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昔人指谁(古诗黄鹤楼说的昔人指的是谁)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9 16:51:0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视频中的五岁女孩稚稚嫰嫩的脸,说话也是童声童气,词句间虽然偶现停缓,但是依然流畅,意思表达清楚完整。她的母亲在视频中没有露脸,母女两人的对话,母亲说的少,问的多,听的也多。两人交谈的话题儿是有关诗词、人文和历史的。

“我觉得不是历史上历害的女孩子少,是被史官省略了而已。”五岁女孩说。

“哦”,母亲说。

“你看冯嫽…”

“嗯?”

“她用一生来守卫边疆,结果呢?史官只留下几行笔墨。张骞、苏武都列传了。”

“你是觉得不公平,是吧?”

“嗯。”女孩说,“我就想问,红颜不曾负江山,江山为何忘红颜?你看解忧公主,孤身入西域,战匈奴,*新王,为稳固我们汉朝的边疆,连续嫁了乌孙三代王。”

“嗯…但是你要这样想,和亲公主她已经很幸运了,结局也很好啊。”

“那也是她用一生功劳换来的呀。她那句年老思土,是她忍耐了五十年,想回又回不去的家。青丝受命去,白首功成归。”

五岁女孩接着说:“陪公主岀生入死的冯嫽,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官。她把我们汉族的文化传到西域各个国家。”

“嗯,很了不起。”

“乌孙内乱,是她舍命入营,伐交而屈人之兵。劝降了乌就图,才使得乌孙归去不称王,兵器消为日月光。”

“我觉得你讲到她特别激动。”母亲说。

五岁女孩笑意盈脸,两颊红扑扑的说:“那是因为我懂她呀。她奉献了一生,就是想要世人知道,’休将祸水嫁红颜,女子也能安社稷。’”说完前一句时小脸蛋扬起,说完后一句后小脸蛋正颜端色。

“那你觉得李白和王维,他们两人为什么没有交集?”

“反相向的人生,怎么可能相遇?

“你是说王维岀生于五姓七望,而李白是商贾之子?”

“……”女孩摇摇头,“李白一直活在梦里,而王维从不做梦。”

“为什么这么说?”

“王维他自己就是别人的梦。虽然我很喜欢李白。”

“但你也喜欢王维这种大帅哥。”母亲接口说。

女孩点点头,说:“但如果虚有其表,无灵魂之实,再帅我也不要。”又接着说,“而且你看他们的诗,一浓一淡,有种道家对立共生的美。”

“王维的诗写景居多,是平淡了一点,好像没什么感情…”

“不是的,是他把感情都藏起来而已。”

“不是哦。你看他一首诗也没有为他老婆作过诶。”

“妈妈,你怎知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是和他妻子一起呢?他的兴来每独往,兴事空自知,是叹妻子不在,恨无人与说。”

“那他藏得够深的。”

“宣之于口未必真。就像我爹,该打钱打钱。”

“哎呦,替你爹说话了。”

“深情款款谁不会,真金白银有几人?”

“那王维诗里的独与空,你是不是还读不懂?”

“嗯。我读不懂是因为我…太年轻了。”

“你是相当年轻,好不好?”

“我还是更喜欢崔颢的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女孩叹道,“哇,太美了。”又说,“但是崔颢年轻时太浪荡了,我还是更喜欢王维些。”

“晕倒,这是什么神转折?”

“我觉得王维很干净呀,在张丞相被李林甫陷害后,他依然提笔写下了’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摩诘居士人品确实高洁。”

“妈妈,如果你对他说一句话…”

“那怎么说?”

“君若清风不染尘,转世可否再相认?”

“什么意思啊?”母亲笑了。

在说到白居易的时候,女孩又说道:“我只喜欢白居易的诗,不喜欢他的人。”

“为什么啊?他哪里不行啦?卖炭翁写的多好呀。”

“这是他年轻时候会为百姓谏言,会为湘灵伤心。但是他只贬官了一次,就随波逐流了,变成他以前憎恨的那些人。他对湘灵也是一样,一碰到阻碍就不坚持了。”

“你这样说有些片面。那个时候有很多东西,我们现在是理解不了的。”

“那杜甫受到那么多打击,为什么就可以青山不改呢?不想做,都有借口。感觉他后来跟元稹越来越像了。”

“怎么了?”

“一个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另一个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怎么了呢?很深情啊。”

“都是诗里深情,诗外凉薄得很。”

“你对白居易意见这么大吗?他也为湘灵坚持了很多年。”

“结果呢?他妈妈都去世了,他还没有娶湘灵。”

“肯定有其他原因啊。”

“不就是昨日湘灵已迟暮,小蛮樊素正娉婷吗?所以他这深情呀,也是空言,也是不真。”

“哪你觉得怎么样是真呢?”

