI 影响,且从消费 类目看食品饮料、日用品好于服装配饰,远好于电子家电。受益于海外消费降级,中国 卖家商品更有竞争力,目前 shein、Temu 都将服装配饰、日用品打造成平台热门品类。

根据 Adobe 数据,黑五当天美国线上零售额 91 亿美元,同比 2.5%(21 年下滑 1.1%), 较 19 年 23%。网一线上零售额 112 亿美元,同比 4.7%(21 年下滑 1%),较 19 年 19%。 Shopify 黑五 33.6 亿美元,同比 17%,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较 21 年下线上已经从线下/服务性报复性消费中恢复平稳,Sensormatic 数据显示黑五线 下实体店访问量增长2.9%。去年黑五网一的消费特点是高通胀压缩购买信心,价提量缩。 今年由于海运成本下降,库存紧张大幅缓解,但消费呈现出“降级”趋势,shopify 客单 102.1 美元,21 年为 100.7 美元, 1.4%(弱于发达国家通胀 2.8%)。 海外今年打造“第一波”提前大促,对黑五节点也形成稀释。Target10 月 6-8 日开启 Deal Days 促销;Amazon10 月 11-12 日开启 Prime Early Access Sale,欧洲站提前至 18 号开始; walmart 提前 10 月 10-13 日 Rollbacks and More。

七、国内电商:疫情短期扰动延续,平台养精蓄锐聚焦核心

尽管受疫情影响,线上零售额增速显著优于零售大盘。1-10 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 值 9.45 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 7.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0.6%,预计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总计 12 万亿元,同比 11%;1-10 月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 898.7 万亿 件,累计同比增速 3.6%,其中 Q1 增速 0.5%,Q2 增速-1.7%,Q3 增速 5.2%,预计全年 实现快递单量 1100 万亿件,同比 1.6%。

商贸公司适合做的生意,做商贸公司有前途吗(8)

栏目热文

空调最大的尺寸有多大(空调尺寸哪种最小)

空调最大的尺寸有多大(空调尺寸哪种最小)

夏天了,家用空调挂机最大能有多少匹?你知道要怎么购买空调吗?夏天到了,空调成为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但是,对于很多人...

2023-04-19 20:13:43查看全文 >>

空调内机尺寸70厘米左右(格力空调挂机尺寸一览表)

空调内机尺寸70厘米左右(格力空调挂机尺寸一览表)

第一款:美的(Midea)3匹新风空调立式柜机 KFR-72LW/N8MKA1A基本参数:适用面积 :32-48㎡能效比...

2023-04-19 20:29:50查看全文 >>

立式空调最小是多大的(家用立式空调最小多少匹)

立式空调最小是多大的(家用立式空调最小多少匹)

空调在居家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夏季太热离不开空调,冬季太冷也离不开空调,老房和新房也都离不开它。现在很多家庭新装修都安...

2023-04-19 20:35:15查看全文 >>

最小的一匹空调有多大(最小的立式空调尺寸是多大的)

最小的一匹空调有多大(最小的立式空调尺寸是多大的)

小米 巨省电 KFR-26GW/N1A1 壁挂式空调,大1匹,具有智能自清洁,温湿双控等高端性能。小米少数有性价比,质量...

2023-04-19 20:04:53查看全文 >>

真正的空调有多大(一般家用什么样的空调)

真正的空调有多大(一般家用什么样的空调)

畅谈关于装修的那些事,分享装修的各种经验和知识。大家好,我是畅谈装修,关注我即可了解更多关于装修的那些事!现如今的空调可...

2023-04-19 20:40:53查看全文 >>

个体工商户商贸好还是贸易好(个体商贸和个体贸易有什么区别)

个体工商户商贸好还是贸易好(个体商贸和个体贸易有什么区别)

据了解,许多开店的人通常会考虑一个问题,无论是注册的个人还是公司?总的来说,最终决定是由"HARD"决定...

2023-04-19 20:05:52查看全文 >>

商贸和贸易哪个高大上(商贸和贸易区别在哪里)

商贸和贸易哪个高大上(商贸和贸易区别在哪里)

文|听文编辑|大树上世纪初期,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从出口...

2023-04-19 20:32:56查看全文 >>

商贸公司的好处和缺点(商贸公司的税率是多少)

商贸公司的好处和缺点(商贸公司的税率是多少)

相较于中国,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等的投资环境具有以下优势和劣势:优势:劳动力成本较低:东南亚国家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

2023-04-19 20:11:35查看全文 >>

经贸公司和商贸公司的区别(商贸公司的十大禁忌)

经贸公司和商贸公司的区别(商贸公司的十大禁忌)

(持续关注本号,有更多干货) 商贸公司是中小微企业中数量十分庞大的一类企业,顾名思义这类企业以“商业贸易”为其主要业务。...

2023-04-19 19:56:38查看全文 >>

商贸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普通商贸公司是怎么纳税的)

商贸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普通商贸公司是怎么纳税的)

这几天有朋友问小知,注册公司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注册公司到底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相信这是很多...

2023-04-19 20:12:1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