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雪堂指谁(雪堂大结局)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24 02:06:2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十九岁。苏轼离开眉山赴京应试。

我十九岁到眉山,住县城北中巷,与三苏祠一街之隔,更换过几个住处,转眼四十五岁了。人到中年,宠辱兼具,对周边的感知与以往大相径庭,进退无措时自然想到这位垂范千古的乡贤名士。

雪堂指谁,雪堂大结局(1)

三苏祠

四十五岁,元丰五年,他在黄州。

那年,东山上的明月,依然闪着逼人的寒气。生活已趋安定,远方也少有故人的消息。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忙与田父野老一起修堂种柳。过完四十五岁生辰,草堂落成,他作散文《雪堂记》(《雪堂记》又名《雪堂问潘邠老》)以示纪念。以前,我总嫌该文太绕,静心展读后,只有感慨,这篇证道之作,行文谦卑,思想的绞力如风起云涌,拨云见日后,又让人充满希望。对我个人来讲,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指引。

“乌台诗案”爆发时,苏轼尤其惶恐,通宵诟辱不仅损毁了名誉,还葬送了理想。他曾想埋骨浙西桐乡,谁知活着来到黄州东坡,饥寒困匮的生活就摆在面前。定恵院参禅,安国寺礼佛,经过道书方士疗度,他的心神似乎有了皈依。既然出离藩笼,不妨倚望北山,闲听泉鸣,当安则安。

从他十九岁中举,二十四岁应中制科考试“百年第一”,历任大理评事、凤翔判官、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到眼下名为团练副使的流放钦犯,忘不掉还是眉山的南轩修竹,案头汉书,母亲希望他学汝南范滂,彪炳后世。所以,当他获知种谔将军在洮西报捷,就忍不住打听西事详情;听说鄂州有溺婴事件,又赶紧写信给朱知州。儒家的烙印,让苏轼和那个时代的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一样,满腔碧血祭献给士人的理想。

雪堂指谁,雪堂大结局(2)

《苏轼文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在潘邠老(潘大临,字邠老,湖北黄州人。《冷斋夜话》记载他徽宗大观间客死蕲春,年未五十。以此推算元丰五年,他是个25岁左右的青年。)眼里,他还是嗜欲深,放不下个人的声名荣辱,把自己搞得像封在囊中的刺猬,偶尔挪动身体,便有一两根刺毛要扎出来。这个贫寒的年轻诗人,有心引教他散智、除欲,做个逍遥散人。

苏轼却环顾墙壁上精心绘制的雪中寒林,认为自己逍遥已久了。

邠老指向满堂绘雪,烈风所过之处,凹处的雪留下来,凸起的地方雪就散了。是上天偏爱着凹处的雪吗?

不是。是形势所在,天道难违,何况人呢。

离群索居,固然躲得过风吹雨打,却难破除心神躁动。人是思想的产物,言为心声,行为言鉴,想发声、有所指,要行动、有所谓,想沉默而无法沉默,想放下又放不下!言行不一,身体便会如酒狂醉汉,捂住嘴,揪住胳膊,还是叽里呱啦叫个不停,胡蹦乱跳没完没了!就算把思想焚为灰烬吧,终究要死灰复燃的。“人之为患以有身”,身体不适因思想作乱,再煞费苦心修堂绘雪,那是让自己承受多重的蒙蔽,想做个逍遥散人首先要散智。

苏轼说,他只想在起居偃仰时,看着满堂雪景神游八荒,求个身心自然而已。

雪堂指谁,雪堂大结局(3)

[明]陈裸《云雪苍茫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邠老批评,倘若雨自然,画雨,风自然,就画风吗?画不出风雨时,见到云气汹涌,草木披靡,会愤懑恐惧躁动不安。这是刻意修德,失了本心,落入了心眼儿里。绘雪能使你身心自然,说明你在意的,还是画中的奢靡胜景。绘雪能承袭这种心机,你自然跟这心机没啥两样,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声名荣辱,因此要除欲。

苏轼承认绘雪的确是刻意为之,但道理不是这么讲的。他二十岁就读《庄子》,明白入堂看雪跟登台观春一样,仅仅形式不同。以“雪”的视角观“春”,雪是静止的;以“台”的视角看“堂”,堂就是静止的。

他的道理在“静则得,动则失。”

庄子有“黄帝遗珠”的典故,上古黄帝因沉迷游逸失了道心。道心遗失,原因在出游,他索性把那四海八荒的乐趣收藏在雪堂里,静观其色,平复躁动的心。这样既不用散智,也无须除欲了。

《雪堂记》对庄子的采纳,只是借力而行,苏轼并不止于自己的道心,还有深层的意味,毕竟他所承受的,除了个人的私欲荣辱,还有士人的理想之殇。

熙宁初年,他抵御王安石变动成规,认为“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宋史·苏轼传》),使百姓生活失去了安宁。以后元祐元年,同样的原因,他又在众目睽睽中反对恩师司马光。

绘雪能使身心自然,什么东西能让国家繁荣稳定,百姓生活幸福呢?他曾强调道德和风俗,“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薄厚,不在乎富与贫”(《宋史·苏轼传》)。他希望君主护惜风俗就像护惜元气一样。为这,他搭上了自己半生的命运。