“你看李商隐,妻离世,不再娶,这便是真。”

女孩又说道:“一生都被不舍之情羁绊,都没有快乐了。但纳兰性德的词,还是挺美的。”

“嗯,确是。”

“人生若只是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他的词都比较哀婉,是吧?”

“妈妈,我觉得诗词好奇妙。”

“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容若眼中的月,是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而同样的一轮月,落入太白眼中则是,明月岀天山,苍茫云海间。”

“但是这个不奇妙呀,这些都是心随境转而己。所道皆为世人心,奈何明月本无情。”

“妈妈。”

“嗯?”

“你活得太明白,是会没意思的哦。”

“呵呵。那你知道为什么我把容若和李煜放在一起给你学吗?”

“知道是知道。就我觉得他们俩就像蝴蝶和飞蛾,看似相差无几,实则相去万里。”

“怎么就相去万里了呢?”

“你在读纳兰词的时候,会听见他心碎的声音。”

“那李煜呢?”

“李煜的悲是无声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尽千载亦无归处。无泪,空悲切。”

“嗯,但有个问题。如果李煜不是帝王,没有亡国之难,你觉得他还能写出这样的词吗?”

“妈妈,这问题本身有问题。”

“嗯?为什么?”

“蚌病生珠,本是一体,又何来如果?”

“你这是跟我在绕圈圈吧?蚌病生珠,是不是说苦难就是好的呢?”

“这个问题…也是个陷阱。”

“啊?为什么?”

“就像胯下之辱之于韩信,垓下之战之于项羽。苦难本身就不分好坏的,它的价值是人赋予它的。”

“嗯,可以哟。没有白学。你自己以后遇到困难,会不会畏惧不前呢?”

“有何惧!?纵似浮云蔽天日,我亦拔剑破长空。”女孩说。

根据视频作文字记录。

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昔人指谁,古诗黄鹤楼说的昔人指的是谁(1)

,

栏目热文

昔人已乘黄鹤里的昔人指的是谁(昔人已乘黄鹤去 昔人是谁去哪里了)

昔人已乘黄鹤里的昔人指的是谁(昔人已乘黄鹤去 昔人是谁去哪里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出自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

2024-04-09 17:31:59查看全文 >>

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人是谁(黄鹤楼中的昔人指的是谁)

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人是谁(黄鹤楼中的昔人指的是谁)

昨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四期有一道题跟崔颢的名作《黄鹤楼》有关,题目问“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人”与谁相关?诗词大...

2024-04-09 17:16:48查看全文 >>

昔人已乘黄鹤去表达的意思(昔人已乘黄鹤去作者表达什么意思)

昔人已乘黄鹤去表达的意思(昔人已乘黄鹤去作者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毛主席的一首怀古词。表面上看是一首怀古词,实际上是一首述怀词。毛主席在为“心潮”作注时解释:“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

2024-04-09 16:46:56查看全文 >>

崔颢为什么是渣男(为什么说崔颢是渣男)

崔颢为什么是渣男(为什么说崔颢是渣男)

提起唐朝诗人元稹,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花心渣男。他为了前途,抛弃初恋情人,却在情人另嫁后又上门撩拨;他一边悼念妻子,吟咏着...

2024-04-09 17:34:19查看全文 >>

昔人已乘黄鹤去相似的词(昔人已乘黄鹤去相近的诗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相似的词(昔人已乘黄鹤去相近的诗句)

雪泥鸿爪xuě ní hóng zhǎo释义: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飞鸿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024-04-09 17:12:41查看全文 >>

昔人已乘黄鹤的意思(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意思解释一下)

昔人已乘黄鹤的意思(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意思解释一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出自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2024-04-09 17:08:58查看全文 >>

昔人已乘黄鹤去(思念家乡的古诗100首)

昔人已乘黄鹤去(思念家乡的古诗100首)

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黄鹤楼》一诗,从古至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只要有人说起第一句,必然就有人接上第二句。只是既读诗句又会诗...

2024-04-09 17:00:24查看全文 >>

昔人的典故(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典故)

昔人的典故(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典故)

昨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四期有一道题跟崔颢的名作《黄鹤楼》有关,题目问“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人”与谁相关?诗词大...

2024-04-09 17:02:43查看全文 >>

黄鹤楼诗人是谁(黄鹤楼诗人简介)

黄鹤楼诗人是谁(黄鹤楼诗人简介)

全文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2024-04-09 17:06:34查看全文 >>

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人指是谁(古诗黄鹤楼说的昔人指的是谁)

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人指是谁(古诗黄鹤楼说的昔人指的是谁)

唐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中的“昔人”指的大概是仙人王子安或费祎。不过,到了宋朝,黄鹤楼又与仙人吕洞...

2024-04-09 16:48:5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