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等距离平均速度计算公式推导(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具体怎么推导)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6-01 23:14:2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都说行测难,难在数量,数量难,难在行程问题,就在这诸多难题面前也是由一个独立的“小奇葩”等距离平均速度行程问题的存在,题目看起来错综复杂,实则技巧性很强。既是出题人喜欢出的题目,也是各位考生头疼的题型,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要想拿下攻破这个难题,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进行题型区分,究竟什么样的特征才是这类题目的共性,容我细细道来。等距离平均速度的题型特征非常明显,重点在于找出等距离这个关键词,在历年的题型当中,总结出以下四个,第一个就是平路单程,等距离的特征就是前一半距离的速度为和后一半距离为;第二个就是平路往返,去程的速度为,返程的速度为;第三个就是单程的上下坡,上坡速度为,下坡速度为,但上下坡的距离相等;第四个也是最常考的,就是上下坡往返,因为在上坡和下坡往返的过程中,去程的上坡是返程的下坡,去程的下坡是返程的上坡,整体来看,往返的过程中上坡的距离就和下坡的距离相等了。这就是我们苦苦找寻的核心特征。

遇到这样的题型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重点不是分段去看,也不是进行公式的推导,在这里老师直接教给大家一个万能方法,看到题型特征就直接利用等距离平均速度的公式:,将两段距离的速度带入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即可,再根据题目中的相应条件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我们一起来看下接下来的例题:

小明每天从家中出发骑自行车经过一段平路,再经过一道斜坡后到达学校上课。某天早上,小明从家中骑车出发,一到校门口就发现忘带课本,马上返回,从离家到赶回家中共用了1个小时,假设小明当天平路骑行速度为9千米/小时,上坡速度为6千米/小时,下坡速度为18千米/小时,那么小明的家距离学校多远?

A.3.5千米 B.4.5千米

C.5.5千米 D.6.5千米

第一步,我们找出题目中的特征,小明去学校的过程中有上坡有下坡,求的是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重点是找出是否有等距离,从条件中我们能看到条件给出学校和家往返所有的时间为1小时,从而得出题型特征,上下坡往返,因此可以确定为这是等距离平均速度的题型。

第二步,根据题意,小明从家到学校进行往返,上下坡距离相等,可利用等距离平均速度求得千米/小时,往返总时间是1小时,总路程为千米,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则是一半4.5千米。因此,选择B选项。

你看,这不很轻松的搞定这个磨人小妖精了吗!

,

栏目热文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推导(平均速度大小计算公式)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推导(平均速度大小计算公式)

小升初求平均速度。小明去学校去时的速度是每小时m千米,回来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n千米,求来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很多同学会说...

2024-06-01 23:55:18查看全文 >>

来回平均速度计算公式(四年级往返路程求平均速度应用题)

来回平均速度计算公式(四年级往返路程求平均速度应用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程问题是比较常考的一类题型,很多同学认为行程问题偏难,其实在行程问题中有些题目的方法和技巧是比较好掌握...

2024-06-01 23:27:43查看全文 >>

平均车速35是什么水平(平均车速30公里是个什么水平)

平均车速35是什么水平(平均车速30公里是个什么水平)

有朋友开始骑自行车健身,感觉比开车方便多了,自行车在市区交通速度也不慢,而且不用考虑停车位,瞬间狂爱,准备长期坚持骑自行...

2024-06-01 23:46:20查看全文 >>

球体积的计算公式怎么得来的(球的体积计算公式的三种推导)

球体积的计算公式怎么得来的(球的体积计算公式的三种推导)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结绳和契刻的方式记数和记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直线...

2024-06-01 23:55:51查看全文 >>

球冠表面积公式怎么证明(椭圆球冠表面积计算公式)

球冠表面积公式怎么证明(椭圆球冠表面积计算公式)

本帖系笔者原创作品,于2018年3月发表在“乒乓网”《乒乓球物理参数的数量级估算》。现进行了部分补充、修改,重新发表,...

2024-06-01 23:40:58查看全文 >>

距离速度计算公式和方法(往返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距离速度计算公式和方法(往返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科学七年级下易错题。初中科学方老师。如图甲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雪龙二号破冰船,主要用于南极地区科考探查。它可以在极地不超过一...

2024-06-01 23:13:17查看全文 >>

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例子(抛物线顶点坐标的公式怎么得)

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例子(抛物线顶点坐标的公式怎么得)

来看一下这题。已知抛物线y=x2-2ax-4(a>0)的顶点M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为M",若点M"...

2024-06-01 23:55:00查看全文 >>

抛物线顶点怎么求(抛物线求顶点坐标方法)

抛物线顶点怎么求(抛物线求顶点坐标方法)

题目分别写出抛物线y=5x^2与y=-1/5x^2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解题思路:一般地,抛物线y=ax^2的对称轴...

2024-06-01 23:34:00查看全文 >>

最新版全国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图解)

最新版全国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图解)

本次汇编共收集了全国范围内包含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2024-06-01 23:41:38查看全文 >>

暴雨强度公式怎么取值(暴雨强度计算公式说明)

暴雨强度公式怎么取值(暴雨强度计算公式说明)

摘要:针对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参数识别时,传统求解方法(如牛顿迭代法、高斯-牛顿法等)存在间接拟合,而优化算法(如实数编码加...

2024-06-01 23:36:2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