雪堂指谁,雪堂大结局(4)

《宋史》

庄子对苏轼的影响,让他从君主的阴影中走出来,认识自身的局限。禅道如膏粱文绣,是脱离苦海的上策,他已领悟应该如何往高处去,抵达无智、无欲的境界而超然物外。但他无法忘记,十多年前那场关乎国家前途与百姓生活的朝堂之争,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一群小人为了各自前途利益的搏命之争;他也无法忘记,多少博通经史的士人,辗转追寻,积极改革,力求富国强兵,却丢失了天道民心。他体验过人性的真实和无常,他清楚以人的认知,一旦陷入名利场,就像等着沸水洗手,会趋利避害,会惶恐挣扎,以至忘记了初心。

他修堂绘雪的初心,是“取雪之意”,让凄凛平息饮冰之患,保持清醒和冷静。他不会逃避士人的职责与义务,只在回避名利争夺的机锋。眼下,他就选择回到老百姓当中做个普通的读书人,他决定在嗜欲深重的人世间,货真价实的、满怀憧憬地活下去。现代人常说,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由此可见,他这下策之选,其实是多么高级的人生观!他能在膏粱文绣与皮弁糟糠间选择,随物赋形,已是“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如果说,眉山是儒者苏轼的故土,黄州便是东坡居士的家乡,他在那里破茧成蝶,也在那里落脚还乡。太阳已然升起,辗转间就看到拂晓的飞尘了!而我,却不知道要走多长多远的路,才能走近他的身边呢。

(本文为第五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获奖作品)

雪堂指谁,雪堂大结局(5)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栏目热文

雪堂是谁写的(雪堂谁建的)

雪堂是谁写的(雪堂谁建的)

苏轼,又名苏东坡,才高八斗,宋朝一代大文豪,但是少有人知道,苏轼的书法造诣也是神采奕奕,在书法界也是有着颇高的成就。今天...

2024-04-24 02:33:11查看全文 >>

什么叫雪堂的典故(东坡雪堂的来历)

什么叫雪堂的典故(东坡雪堂的来历)

林语堂说:“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这句话,应该是苏轼在写《后赤壁赋》时的心境吧。被...

2024-04-24 01:49:44查看全文 >>

雪堂有哪些典故(清雪堂的来历和传说)

雪堂有哪些典故(清雪堂的来历和传说)

作者:皮佳佳苏轼被贬黄州后,从定慧寺到如皋亭,一直借寓而居。好友马正卿帮忙申请了数十亩旧营地,苏轼得以躬耕其中,从此苏轼...

2024-04-24 02:33:21查看全文 >>

号雪堂的是什么学者(藏书道院是什么派)

号雪堂的是什么学者(藏书道院是什么派)

“甲骨四堂,郭董罗王”,说的是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四个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号彦堂。...

2024-04-24 02:06:07查看全文 >>

号雪堂的是哪位使者(紫霄大殿是什么派的)

号雪堂的是哪位使者(紫霄大殿是什么派的)

溥仪的老师有七八位:陆润庠、陈宝琛、罗振玉、王国维、朱益藩、梁鼎芬、袁励准等,这些人里,不是状元就是翰林出身,学术造诣非...

2024-04-24 02:11:21查看全文 >>

被誉为雪堂的是谁(澡雪堂主本人是谁)

被誉为雪堂的是谁(澡雪堂主本人是谁)

苏轼《寒食帖》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三”,被历代文人所敬仰,也是收藏家的传家珍宝。这件传世名帖是苏轼亲笔所书,书法优美,内文...

2024-04-24 02:22:53查看全文 >>

雪堂是指哪一位学者(雪堂是什么典故)

雪堂是指哪一位学者(雪堂是什么典故)

【述往】作者:彭玉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学人小传罗继祖(1913—2002),浙江上虞人。自幼在祖父罗振玉指导下治学。...

2024-04-24 02:33:50查看全文 >>

号称雪堂的是哪位学者(雪堂是什么典故)

号称雪堂的是哪位学者(雪堂是什么典故)

  近日,全国多地优化调整了疫情防控措施。当下面对奥密克戎病株的传播风险,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做...

2024-04-24 01:50:48查看全文 >>

飞鸿堂是谁的斋号(飞鸿堂印谱和养正楼)

飞鸿堂是谁的斋号(飞鸿堂印谱和养正楼)

记者丨何安安秦代蛇钮官印“江胡榦官”,三国曹魏时期的金质官印“关中侯印”,明代文人篆刻鼻祖文彭的“琴罢倚松玩鹤”印、何震...

2024-04-24 02:00:49查看全文 >>

瑟银矿石为什么这么便宜(厄运瑟银矿多少钱能挖)

瑟银矿石为什么这么便宜(厄运瑟银矿多少钱能挖)

随着魔兽世界WLK前夕越来越近,之前比较值钱的物品都开始降价,就连SW里的极品装备也是一天一个价,现在的装备算得上是低价...

2024-04-24 02:09:2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